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家 味 道
云南卷
炒饵块
饵块究竟是什么?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实它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大米蒸熟,捣碎揉搓,如和面成型,加工成块状,再用炒、煮、蒸等方法烹制的一种食物。饵块是云南较为常见的美食,以昆明和腾冲的最为出名,后者出名因救驾的典故,前者出名因属省会城市。饵块不仅取材、制作简单,且是经济萧条年代几乎家家户户必备的食材,炒饵块更是年夜饭必备神菜。
从记事开始至今,炒饵块每年都会出现在年夜饭中。除夕那天的下午,家里一定是一片绿色,门前的松蓬是爸爸从山上挖回来栽在此处的,树下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乞求来年的好运气和一家人的幸福;松针是在吃年夜饭前撒在地上的,厚厚的一层松针,一脚踩上去,仿佛踏上了一屋子的清新气息,象征新的一年吉庆平安。早就准备好的饵块也放在松针上,洁白如玉的饵块,青葱翠绿的松针,简明的色彩,特别的清香,绝对会让你心驰神往。

炒饵块
小时候,总觉得舂饵块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情。前一天,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或蒸锅里蒸,待其膨胀、松软,不等它熟便取出,稍晾一下,不烫手时放进瓷盆或不锈钢盆中舂碎。妈妈说,她小时候,家里的炊具更为“专业”,是那种电视里才有的碓窝——一种专门用于捣碎食物、药材的器皿。待将其舂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揉搓。揉制的工作由妈妈完成,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摆弄着白乎乎的饵块,不一会儿就将其揉成一块块玉砖似的形状,她说这个形状更便于切片。她小的时候,饵块还可以用木质的模具加工成不同形状,甚至可以用带有“福”“禄”“喜”“寿”等字的木模压制,这样的饵块成型后,再放入木甑里蒸熟食用,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家人的口味加入一点儿馅料,别具特色。
饵块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从我记事之日至今,这道菜永远是一家人合力完成的。除了年夜饭有炒饵块外,每年大年初二,炒饵块也是必备之菜,这一天的制作更为讲究。妈妈把饵块切成薄片,加火腿片、酸腌菜末儿等炒制,倒入酱油,拌以少许油辣椒。这样的做法,吃起来香甜浓厚,口味偏咸辣,且色彩斑斓、浓烈。
老家味道 云南卷

书 名:老家味道 云南卷
丛 书:老家味道
著 者:周白石
书 号:978-7-5545-8084-4
出 版:河北教育出版社,2024.4
发 行:凤凰壹力
定 价:59.80元
分 类:美食/随笔
信 息:32开/216页/圆脊精装
原味 脆爽 软糯 清新
品味神秘、多元的云南饮食文化
*赏美文,品美味,老家味道,回味无穷
*精致小开本,精装双封面,内文四色,纯质纸印刷
*行文清新唯美,情感真挚细腻,沁人心脾
*配以青年画家精心绘制的插画,让傣味更令人垂涎欲滴
*选菜既代表云南特色又适合家常烹饪,并配以详细制作步骤
*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美食散文精品
【作者简介】
周白石,男,1982年生于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硕士,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和平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天津日报社原主任记者,从业期间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天津市新闻奖一等奖等。现就职于某知名民营企业,从事市场推广工作。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将用富有张力的文字带我们去“品尝”各种独具特色的云南美味,如傣族包烧、建水汽锅鸡、傣族舂鸡脚、云腿乳鸽汤、香茅草烤鱼等。令人垂涎欲滴的手绘插画、情感真挚的“寻味记事”、详细的美食做法和细腻的口味描写,突显出美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助力爱下厨的读者打造更为美好的烹饪天地。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