1969年苏联对中国开战,毛主席睡梦中被惊醒,紧急下达了3条指示

曾哥说车 2025-04-21 14:12:15

他爆出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新闻:“苏联对我们动手了!”

听到这个消息,毛主席心里头虽然咯噔了一下,但仔细想想,也不觉得有多奇怪。

中苏两国的关系早就变差了,苏联一直盯着中国的地盘,想靠军事手段来吓唬中国,让中国屈服。

【危急关头】

碰到这种紧急关头,毛主席立刻给出了三个重要吩咐。

毛主席首先给出的命令,就是要咱们对苏联采取回击行动。

打斗发生的地方,就是那个后来出了名的珍宝岛。

从1967年1月23号开始,一直到1969年3月2号,苏联那边总共有16回闯进了珍宝岛地界,故意找茬,还打伤了我们中国的边防战士。

碰到这种局面,我们给边防的兄弟们下了指令,让他们准备好,万一珍宝岛那边跟苏军真打起来了,得能顶上去。

3月2号一早,大概九点钟的时候,苏联军队又一次打起了珍宝岛的主意,进攻了我们。

这次情况明显比之前猛烈得多,人数上是大批大批的,还直接上了装甲车。

还好,咱们军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接到毛主席要反击的命令后,咱们立马就把早就藏在江岸边上的炮兵和预备队给调过来了。

同时,我们这边也悄悄派了一支30人的小队,偷偷靠近苏军的边防指挥哨所。他们借着灌木丛的遮挡,朝苏军那边开了枪。

苏军那边一发现他们部队的动静,就立刻很嚣张地对我军发出了警告。

但是,咱们部队压根没搭理苏军的挑衅,持续进行反击,两边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珍宝岛那边打起仗来的事儿,没多久就传回了北京城里。

老百姓情绪高涨,立马就跑到大街上示威,对苏联政府侵占咱们国土这事儿表示了坚决的反对。

毛主席向游行群众提出了一个建议,在游行时得守着五条规矩:别往前猛冲,别乱砸东西,别放火,别去逮苏联驻中国的大使馆、机构里的人员,也别动手打他们。

不过要是比起来,苏联那边可就差得远了,格局小了很多。

从3月4号起,苏联动员了大约十万人,让他们走上街头进行抗议。这些人还被煽动去冲击中国大使馆,破坏使馆设施,甚至焚烧中国的国旗。

确实,珍宝岛那边的争端还在持续着。

3月7号那天,毛主席在会上又一次强调:“要是苏联把战火烧到咱们这边来,那咱们也绝对不能含糊,得直接打到他们那边去。”

3月13号那天,外交部直接跟苏联说了:“得给你们提个醒,中国的地盘谁也别想动。要是你们非要这么干,那之后出啥事儿,都得苏联政府自己兜着走。”

毛主席心里明白,这事儿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毕竟,苏联在珍宝岛上栽了大跟头,他们肯定会不甘心,想要通过增加兵力来找回场子,弥补在珍宝岛上丢掉的面子。

没错,就在3月15号那天,苏联派出了好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还带上了一大批战斗机护航,又对我国边防部队发起了狠命的冲击。

但这次,他们也没捞到啥好处。毕竟,咱们的边防战士早早就布好了局,苏军一头扎进去,立马就被我军狠狠地包围攻击了。

战斗一直打到晚上七点,因为咱们这边提前做好了准备,苏联军队吃了大亏,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全部撤退。

【各方博弈】

不过苏联撤了,可不代表战斗就停下了。

他们还是拼命地在集结军队,就是不肯承认自己被中国击败了。

苏联里头呢,那是吵得不可开交,争论一直拖了很久。

有些官员觉得,珍宝岛那边他们已经吃了不少亏,现在该是时候收兵了。

不过,很多人觉得,要是全面撤军了,苏联在国际上就成了大笑话,国际地位也会一落千丈。因此,这场战争非得继续打不可,得一直打到把中国彻底击败才行。

但是,那时候咱们中国的军事实力虽说比不上苏联,但也挺有分量,苏联到底能有啥招儿能彻底打败咱们呢?

这时候,苏联人面前摆着俩选择,头一个就是硬着头皮继续大规模打仗,直接派军队冲进中国地界。

不过这么一来,苏联的处境可就棘手了。要打这样一场大战,人力物力消耗肯定巨大,说不定国内老百姓会有怨言,还会给美国机会,让它钻了空子,捡个大便宜。

因此,他们接着提出了第二个方案,打算对中国实施核攻击。

更直白地讲,就是打算使用核武器,对中国那些主要城市,实施像做手术那样精确的核攻击。

要是这个方案能成真,那整个中国可就乱套了。

苏联要是想控制中国,看起来好像能轻而易举地做到。

但是吧,虽然之前就听说过苏联可能会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风言风语,但具体的计划细节,最后竟然是西方那边给曝光出来的。

1969年8月28号,《华盛顿明星报》登了篇文章,标题挺吓人,叫《苏联打算对中国来个核打击,跟做手术似的》。文章里头说了:

听说苏联那边打算使用中程弹道导弹,装的核弹头威力巨大,有好几百万吨当量。他们计划对咱们国家的一些重要地方动手,比如酒泉、西昌的发射场,还有罗布泊的核试验场。另外,像北京、长春、鞍山这些工业大城市,也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要进行那种精确的核打击,就像动手术一样。

这次其实是美国在试探,因为在这事发生前,苏联就猜到美国可能会来捣乱,所以提前跟美国大使打了招呼,让他们别掺和苏联和中国之间的那些纠纷。

然而,美国表面上虽然表示了赞同,但实际上心里另有盘算。

现在,苏联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这让美国心里有点发慌。

要是想跟苏联较劲,美国得赶紧跟中国把外交关系搞稳固、处友好。

要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垮了,那对美国来说绝对没啥好处。

但是,那时候美国和中国还没建交,要是直接去找中国说这事儿,说不定会惹火烧身。

因此,美国那边琢磨了好久,最后打算让报纸用聊八卦的方式把这事儿传出去。这样将来要是出了啥岔子,他们就能一股脑儿地把责任都推到记者头上。

对于苏联可能采取的核打击行动,毛主席心里头其实是门儿清。

现在的苏联早已偏离正道,到处搞霸权主义,把那些社会主义国家本该坚守的原则都给忘了。

中国的发展让苏联在亚洲的扩张计划受阻,因此,苏联非常想把中国这个障碍给清除掉。

使用核手段进行攻击,说实在的,在当前情况下被视为针对中国的一种相对直接且有力的方式。

【不畏强敌】

但毛主席心里琢磨着,这事儿说不定还有挽回的余地。

这就说到毛主席给出的第二个重要方针,就是大家熟知的“深挖防御工事,广泛储备粮食,不寻求霸权”。

碰到苏联的挑衅,中国全国上下都紧张了起来,进入了备战状态。

北京这些大城市着手建造地底的防护设施,关键的工厂被移到了远离市区的山里头,国家经济也跟着进入了备战模式。

当然,这只是万不得已的办法。

其实,毛主席心里一直有个看法,那就是核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因为,全球事务绝非苏联一国能独揽大权。

美国和苏联,再加上其他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利益纠纷。

要是中国被苏联打败,那苏联很快就能掌控亚洲,这种情况是美国打死也不想碰见的。

美国故意向中国放出风声,说他们有能力进行核打击,这事儿明显说明了他们的意图。

更绝的是,毛主席巧妙地抓住了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不和。

当苏联那边传出可能要打核战的传言,闹得满城风雨时,毛主席给这事儿添了点猛料,他想出了一个空前绝后的主意。

毛主席说过,咱们中国手里也有核武器,虽说数量上比不上苏联,但要是苏联敢对咱们中国动核武器,那咱们二话不说,立马就把全部的核武器,一股脑儿地扔到美国的军事基地去。

接下来,咱们得想想,核打击过后,中国大片地方可能都没法让人呆了。

因此,我们打算集结所有的军人和民众,直接向苏联国内进发。

部队打头阵,老百姓跟在后面,到苏联那边跟他们打持久性的游击仗。

中国人多,这方面咱们就有优势。

毛主席的那个打算一说出来,苏联和美国当时都愣住了。

特别是美国那边,他们一开始纯粹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可谁能料到,现在自己却成了这出戏里的主要人物。

苏联那边又闹起了别扭,大家伙儿讨论了老半天,最后苏联的官员们琢磨着,要是真把中国往死里逼,中国说不定真会动手干毛主席提的那个大工程。

到了那个时候,苏联岂不是要吃了大亏,啥也没捞着?

这时候,美国又搞了个动作,简直是往火堆里扔柴火。

之前,美国那边看到了毛主席的方案,他们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最优策略还是得从根儿上阻止这场核大战。

因此,美国这边马上就跟苏联说了,要是苏联敢对中国动用核武器,那美国也不会客气,也会对苏联采取同样的核反击措施。

他们居然给了一份超详细的计划,那程度,比苏联给咱们中国的那份还要震撼。

美国有个计划,说是要对苏联的130多个城市实施核攻击。

要是苏联真的朝中国发射了一枚远程导弹,那美国肯定马上就会进行反击。

勃列日涅夫对美国的反应火冒三丈,直接喊道自己被美国人给耍了。

不过,等勃列日涅夫发完脾气,冷静下来后,他只能无奈地决定放弃之前那个核打击的打算。

这次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苏联根本没法负担得起。

【危机解除】

在这个时期,毛主席给出了第三条命令,他要求领导干部得有计划地从北京撤走。

这里面的意思就是,别把所有鸡蛋都搁一个篮子里头。

那时候,苏联内部还在吵得不可开交,意思就是说,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变卦。

要是他们非得进行核攻击,那北京肯定是首要被打的地方。

领导干部全都在北京集合,要是遭到袭击,咱们国家的领导层说不定一下子就乱套了,没法正常运作。

因此,中央经过商量决定,除了周总理和一些干部留下来,像毛主席这样的其他中央干部都得去到全国各地,以防发生意外情况。

除了当官的,各大城市也都在给老百姓安排搬家,就连那个很有名的知青到农村的事儿,也跟这事儿扯上了关系。

毛主席让好多知识分子青年去农村,其中一个重要想法,就是要让这些有理想的年轻人成为咱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之火。

年轻人全都挤在高校里,很容易就被苏联盯上,成为攻击对象。但如果把他们分到各个乡村去,那就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了。

周总理留在北京,着手与苏联展开了一场不容易的交涉。

要是能用和平的手段把这矛盾给解决了,那肯定是最棒的了。

要是谈判没谈拢,我们还有最后一手准备呢。

中央的那些大将军们,现在都分散到了各个大城市里镇守。各大军区的士兵们也都准备好了,随时能上战场。

不管苏联攻打哪个地方,咱们都能马上打回去。

苏联那边,在中苏边界上部署了大量军队,足足有上百万人,他们想用这些军队来给自己在谈判桌上增加点分量。

十月份,谈判在一种挺紧张的环境下拉开了序幕。

苏联那边提了一堆不合理的要求,但周总理全都给顶回去了。

苏联国内的态度多次摇摆不定,两拨人意见相左,争论不休。

但毛主席心里有数,咱们的谈判肯定能成。要说成功的关键,苏联和美国都起了作用。

从苏联的角度来看,他们在珍宝岛那边已经吃了大亏,士兵有伤亡,也明白了中国方面是坚决不会让步的。

他们眼下在边境集结了大批军队,表面上看挺有气势,可实际上,这军费花销已经让国家财政压力山大,快撑不住了。

继续这样发展,统治的基础很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别看苏联表面上挺强硬,实际上他们心里头更愿意跟中国商量着来,而不是直接动手开打。

说到美国,那可是个相当有优势的地方。

由于美国想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所以他们会在明面上或背地里对苏联施加压力,想要促成这事。而苏联那边呢,很明显,他们可不想和美国直接杠上。

肯定的是,中国自己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跟苏联那边把话挑明了,中国人不喜欢打仗,但真要打起来,我们也不怕。咱们的军人和老百姓,随时都能上阵对抗外来侵略者。

10月15号那天,苏联那边的代表柯西金,挺无奈地跟勃列日涅夫说了这么个情况:

可能美国搞的那个核报复计划就是吓吓人,但中国要是真反击起来,那决心可大了去了。虽说他们核弹头数量不多,可咱们也没法一开始就把他们反击的路子给堵死。别忘了,四年前他们就试过导弹上挂核弹头,那打得准头儿,真是让人吃惊。现在他们也有了防备,全国上下都在忙着挖防空洞呢。咱得跟中国好好谈谈这事儿。

面对这样的情况,勃列日涅夫没得选,只能认输,把那些之前打算对中国动手的计划都给搁置了。

中国经历的一场大危机,总算是过去了。

0 阅读:158
曾哥说车

曾哥说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