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庲降都督霍弋(yi)于是向皇帝刘禅上书,提出让自己带兵支援成都。然而刘禅却拒绝了霍弋的请求,导致蜀汉无力固守成都而灭亡。既然霍弋深受刘禅重用与信任,为何刘禅不让他勤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名门
霍弋是荆州南郡枝江人,为梓潼太守霍峻之子。由于霍峻早在赤壁之战时就带着家乡的数百人马投靠刘备,还力助其夺取益州,所以是刘备集团的元老级人物,很受刘备重用与信任。然而天妒英才,霍峻不到四十就病逝,让刘备十分悲痛。二,效力蜀汉
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三国志·霍弋传)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立皇长子刘禅为皇太子。霍弋因为是功勋之后而被任命为太子舍人,负责东宫的安全。可见霍弋继承了其父尽忠职守的良好品性,所以也受到刘备的亲近与信任。章武三年(223年),刘禅即位为帝,任命霍弋为谒者。而谒者为天子近侍,主要负责传达皇帝的诏命。可见霍弋与刘禅关系良好,深受其信任。建兴五年(227年),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筹备伐魏。诸葛亮听说霍弋德才兼备,于是主动向刘禅请求让他担任自己的记室参军。而记室参军是军中的文官,主要负责文书起草。当时诸葛亮的侄子兼养子诸葛乔也随军出镇汉中,诸葛亮便让霍弋随他一起四处周游与历练。可见霍弋品学兼优,深得蜀汉历代实际掌权人的信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愧是名臣霍峻之子。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刘禅于是把霍弋调回身边,让他担任黄门侍郎。随后刘禅立皇长子刘璿(xuan)为皇太子,便让霍弋担任太子中庶子,从旁教导太子。然而刘璿喜欢骑射,经常因此荒废学业。霍弋于是援引古人的道理,尽心竭力地规劝刘璿,这才让他有所改变,不再沉迷游猎而专心学习。三,镇守南中
后来霍弋出任庲降都督阎宇的参军和副手,协助其镇守南中诸郡。而庲降都督是刘备夺取益州后在南中设立的行政长官,负责管理益州南部诸郡,为蜀汉四大镇戍都督之一。南中诸部骁勇善战,而诸葛亮组建的精锐部队无当飞军就是来自他们。因此庲降都督手下的部队也是精兵强将,是蜀汉稳固南部的重要倚仗。当时永昌郡的西南夷部族倚仗地势险要而不服从蜀汉统治,多次袭扰南中各地。刘禅于是让霍弋兼任永昌太守,讨伐当地部族。然后霍弋就率军斩杀叛乱的部族首领,使得永昌安宁。
弋甚善参毗之体,遂代宇为监军、安南将军。抚和异俗,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华阳国志·卷四)
随后霍弋因功获封翊军将军、还代替阎宇出任庲降都督,成为蜀汉南部的最高军政长官。而霍弋为了稳固对南中的统治,于是大力安抚西南夷诸部,为他们设立法度,施行教化,赏罚适当,使得各部族之间相处融洽。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汉晋春秋)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兵分三路,出动近20万大军伐蜀。霍弋听说此事,担心成都安危,便向刘禅请求让自己北上支援。可刘禅认为秦岭天险足以抵挡魏军,又担心南中诸部会在霍弋走后发起叛乱而使南中有失,便没有答应霍弋的请求。
不久魏将邓艾逼近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汉灭亡。霍弋对此十分悲痛,于是身穿素服大哭三日。而南中诸郡官员见魏已吞蜀,便劝霍弋立即向魏军请降。可霍弋担心刘禅降魏后会遭到羞辱,便决定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后来霍弋听说刘禅受到曹魏善待,这才归顺曹魏。曹魏权臣司马昭对霍弋的忠心十分钦佩,便封他为南中都督,让他继续镇守南中。
四,平定交趾
时交趾来附,假弋节,遥领交州刺史,得以便宜选用长吏。(华阳国志·卷四)
永安六年(263年),孙吴交州发生大规模叛乱,吴景帝孙休于是派兵镇压。交趾郡吏吕兴不敌吴军,于是归附曹魏,获封安南将军。而南中与交趾接壤,曹魏朝廷于是封霍弋为交州刺史,让他全权负责交州事务,可以便宜行事。然后霍弋任命爨(cuan)谷为交趾太守,让他带军救援吕兴。然而魏军还未抵达,吕兴就被部下杀死。魏军于是击败吴军而夺取交趾并稳固对该郡的统治,还乘胜南进夺取九真与日南二郡。由于霍弋夺取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有功,因此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侯。然而正当霍弋准备扩大战果,夺取孙吴的整个交广两州时却突然去世。
霍峻也是个猛人,擅长防守。可惜光芒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