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解放战争,西北30万打不过2万,山西30万打不过6万

历史海大富 2024-09-19 03:26:45

解放战争可以说是我党历史上将领人才辈出的一场战争,在四年的解放战争时间里,解放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拿著名的淮海战役来说,解放军只有六十万人硬拼国民党的八十万精锐,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也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战争奇迹。

但是淮海战役这样的以少胜多这样的例子最出名的并不是它,要数敌我悬殊最终获胜的战役,在西北战场上那才叫奇迹。

当年在西北战场上,徐向前六万解放军击垮三十万晋绥军,彭德怀更是带领两万多解放军硬干三十万国民党军,这都是可以写进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

事实上在解放战争的五大战区里面,我军主要集中兵力并不在西北,甚至可以说大西北是解放军劣势最为明显的地区。

但是这并不妨碍解放军凭借着战略战术的运用、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人民的支持等最后成功解放大西北。

彭德怀率领西北军以少胜多大败阎锡山

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本就因为西安事变才被迫与共产党联手抗日的蒋介石露出了真容,把共产党赶尽杀绝才是他的目标。

国民党也无视全国人民渴望和平重建家园的愿望,很快就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内战也一触即发,在西北战场上,国共两党再次迎来较量。

在西北我军的兵力与国民党相比简直就不是在一个层级,国军由胡宗南领导着三十万的部队剑指西北,而我党这边这是由彭德怀彭大将军率领两万解放军在西北进行作战。

就算是没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任凭将领指挥能力再出众,部队的执行能力再强,战术运用的再神乎其神,也不可能填补兵力上面的悬殊。

再说了胡宗南的能力在国军中并不差,他的三十万大军也不是纸糊的,想轻易击败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弱胜强除了战术运用得当以外,天时地利人和也是缺一不可。

当时国民党军在陕甘宁有四十三个旅,人数达到近三十二万,其中胡宗南的手里就有国军精锐二十个旅,兵力在十七万左右,此外在晋陕绥还有邓宝珊的一万余人兵力,青宁也有七万的兵力,还有一些在附近的兵力加起来的人数是解放军所不能及的。

要知道当时解放军的兵力不足以在全国范围内都部署完善,在大西北并没有成立正规军,只有在陕北地区贺龙的第120师,但是这支部队主要是以警备为主,装备并不精良。

到了1946年,陕甘宁成立了野战军,兵力大约是两万五千余人,充其量也就是五个旅的兵力,这就是彭德怀的全部家当,就如毛主席的话,彭老总你要省着点花…

当时国民党军与我军的比例是9:1,可以说是对比悬殊,也正因如此,中央才会派出彭德怀去大西北作战,要是换成别的将领还真的这不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

但是当时西北野战军就这么一点人,就算是彭德怀再怎么神通广大,又该如何战胜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呢?

我们可以看到在西北战场上的三场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基本都是把敌人全歼,并且在这三场战役中,解放军在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还不到两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国民党真的菜,还是我军有什么打破僵局的计谋?

事实上两万人硬干三十万人最终还取得胜利,如果没有外来的帮助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帮助彭老总分担战场上面压力的就是陈赓的部队。

陈赓的部队本来是属于晋冀鲁豫军区,一开始是安排陈赓来解救中央被围困的危机,但是毛泽东改变了主义,把其调到大西北附近,如果西野出现危难就及时进行支援,两线进行拉扯。

那么怎么个拉扯法呢?原来陈赓是打算南进河南的,但是它放弃河南有撤到了晋南附近,并放出消息要把晋南周边打一个遍,晋南也是胡宗南的防守任务之一,如此一来,他就不得不把一部分部队从大西南纵深回防,如此一来进攻陕北的每次几乎就只有八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仗也就有得打了,陈赓在消耗着胡宗南的回防部队,真正的主战场依旧在陕北,彭德怀利用陕北的地理环境,以山脉阻断其道路,分割胡宗南的大兵团,这样就形成了逐个击破的态势,胡宗南的三十万大军的威力也是骤减。

而这一切安排也体现出了毛主席的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对战场运筹帷幄的能力。

徐向前两用调虎离山之计智擒阎锡山

无独有偶,在另一边,晋中战役里,徐向前也带领着六万人硬干阎锡山的三十万精兵,这无论是在战略,人数,装备各个层面上都是以寡敌众,但最后竟也能全身而退取得大胜,这着实是一个奇迹。

在山西大战开始前,敌我兵力可以达到接近5:1,而在解放山西最为关键的一战是晋中战役,这场大战敌我兵力对比是2:1。

解放军当时在山西的兵力主要是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是徐向前,总兵力大约是六万人左右。

众所周知,徐向前也是新中国开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但是他也是一位比较低调的元帅,因此很多人在提起十大元帅的时候都想不起他来。

但是低调并不代表没实力,只能说是与个人性格有关,事实上他在战争期间在军中也是声名显赫,有一手撒豆成兵的本事,喜欢以弱胜强,这在我军将领中并不多见。

当年的山西战场,敌我态势也是非常悬殊的,兵力上的差距也直接体现在了上面所说的数字上,这时候毛主席就想起了当时长时间在大后方养病的徐向前来,把他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的司令员。

当时党中央也没有太多牌可以出了,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各大战场上都处于战事紧张的状态,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都抽不开身,有病在身的徐向前也是为数不多的正确选择了

徐向前也是临危受命,为了解放战争大业,他强忍着自己的病痛,在部下面前总是面带微笑,对着毛主席也是说阎锡山确实是一个难打的主,但我有办法对付他。

这份自信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徐向前本身就是山西人,他祖籍五台山,和当时盘踞在山西的大军阀阎锡山是老乡,可以说对其是知根知底。

此外,徐向前一直以来也没打过什么富裕的仗,都是以少胜多居多,其战争谋略,指挥能力对他来说一点问题也没有。

事实上当年解放军在山西的处境一点也不必彭德怀在大西北的处境好,和西北战场不同的是,除了两方兵力悬殊以外,在地理环境上我军也丝毫没占到便宜。

加上阎锡山当时已经在山西这个地方经营了三十多年,可以说是称霸一方的土皇帝了,在此地建有诸多的军事哨所,眼线也是众多,在军事层面准备也是非常足。

阎锡山沿着汾河谷底,从太原以南修筑了众多的堡垒防线,这些坚固的工事普通的机枪很难对付,他还把山西画成了三部分,即晋北、晋中、晋南三个区域,用同蒲铁路进行串联。

并且当时山西的铁路用的是窄轨道,外省的正常铁路的火车压根就开不进来,这也极大限制了大批量往山西运兵的速度,不过这对于我军来说也没什么大的影响,毕竟我军当时也没有火车这么先进的运兵装备。

在设立了诸多的防御手段以后,在阎锡山看来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他也自吹自擂说:别看蒋介石打不过解放军,但在山西,迎战解放军是绰绰有余的。

而徐向前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采用了两边驱赶中间收网的战术,先从晋北和晋南两个方向进攻,在1947年10月和1948年5月连续发动了运城战役与临汾战役,把阎锡山的部队往晋中压缩。

这两场战役也一下就把阎锡山几乎一半的兵力给分割开来逐级消灭,当然我军此时的伤亡也不算小。

到了1948年5月下旬,徐向前开始筹划晋中战役的时候,部队已经连续作战了大半年的时间,中央也考虑到山西战役部队已经是人困马乏,因此向徐向前说只要歼敌一到两个师就行。

但徐向前认为,起码可以灭掉对方四个师,当时阎锡山手下还有约十三万兵力,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目标难以达成。

但徐向前不负众望,以两次调虎离山之计,把阎锡山的军队不断的从晋中城内调出来,分割包围一口一口的吃掉。

在整个山西战役中,我军伤亡约为45000人,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山西战役的激烈程度和我军在战斗中所付出的代价。

在解放战争期间无论是西北战场还是山西战场,都是一场场持续时间较长、战斗激烈的战役,对我军的兵力和物资都造成了较大的消耗。

这些战役的难度不仅在于敌人的顽强抵抗,还在于我军在兵力、武器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加之敌人的坚固工事和地形的有利条件,使得战斗异常艰难。尽管如此,我军仍然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牺牲,最终攻克了山西、西北等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彭德怀与胡宗南在西北的较量》新华网

《晋中战役铸辉煌 全境人民得解放—— 纪念晋中战役胜利暨晋中解放75周年》晋中市史志研究室

2 阅读:1137
评论列表
  • 2024-09-21 21:47

    英雄

  • 2024-09-21 10:48

    两大战神,彭总是1挑10,徐帅是1挑5,装备还差对方几个级别

历史海大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