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在艺术的殿堂里,真假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有人用一生追寻真迹,却也可能在不经意间,与赝品擦肩而过。
然而,有这样一位中国大爷,他凭借高超的绘画技艺,竟在欧美富豪圈中掀起了一场长达十五年的“艺术风暴”。

六十三幅假画,近十亿美元的骗局,这位中国大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数学老师的艺术梦事情还得从一位名叫皮埃尔的美国富翁说起。
2011年,皮埃尔正深陷离婚官司的泥潭,家中的名贵字画需要估值后进行财产划分。
他满心以为那幅在拍卖会上高价购得的油画,至少能保住自己的部分财产,然而,当鉴定结果出来时,皮埃尔却如遭雷击,这幅画竟是赝品!

这幅画曾经过多人鉴定,包括专家和画家本人的亲属,都曾为它打包票。
然而,鉴定机构却拿出了铁证,画作颜料是1970年才生产出现的,而画家早在1956年就已经离世。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这些赝品的作者,竟是一位名叫钱培琛的中国老人。
钱培琛1939年出生于舟山,自幼便对画笔下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然而,在那个追求实用、艺术不被鼓励的年代,钱培琛只能将这份热爱深埋心底。
他遵从姑姑的意愿,选择了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数学老师。
但艺术的火焰从未在他心中熄灭,工作之余,他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将自己的追求和情绪一点点绘入笔下的白纸之间。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国的艺术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钱培琛也接到了共同置办画展的邀请。

这次画展大胆创新,不聚焦于人物,而是用纯粹的景物来打动人。
没想到,这次画展竟意外获得了成功,钱培琛也受到了许多关注,没多久就收到了前往美国深造学习的机会。

然而,美国的生活并未如钱培琛所愿那般美好,他的绘画风格和天赋在这里无人问津,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下画笔,做起了清洁工、洗碗工人等苦力活,当攒够了钱想要将家人接到美国时,却又遭遇了黑中介的诈骗,数年的辛勤工作成果化为乌有。

绝望之际,一位名叫卡洛斯的年轻人出现了,他自称是画廊老板,十分欣赏钱培琛的画作,并邀请他前往自己的画廊。
在画廊里,钱培琛看到了莫奈和毕加索的作品,被卡洛斯的财力和背景所震撼,当卡洛斯提出想要买下他的作品时,钱培琛欣然同意。

起初,钱培琛以为遇到了自己的知己,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切只是卡洛斯精心设计的骗局的一部分。
卡洛斯是一名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当时美国抽象派画作的热潮,决定售卖仿品赚一笔大财,而钱培琛,就是他选中的最佳人选。
钱培琛绘画技术扎实,博学多才,仿品在未经做旧处理时就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卡洛斯与女友开始对画作进行做旧处理,并伪造了一个低调的富豪作为卖家人设。
他们让仿品来源更加真实可信,成功骗过了高档画廊负责人、专家和画家本人的亲属。
第一幅仿品就收获了95万美金的高价,而钱培琛只收到了几千美元的报酬,艺术与金钱之间的壁垒,以一种可笑的方式对峙着。

卡洛斯凭借无懈可击的卖家人设和天衣无缝的仿品,在欧美富豪圈中声名鹊起,成了许多画廊的座上宾。
而钱培琛还在勤勤恳恳地赚着8000元一幅画的报酬,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十五年间,钱培琛与卡洛斯的合作从未间断,他们的仿品卖到了私人收藏家手中、各大博物馆中,甚至连华盛顿的国家级美术馆中也有钱培琛的大作。

据统计,这场骗局共牟利高达近十亿美元!
骗局被揭穿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皮埃尔的离婚财产分割案,意外掀开了这场蒙骗美国富豪圈子十几年的骗局。
警方迅速介入调查,而钱培琛早已在案件爆发前回国,经过对钱培琛账户的查证,没有证据表明他参与了骗局。

他更像是一个踏踏实实干活的打工人,对画作被加工、售卖并不知情。
作为骗局主角的卡洛斯则立刻关掉画廊,跑路回自己的老家,西班牙,根据法律,美国警方也无法追究他。
而在这场惊天骗局中,唯一落网的只有卡洛斯的女友,而她也表示自己是被迫参与,最终只被判处九个月的监禁。

这场骗局以一种滑稽的方式结尾,却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艺术,这个本应纯洁无瑕的领域,为何会成为骗子的温床?
或许,是因为艺术的价值往往难以量化,真假难辨,又或许,是因为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过于盲目和狂热。

在这场骗局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漏洞和疑点,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富豪和艺术家被蒙蔽了双眼?这恐怕与他们对艺术的盲目崇拜和追求有关。
他们往往过于相信专家的鉴定和画廊的声誉,而忽视了艺术品本身的真实性和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富豪和艺术家们,毕竟,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虚假信息和谣言也层出不穷,让人难以分辨真伪。
这场骗局虽然荒诞不经,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专家”和“权威”,更不要盲目崇拜和追求艺术品,只有真正了解艺术、热爱艺术的人,才能在这个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价值。

而对于那些试图利用艺术进行诈骗的人,我们也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制裁,只有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维护艺术的纯洁和尊严。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艺术品的鉴定和评估工作,提高人们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艺术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瑰宝和财富。

如今,钱培琛已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或许,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画作会以这样的方式“名扬天下”。
而对于那些被忽悠的欧美富豪们来说,这场骗局无疑给他们上了一堂深刻的艺术课,但愿他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让艺术回归其本质和初心。
信息来源:
1. 从诺德勒画廊售假丑闻中看看当代艺术界水有多深?.公关世界.2016.(18)
2.画家钱培琛的纽约往事.方圆.2018.(06)
3.那些骗过博物馆与收藏家的造假大师.中华手工.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