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阳气3个最有效的方法,好多人都做错了!

上洋说 2023-07-08 08:49:02

淅淅沥沥的梅雨季到此结束,但难熬的伏天也随之而至。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暑是炎热的意思,一年里最热的时节自此开始。

小暑过后,湿度逐渐加大,天气由干热转为湿闷,暑湿热浪滚滚而来。

今年的三伏从小暑二候开始,我们常说「热在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虽然难熬,但也是下半年第一个宝贵的养生时机。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夏至过后小暑已至,阳气最为盛旺,养阳正是当时。

养阳不同于温阳、扶阳。阳气不足了、虚寒了,我们要去想办法温补、扶持。这里说的「养」,是针对体质平和的常人而言,在一日三餐、生活起居当中的养生日常。

小暑时节,做到下面这3件事,就是对阳气最好的滋养了。

1、早起

春天夏天同样是养阳季,内经对春夏的起居养生,也有同样的四字原则:「夜卧早起」。

但熬夜的小伙伴可别高兴太早,古人的夜卧可不是让你熬夜,只是因为春夏昼长夜短,入睡时间顺延晚一些。比如这会儿夏至刚过,晚上七点多才天黑也是常事,等到入夜了,天凉一些,睡觉正好。

几点睡觉为好呢?亥时(21~23点)、子时(23~1点)五行属水,四季应冬,主收藏,所以亥时静养,子时深睡,是最符合人体节律的。

早起的话,太阳出来天大亮就该起床了。卯时(5点~7点)起床正好,卯时五行应木,把一天分四季的话,相当于春末,是生机最盛的时辰,这时候不起床,等啥呢?

别小看早起这个小习惯,起床起晚了,会特别容易多梦,起来之后也往往疲惫乏力打不起精神。俗话说「晚起杀阳气」,话糙理不糙。

2、晒伏

晒伏可以说是小暑最大的仪式感了,不必等到入伏,今天就可以晒起。内经讲夏天养生要「无厌于日」,也是这个道理,不要讨厌太阳,它是大自然里最大的阳气来源。

古时候晒伏的日子是六月初六到七月初七,而且也不是晒背,通常是晒衣服、晒书籍,防止霉变生虫。如今我们起居环境好多了,衣服书籍啥的也难得有发霉长虫子的机会。更应该出去晒晒、得到太阳阳气加持的,是我们自己。

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头为诸阳之会」,我们最该晒的是头、背。如果女生有宫寒、痛经的困扰,也可以晒晒小腹。

晒太阳也没啥讲究,分享一下个人经验。

一是午时的太阳为好,11~13点。阳气最盛,效率更高不用晒太久;又是午休时间,趁着晒太阳可以小憩一会儿,晒一刻钟到半小时就足够了,微微汗,不至于热得难受。

没有太阳怎么办呢?

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阳之需。特别是现在正处炎夏,人体毛孔开放,艾灸的有效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艾灸散寒、祛湿、保健之功。

小暑推荐艾灸穴位:公孙穴、丰隆穴、中脘穴、天枢穴。

公孙穴在脚上,是脾经的络穴,具有健脾畅机的作用,对于夏日里常见的腹泻、呕吐、腹胀、胃痛等问题,可通过艾灸公孙穴来缓解不适。

在我们的小腿前外侧,还有一个穴位,叫丰隆穴,按压这个穴位,有可能会出现微微的痛感。丰隆穴是人体脾胃的浊气、湿气停留的地方,经常艾灸此穴,有助于疏通经络,达到祛湿、养脾的目的。

此外,人体腹部上还有两个健脾要穴,它们分别是中脘穴和天枢穴。天枢穴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之处,与中脘穴配合,能起到很好的温补脾胃、通调肠腑的作用。

3、三豆饮

三豆饮,顾名思义就是用三种豆子煮出来的汤。哪三种豆子呢?其实就是常见的赤小豆、绿豆和黑豆。

做法:三种豆子各准备20克,提前泡一下,加适量清水煮到软烂,最后用冰糖调味。这样煮出来的三豆饮甜甜的,无任何副作用,老少皆宜。

三豆饮是一个著名的处方,这方子里的赤小豆能解暑湿、消水肿,绿豆可清肝肺两热,黑豆滋肾益阴。

一般当天做当天喝,不要放过夜;易胀气的人,可不吃豆子,只喝汤;每周喝2-3次,一直从小暑喝到出伏,能解暑、解毒、祛湿。

0 阅读:8
上洋说

上洋说

科普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