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湖畔航母楼出现新动向,建造核动力航母已是板上钉钉!

叩开科技之门 2025-01-20 15:20:58

武汉的航母楼又出现了新的动向,除了整体的面积扩大了许多之外,舰岛的位置也由中间移到了尾部,颇有几分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模样。

当然了,舰岛靠后布置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核动力的,关键还要看相距航母中心多远。像小鹰级航母的舰岛相对靠后,但距离中心并不远,它是常规动力的。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舰岛位置与小鹰号差不多,但它是核动力的。通常而言,舰岛靠后布置有利于增加舰载机调度区的面积,提高出动效率。从尼米兹级到福特级,舰岛的位置越来越靠后。

当然了,对于航空母舰而言,舰岛起着引航、管制、指挥等诸多的作用。但是对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舰岛又多了一个排烟的作用,在设计舰岛时就必须根据动力系统的安装位置来考虑了。像福建号航空母舰的动力舱就位于中间,考虑到排烟等问题,舰岛自然是要与动力舱近一些了。像福特级与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动力舱分布距离较远,又不用烟道,舰岛布置位的置就自由许多。

武汉航母楼的舰岛位置已经移到了舰尾了,那其自然就不可能再是常规动力了。虽然说燃气轮机的烟道没有绝对的必要必须直来直去,但是弯曲的部位也不能很多,间距也不能过长,就是为了保持烟气的流动的顺畅,而蒸汽轮机的烟道就没有这么严格,倾斜一点也无关紧要。如此靠后布置的舰岛,比起小鹰号都更加靠后,只有是核动力这一种解释。

所以说,这个航母楼的确就是要验证东大海军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电子设备的兼容性。根据外媒的报道称,其宽度达到了82米级别,长度也向后拉长,否则舰岛位置过于靠后,整体的排水量可以达到12万吨。而根据美国在八十年进行的代论证可知: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最好是12万吨,这时候的效费比最高,倘若排水量继续增加,动力系统就不好搞了。同时还要面临成本剧增,动力系统输出功率的激增等问题。

当然了,美国也设计过12万吨~15万吨级别的航空母舰,那就是CVAXXL常规动力航母,ECBL核动力航空母舰,双方的满载排水量都要超过12万吨。当然了,并不是说美国不想造这大排水量的航空母舰,受制于干船坞的宽度不足,最后也就只有不了了之,现如今也就只是将ECBL改进缩小成了福特级航空母舰。

如果根据美国的论证来看,东大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满载排水量在12万吨也比较的合适,毕竟综合舰载机出动效率、载机量、消费比等诸多因素之后的结论。在此之前,那就必须要突破核动力屏障了。最低的要求也就只有使用6台核反应堆,总体的输出功率达到240兆瓦左右即可,毕竟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在使用2台改进型A1B核反应堆之后的输出功率也就只有242兆瓦而已。

如果按6台布置单台输出功率就需要40兆瓦,这对目前的东大核反应堆技术而言也不是什么难题,毕竟早几年服役的093和094所用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也可以在30兆瓦左右。如今东大的舰艇核反应堆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还是挺神秘的,没有丝毫的只言片语透漏出来。不过,既然武汉的武汉的航母楼进行了扩建,那就足以证明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已经属于板上钉钉的事实。

毕竟在建造055型驱逐舰、山东号和福建号航空母舰之前,位于武汉黄家湖畔水泥航母和水泥舰艇,都会按照所造舰艇的外形进行建造进行电磁兼容试验。既然本次该平台出现了新变化,就证明了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已经处于设计阶段。那么相对应的核反应堆也处于技术公关阶段。那啥,2024年11月份就有外媒披露东大的路上莫事和反映碓已经开建。

而更早的消息指出,在2016年这样的碓就已经完成了建造,已经稳定的运行了好几年。在加上武汉黄家湖畔航母楼的动向,基本可以断定在舰用核反应堆这一块,已经没有什么技术阻碍了,唯一就是等待装舰使用。因此而言,当核反应堆难题解决之后,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就没有什么大的难题。

毕竟是首次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个人以为,不会一上来就建造12万吨目标级别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而是会建造一艘核动力版本的003型航母,即004型航空母舰为核动力版本的003,舷号为“19”。算是首先熟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造过程,随后在扩建排水量在12万吨级别的大型航空母舰。另外,大连造船厂也公布了一个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机型,其舷号为“20”。这就说明,大连造船厂将会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一步到位直接建造满排12万吨的目标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就像福建号航空母舰一样,直接省去蒸汽弹射器一步到位用上了电磁弹射器,这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出现的。总体而言,当武汉黄家湖畔的航母楼出现了变化之时,东大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就已经在归来的路上了。

0 阅读:1
叩开科技之门

叩开科技之门

分享一些武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