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2024年的夏天格外闷热,家住广州的李先生跑遍了电器城,想给新家装一台中央空调。
导购员热情推荐:“这款大金空调制冷快、噪音低,很多高端小区都用它。”
李先生看了看价格,倒吸一口凉气,同一匹数的机型,大金竟比国产龙头格力贵了近一半。

他忍不住嘀咕:“这牌子听着像国产的,怎么卖得比进口货还贵?”
导购员笑了笑:“您可别被名字骗了,大金是日本牌子,但在中国卖了快30年,口碑比不少国货还硬气。”
而这个被许多人误认为“国货”的日本品牌,早已在中国闷声发大财。

过去28年,大金空调在中国累计销售额突破1400亿元,市场份额常年稳居前三。
即便价格高出格力、美的一截,仍有大批消费者甘愿买单。
一个外国品牌,如何在民族情怀高涨的中国市场“隐身”捞金的?

1995年,当时的中国空调市场,正经历一场“草莽时代”。
春兰、华宝等国产品牌初露锋芒,但产品大多停留在窗式空调阶段,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日本品牌三菱、松下凭借过硬质量抢占高端市场,但高昂价格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就在这片混战中,一个名为“大金”的品牌悄然登陆中国。
“这名字听着像东北老国企。”当年参与大金中国区筹建的老员工回忆,公司内部曾为品牌译名争论不休。
最终,“大金”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被敲定,既避开了“日系标签”可能引发的抵触情绪,又暗含“大吉大利”的彩头。

后来的市场反馈证明,这步棋下得极妙,北京一家电器卖场的销售经理透露:“直到今天,仍有七成顾客以为大金是国产老牌子。”
名字只是敲门砖,真正的杀招藏在产品定位里,当其他外资品牌执着于家用分体空调时,大金瞄准了商用中央空调市场。
当时中国正值商业地产爆发期,商场、写字楼对空调需求激增,但国产技术难以支撑大型项目。大金带着全球领先的VRV多联机系统杀入战场,一举拿下上海金茂大厦、北京国贸三期等地标项目。

这些“看不见的空调”藏在吊顶里,却让大金的名字悄悄刻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脉络中。
空调界的隐形冠军如果说名字是伪装,技术才是大金扎根中国的底气,在空调行业,压缩机被称为“空调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决定制冷效率与使用寿命。
大金的摆动式压缩机技术独步全球,相比传统转子式设计,运转时摩擦减少30%,寿命延长5年以上。

广州某高端楼盘的物业主管算过一笔账:“大金中央空调用了12年没大修,同期装的某国产牌子换过两次压缩机,维修费都够买新机了。”
更让同行眼红的是大金的“湿度控制”绝活,南方梅雨季,普通空调除湿时往往越吹越冷,大金却能将湿度精准控制在55%—60%的体感舒适区。
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工程师形容:“别的空调除湿像拿水管冲地,大金像用海绵吸水。”这种细腻的技术体验,让它在高端住宅、医疗洁净室等场景几乎形成垄断。

但这些技术壁垒并非一日铸成,大阪的大金总部档案馆里,保存着1954年日本第一台商用空调的图纸,1969年研发亚洲首台家用中央空调的试验记录摞起来有两人高。
当中国空调企业还在为定频技术绞尽脑汁时,大金早已完成从机械控制到数字变频的三代迭代。用一位行业分析师的话说:“格力用30年追到它身后100米,但最关键的10米全是专利墙。”
不投广告,却成销冠与格力、美的狂砸央视广告不同,大金极少在公众媒体露面,却把资源倾注到设计院、装修公司和地产商身上。

北京某高端家装公司的培训手册里,大金产品参数、安装要点占了足足20页,一位离职员工透露:“他们定期请设计师去日本工厂参观,回国后个个成了大金的自来水。”
此外大金的售后服务更是暗藏玄机,2022年杭州某别墅区停电导致大金空调主板烧毁,厂家凌晨派工程师带着备用主板上门。
业主王女士回忆:“从报修到修好不到6小时,师傅走时还把外墙管线重新包了保温层。”

这种过度服务的背后,是大金在中国建立的54家直营售后中心,所有技师必须通过日本总部的120项考核。
与之相比,多数国产空调仍依赖第三方维修点,响应速度差出一截。
格力们的机会在哪里?
大金的神话并非没有裂缝,2021年,大金关闭了苏州家用空调生产线,将产能转回日本,2023年初,其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份额首次跌破15%。

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其固执坚守高端定位有关,当格力、美的用“一拖五”中央空调杀入三四线城市时,大金依然只愿做“一拖十”的豪宅专供。
反观格力,正试图用“技术突围”打破僵局,2018年格力研发投入超70亿元,研发出光伏空调、磁悬浮压缩机等黑科技,甚至喊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口号。
但国际化之路依然艰难,在越南市场,格力空调价格仅为大金的三分之一,却被诟病“制冷慢”,在欧洲,其认证周期比大金长半年以上。

不过,危机中往往藏着转机,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国产空调的压缩机、芯片等核心部件已追至国际一流水准。
宁波某配件厂老板展示了一组数据:2022年国产空调阀件精度达到0.01毫米,比大金的采购标准还高0.005毫米。

“现在是大金找我们代工,生产线用的却是格力研发的数控机床。”说这话时,他身后的车间里,机械臂正将印着“大金”LOGO的铜管装箱。
夜幕降临,广州天河CBD的玻璃幕墙上,格力的绿色广告牌与大金的白色LOGO遥相对望。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舒适,选大金,如果想支持国货崛起,选格力,但别忘了,格力用的国产压缩机已经比五年前强了三代。”
空调市场的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当消费者逐渐看清“伪国货”的面孔,当国产品牌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围,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单纯的价格战与技术战。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说:“大金教会我们尊重技术,而格力们正在证明,这份尊重最终会属于坚持创新的人。”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