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季度亏4600万美元,阿里收购高德后损失严重,为何还不放弃?

余生也为你歌唱 2022-10-26 19:46:28

地图软件是人们外出时不可或缺的帮手,因此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布局。阿里早在很早就以13.9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老牌地图软件公司高德,然而之后的第一个季度高德就亏损了4600万美元。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为何阿里迟迟不愿放弃?

一、阿里收购高德为其买单

高德软件成立初期,着眼于电子地图的开发。之后其王牌产品高德地图的用户数量突破一亿。后来百度祭出大招,百度导航2.0摇身一变成为免费软件,此前售价50元的高德地图被迫跟风免费。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阿里也盯上了高德。

阿里曾分两次收购高德公司的股票,在付出13.9亿美元的代价后高德软件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的子公司。而它送给阿里巴巴的第一份大礼却是一份难看至极的财报,这份财报显示高德曾一季度血亏4600万。

但阿里当时并未在意。因为高德之所以亏损,除了大客户宝马决定在部分车型中改换导航地图供应商外,主要还是对移动互联网领域进行大量投资以及免费提供高级导航服务导致。不过此后高德的亏钱之路并未就此停止。

据相关数据显示,阿里旗下的钉钉、高德地图和天猫精灵三项创新业务,总营曾收约为46.65亿元,但利润亏损却达到惊人的59.71亿元。要知道钉钉和天猫精灵两项业务的体量有限且受业务性质影响,成本相当低廉。因此近60亿元的巨亏当中高德占据绝对大头。

高德亏损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毕竟北斗系统和GPS的卫星定位数据,都需要花真金白银购买。维护数以千万计的建筑面和道路信息点,为用户反馈最新路况,规划最优路线,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所需的投入都是天文数字。因此几乎所有做地图软件的公司都在亏损。

二、基础服务离不开高德

既然明知道做地图软件亏钱,为何阿里巴巴还要收购高德地图,宁可抽自己的血,也要养活它呢?首先和阿里巴巴的业务构成相关。众所周知,阿里是靠做电商起家的。它的许多业务都围绕着电商平台展开,其中就包括位于线上购物最后一环的菜鸟驿站。

为了建立起足够高效便捷的快递收发系统,阿里巴巴必须引入一款方便实用的电子地图。所以阿里要么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自研一款好用的地图软件并推广开去;要么就需要在市面上现有的地图软件中选择一款,将其纳入麾下。两相比较之下,收购高德更加划算。

另外高德地图的自身业务虽然亏损,但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考虑到饿了吗外卖、滴滴打车等阿里旗下的其他业务,就会发现高德地图仍然会带来不错的收益。从整体上看,它对于阿里的营收会起到正面影响。

三、重夺市场实现双赢

阿里收购高德的动作绝非简单的业务并购,在高德并入阿里后阿里面临着帮助高德朝互联网企业转型,对抗百度地图挑战的重任。此前高德地图也曾做过一系列尝试,但换来的最终结果却是连续5个季度总营收大幅下降,与百度地图间的差距也不断扩大。

新掌门人俞永福甚至自掏腰包拿出500万美元,设立特别战功奖,对互联网业务做出规划,重夺地图软件市场。为此他力排众议,放弃了当时大火的O2O业务,从客户角度出发,花费45天专门为十一长假发布了一版干净的高德地图。

俞永福做出如此决定,是因为在他眼中“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才是高德地图应该全力追求的东西。后来的事实证明,俞永福的决策是正确的。高德的市场份额触底反弹,并赶超百度,重夺地图软件一哥宝座。

如今回头再看高德和阿里之间的收购案不难发现:这次收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局面。对于双方而言,这场看似亏本的买卖都是日后腾飞的最佳契机。

结语:

阿里收购高德看似是一场血亏的买卖。但在将高德并入麾下后,阿里并没任由其被百度压垮,而是积极确定其市场定位,谋求新的发展,最终帮助搞得起死回生,迎来高德百度双雄称霸的时代。对于这一点,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我们文章的,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随时获得有用的资讯。

0 阅读:2311

评论列表

我是吃货

我是吃货

7
2022-10-27 08:22

阿里系成了众矢之的。为了批评而批评。用户少投诉自然少嘛。

用户51xxx38

用户51xxx38

5
2022-10-27 18:22

不觉得高德很好用吗?

努力钱进 回复 10-27 21:47
我一直用的高德

芸芸众生

芸芸众生

2022-10-27 01:49

先把开机广告去除了

暖了一季的夏天 回复 10-28 17:22
导航要是简洁明了,开着车还要去对比图像分辨建筑物?如果是步行或骑行还能接受,开车这样搞就是增加安全隐患。

雨后云初霁 回复 07-14 21:42
你用的怕是盗版软件吧?[笑着哭]免费给你用还想怎么样

余生也为你歌唱

余生也为你歌唱

共你白发以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