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是什么意思?基本概念一定要搞清楚!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7 00:55:24

上一篇文章发出来仅三天,阅读量达到两千多,这篇文章也为我涨粉100多。我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可。正如我在文中所言:明白者自然明白,不明白者自然还是不肯接受。先入为主的思维痼疾太可怕了,所以老子才说“不知知,病也”。那么我的观点虽然看上去挺有道理,但到底符不符合老子本意呢?比如这位网友的疑虑就很有代表性,我是这样回答他的:

我的回答的核心观点有二:

第一,解读是不是符合老子的原义,谁说了都不算,我们所有的解读都是在“盲人摸象”,大家可以在口头上说自己是最正确的,可以批评别人的解读不正确,但一定要明白这个认知原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解读当成“真理”。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要勇于改正,一旦发现别人讲的有道理也要乐于吸收。有位朋友就抓住了我“善变”的个“弱点”,说我没有理解《道德经》,否则就不会变来变去。孰不知,我的这个“弱点”正是“弱者道之用的思维特点”,这是我学习《道德经》之后才自觉养成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追溯一下我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理解,前后变化过七八十来回了,才形成了现在的理解。如果我没有学习《道德经》,估计至今仍然停留在“道是不可言说的”这个层面上。

第二,解读最基本的要求是符合事实,特别是符合科学,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遑论符合老子本意了。就拿“道是宇宙本源”这个解读观点来说,这个表述符合客观事实吗?符合科学实际吗?我们姑且搁置对《道德经》文本理解的歧义,“道是宇宙本源”这个说法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了吗?“宇宙的本源”这个命题,至今仍停留在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的层面,唯一能拿到台面上的就是“宇宙大爆炸”,但也仅仅是一种假想而已,谁能证明“道是宇宙的本源”。如果退一万步说老子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那么《道德经》就是一部宗教学说,那就要另当别论。事实上,有好多解读者正是将“道”作为图腾进行信仰,动不动就是“按照道的标准”,那么我们追问一下:“道”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在哪里写着?或者由谁来传达?我们需要去哪里得到这个标准……

这个开头有点长,但是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下面转入正题,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万物”。“万物”这个概念很重要,可是往往被解读者忽略了。我们一般的理解,就是“万事万物”,你能说这样理解不对吗?这样理解是不错,但在《道德经》这样宏大的思想体系中,这样理解就显得十分单薄,导致对其它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我觉得“万物”是《道德经》最基础的概念,没有之一,需要大书特书。我之前已经写过一篇“万物”的理解文章,但现在再读起来就觉得肤浅了,今天旧话重题,再深入地谈一谈。

我们借助一个比喻:如果把“人类社会”比喻成“宇宙自然”中的一所学校,那么人类就是这所学校的教职员工,这所学校是培养人类能利用、有价值的“人才”的。这所学校的校长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所以,《道德经》这部书,是写给校长看的,教他怎样管理这所学校——既能使校风好,又能真正地培养“人”、发现“人”。当然,校长看的书,普通的教职员工也需要学习。这是《道德经》这部书的基本定位。

那么重点来了,学校有了,“学生”从哪里来?“学生”就是“万物”。所以,“万物”有以下几种理解角度:

①一切事物。包括在校生,也包括毕业生,还包括没有入校的学生,因为它们早晚也要上学,要接受培养。当然也包括教职员工自己,因为他们也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学校的培养。也就是说“一切皆万物”。从这个角度理解的“万物”,就是一种存在。比如“万物将自化、万物将自宾”。

②毕业生和在校生。相当于已经拿到文凭或正在拿文凭的学生,即已被认知或正在认知的事物。它们的特征是具备价值利用的条件,也就是说它们已被人类赋予认知逻辑,“有”了自己的“有限逻辑”。比如“有,名万物之母”。

③学生之所以成为学生的培养实践。“万物”这个“学生”进到学校后是要接受培养的,培养的过程就是价值发现和潜能激发的过程。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按教育术语来讲,就是:根据学生的自然禀赋,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适合其未来发展的专业型人才。而不是讲这个“学生”是谁生的?他的爸妈是干什么的?学校培养学生不问出处,只要你进到我们学校,学校就根据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因材施教就可以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因材施教(即“格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真正是“万物的主宰(即“万物之奥”,有网友肯定不同意这样解释“万物之奥”,但我坚持这样解至少符合事实)”,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将“有物混成”变为“万物”,使万物有了“文凭”。所以,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释成“万物由来”,就相当于不重视人才培养,不懂将“混成之物”培养成“万物”的门道,而是专门打听人家孩子的家庭出身,你这位老师想干什么?这虽然是个比喻,但用在这里十分贴切!

由“万物”以上三个层次的比喻和理解,我们可以推导出“道”的含义,并非是指万物之所由来的祖先“本源”,而是指万物之所以有用的“本质”。还拿“学生”来比喻,这个“学生”是否有用,不是取决于他是怎么出生的,他的妈是谁?而是取决于他的禀赋以及被发现、被使用。所以,“道”既是价值,又是价值发现,这两者缺一不可。“一道到底”与“一个万物到底”,还有其它的“一■到底”,都是错误的。

0 阅读:15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