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外贸超预期下滑倒逼政策调整

含桃看商业 2024-03-21 22:01:00

作者:沈奇 杨政

1.11月出口增速剧烈下滑

据海关统计,中国11月进出口总额(以美元计)5223.43亿美元,同比下降9.5%,较上月下降9.1%;出口(以美元计)同比下降8.7%,前值-0.3%。一般来说,11月时海外节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11月份的出口数据下滑格外让人担忧。

11月下旬,中国港口协会监测沿海重点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7.65%。其中外贸同比下降10.53%,内贸同比下降4.88%。上海航交所2日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下降6.3%。此外,海外贸易的下滑呈现全球性态势,近期海外主要经济体出口新订单指数均出现大幅下滑。

2.从地区结构看出口

前11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出口3.42万亿元,贸易总值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4%;欧盟为第二,对欧盟出口3.44万亿元,贸易总值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5%;美国为第三,对美国出口3.55万亿元,贸易总值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2%;韩国为第四,对韩国出口9913.9亿元,贸易总值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8%。

从主要外贸伙伴来看,对美国、韩国、欧盟、日本出口增速均为负,分别为-25.4%、-11.9%、-10.6%、-5.6%。对东盟出口占增速虽然为正,但增速大幅收窄到5.2%,考虑到出口东盟的很多产品为中间产品,东盟国家加工出口的市场仍然集中在美欧日,预期距离转负也不遥远。

3.从产品结构看出口

据海关、东海证券数据,出口产品中,出口金额最多的是机电产品,占比58.2%,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25.3%;第二是文化产品,占比4.9%;第三是服装和衣着附件,占比4.4%;第四是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占比3.8%。在机电产品出口中,排在首位的是电子元件,占比14.21%;其次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占比10.44%;第三是电工器材,占比8.7%;第四是手机,占比6.39%;第五是汽车4.46%,占比上升0.4%。而电子元件、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电工器材都有相当部分是作为中间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的。

从产品的出口增速看,作为出口主力的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大降11.4%,手机出口金额同比降幅达到33.3%,家用电器同比降幅22.2%,此外,在11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中国出口的贡献为-1.3%,为疫情后最低点。

当然,四季度出口也还是有一个亮点的:汽车,11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3.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出口量占出口汽车总量的21.29%。

4.疫情贸易周期退潮

在新冠发生的2020年,出口以防疫物资与耐用品这样的终端消费品为主,而在21年中旬开始,出口以生产设备零部件与生产资料这样的资本品为主。与之对应,美国耐用品消费大致在2021年中旬开始见顶,而中国出口在这之后更加仰仗对东盟出口资本品,到2022年8月之后,海外生产活动全面放缓,对东盟与韩国出口增速快速回落。至此,欧美终端消费品的外需,与东盟日韩的资本品外需,全部出现回落,疫情带来的贸易周期到现在已经开始退潮。

但新的贸易周期并没有到来的迹象,在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地区冲突基础上,全球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衰退压力,据高盛发布了2023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欧元区、德国、意大利、英国均将在2023年面对GDP下降,世界整体的GDP增速也将较2022年下降0.9%至1.8%。

再加上三年疫情给中国出口带来的客户损失远远大于其他国家,甚至某种意义上是给了原来并不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个放手发展的机会。

5.经济贡献看出口

实际上,出口的下滑在10月份以前就已经明显出现了,而考虑到外贸订单执行、船期等因素,更早时间出现的是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的航运价格下跌,其实已经是贸易下滑已经发生的直接结果。

尽管部分媒体高喊依靠自身消费托底经济,但是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离不开外贸增长,外贸产品线上的巨大的就业人口和中小企业更是离不开外贸增长,尤其是在2020年发生疫情之后。这也使得12月7日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后,各地积极出海抢单,但专家普遍认为,外贸的负增长将至少持续到23年一季度。

6.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的外贸经历相当坎坷,一方面东盟国家成长迅速,另一方面国内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而因为疫情封控、环保限产等原因客观上又让很多客户因为中国无法按时供货选择了替代供应商,所有这些对于外贸特别是出口造成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集中显现。

很多地方在航班放开的第一时间就包机到美欧日抢单,说实话,我觉得在圣诞假期即将来临的时候去干这个有点像外行宣传的嫌疑,但是起而行之总比空谈强,是到了全力以赴稳外贸的时候了。

(全文完)

0 阅读:0

含桃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