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实在是太多了!
这不,东大几所高等学府和航空公司又申请了许多专利,无一例外都是与隐身相关的。像:“西北工业大学申请的多光谱隐身蒙皮及自适应伪装系统;中北大学申请的轻量化、低厚度、耐用可靠的多频段雷达隐身防弹一体化超材料;沈飞申请的聚酰亚胺纤维复合材料隐身夹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长波超材料吸波体”。
这些专利或者技术对新型战机隐身性能的提升还是有较大的裨益,毕竟现有的隐身飞机主要是依靠外形和吸波涂料这两种方式,来达到隐形的目地。弊端也是比较的明显,那就是受制于基本的空重和气动布局,吸波涂料绝对不能喷涂的过厚,吸波的效果比较有限;另外,机体的气动布局设计也会受制于隐形的要求而无法随心所欲。整体而言,现在的隐形技术受限还是太多。
想要突破隐形的制约技术,那就只有研制新型的吸波涂料,使其吸波能力可以打破材料厚度的限制;研制新型的耐高温吸波金属蒙皮材料,使其不反射电磁波。单就现有的技术来看,也就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了,至于更加高深的隐身理论,还是得继续深入的研究。如果可以研发出类似黑洞的吸波设备就更好了,可以随心所欲的设计飞机的气动布局。
而通过几所高等学府申请的相关专利可知:就包括隐身吸波涂料,和吸波复合材料,以及多光谱隐身蒙皮。
先说这个多光谱隐身蒙皮。当然了,这个多光谱隐身蒙皮指的是针对什么光隐身的还不好确定。毕竟光又可以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像紫外线和红外线就属于不可见光,而七色光波就是可见光。这个多光谱隐身蒙皮指的有可能是针对雷达的,也有可能是针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或者可见光的新型隐身技术。
现如今的探测手段主要就是雷达和红外探测器,但是已经出现了集合雷达探测和红外探测于一体的探测系统,该系统就可以发射雷达波进行主动搜索,也可以通过红外探测器进行被动跟踪,反隐身效果比普通的雷达更强一些,且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军事领域。因此而言,研制针对这类综合探测器的隐身技术也迫在眉睫。
而西北工业大学申请的这个专利,大概率上就是针对雷达和红外双重隐身的新型蒙皮,可以有效的降低被雷达和红外探测到的机率。不过它后面又出现了“自适应伪装系统”,从这个系统上来理解,其似乎又比较像是针对人眼的隐身技术,将自身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降低被目视发现的概率。但是,现在的侦查手段又不需要通过目视来观察,这样的技术应用范围比较有限。当然了,更进一步的话,那就是具备雷达和红外以及可见光三重隐身效果。因此而言,该蒙皮隐身技术究竟是针对哪种探测设备来说的,还不太能够断定。
接着来看,“轻量化、低厚度、耐用可靠多频段隐身防弹于一体的超材料”。这很像吸波涂料的特性,毕竟有着“厚度和重量以及耐用性”这三个限定词语。传统的吸波涂料是喷涂到飞机蒙皮上的,这种超材料应该不用喷涂,直接像蒙皮那样大面积的结合在机身上去,比起吸波涂料而言,安装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更加重要的是,它还具备防弹能力,还是超材料。本来超材料就具备负磁导率和负介电常数,比较容易透过电磁波,不会将其反射回去。从理论上来看不适合作为吸波涂料,毕竟当电磁波穿过它之后,会照射到蒙皮上继续被反射回去。但是,通过一些特殊技术后,可以激发不同的电响应或磁响应,来实现介电常数或磁导率的自由设计。如此这般,就可以实现吸波的目的。如果用于隐身飞机,或许在对抗使用破片式战斗部的导弹时,也具备一定的抵抗能力。
然后来看“聚酰亚胺纤维复合材料隐身夹层结构的制造方法”。这应该是被应用到机翼前缘的填充物,毕竟聚酰亚胺纤维的弹性模量仅次于碳纤维,作为复合材料增强剂,可以将其编织成各种制品。同时也具备耐高温性能,当其作为基体,碳纤维作为增强体时也被广泛的用到航空航天中。该专利主要是用聚酰亚胺纤维来制造隐身夹层,也就是安装到蒙皮之后的位置。
就像B-2A隐身轰炸机的主翼前缘就有许多蜂窝状的吸波结构,内部的填充物是碳;加上吸波涂料的共同作用后,使得阻抗平稳的降至0,进而雷达波在照射到表面产生的电流是平稳的流动同时也被吸收,最终达到了隐身的目的。该结构的用处大致上就类似于B-2A机翼内部填充的蜂窝状吸波结构。将其安装在战机正对雷达波的前缘,也可以实现吸收被吸波涂料吸收后余下的雷达波。
最后就是“P/L波段的大带宽轻质柔性超材料吸波体”。它就是可以吸收多种频段的雷达波,基本上涵盖了工作在L波段~VHF波段的雷达。这些波段也是传统反隐身米波雷达选用的波段,很明显,该吸波体就是冲着反隐身雷达来的。关键是它的厚度仅有0.2毫米,还是柔性的超材料,即便被喷涂到战斗机上那对其重量的影响也不是太大,同时还可以跟随襟翼,副翼,襟副翼等一起移动。从而减少隐身飞机表面的凹坑,和不连续的缝隙,最终减弱边缘波和行波对隐身的影响,新飞机各处襟翼与蒙皮的连接处基本上就用到了该技术。
由此可见,东大的隐身技术这些年发展还是挺快的;当然了,敌方的隐身技术也不会停滞不前,仍旧会稳步的向前推进。随着诸多隐身技术的出现,东大的隐身技术已经臻至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