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尊重成为前提条件

知识本色 2024-12-18 17:41:35

一切教育行为都得基于尊重。

孩子的人格需要尊重,

教育发展的规律需要尊重。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需要尊重。

尊重意味着以人为本、儿童立场。

六祖坛经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人人都具足佛性,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教育不是外加给他什么,而是唤醒、激励、引导,激活儿童内在的能量。

外加给孩子的教育,就像他不喜欢吃肉,家长在他的碗里硬塞一块肉那样糟糕。

尊重意味着要遵循教育规律。

王阳明先生从“致良知”的角度说:“大抵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意思是说,儿童都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到约束的,就好像草木刚刚开始发芽的时候,让它顺顺畅畅地生长就能枝繁叶茂,如果摧残阻挠它,那就会枯萎衰败。我们教育儿童,一定要让他们内心受到鼓舞,由衷地感到喜悦,这样他们的进步就快了。

唐朝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也讲了类似的道理: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从心理学中的“学习三区”来说,过分拔高,会让孩子活在恐慌区,不利于身心发展;

过分放松,会让孩子活在舒适区,不思进取。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要想法让孩子个性化学习,在自己的学习区里快乐遨游,跳一跳能摘到,享受成功的喜悦。

尊重就意味着承认差异。

承认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承认草永远只是草,树永远只是树。

不能像丰子恺先生绘画中讽剌的那样,用同样的标准,用同样的模板去泡制儿童。

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个性化发展,发现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说得很清楚: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

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

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

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

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

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

虽然到后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正是后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智力发展上,比最初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取得了大的多的成就。

0 阅读:4

知识本色

简介:知识无非三调:调身、调息、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