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米冲击高端难,而是整个国产安卓手机品牌除了华为之外,想要冲击高端都是很难。
如下图所示,这是2021年Q2和2020年Q2同期4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的份额对比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从17%跌倒了6%,损失了约11%的市场,与之相对的,苹果从48%的份额增长到了57%,增长了9%,小米从4%的市场份额提升到了6%,OPPO从2%提升到了5%,一共才奉献了5%的份额增长。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华为好不容易从苹果手里抢过来的高端市场,又悉数被苹果抢了回去,国产安卓品牌高端了个寂寞。
下图这是IDC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价位段只能手机份额分布图,华为以44.1%的市场份额超越苹果,成为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领头羊,这也是国产手机品牌首次在高端市场超越苹果,至于国内其他安卓手机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普遍都在个位数,差距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市场为什么这么难?简单总结就是——缺乏技术以及品牌沉淀。
「技术」是横亘在国产手机厂商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让你心甘情愿承认他是高端产品并乐于为此买单的商品,他们是不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拥有其他同类型低端产品所不能具备的产品优势”,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产品具备其他同类型产品所不具备的核心优势,而这个核心优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明显的正向体验的提升,所以消费者才更会愿意买账。
譬如曾经的南孚电池,它的价格是普通电池的两倍甚至三倍,但是依旧不缺市场,为什么?因为南孚电池确实要比普通电池更为耐用,电量更充沛。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问一个问题,南孚能做,为什么其他电池品牌做不了?这里面的关键因素就是核心技术。
隐藏在核心优势的背后其实就体现了这个品牌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沉淀。一旦一个品牌在相关技术领域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壁垒,打造出了技术高地,那么该品牌通常都会成为该行业中的佼佼者——微软,谷歌,大疆,苹果,华为莫不如此。
而目前国产手机品牌除了华为之外,所欠缺的就是具备排他性的独特技术。换句话说,现阶段的几个国产手机品牌——OPPO,VIVO,小米,荣耀的技术研发实力都是非常类似的,A品牌能造出来的B品牌也能造出来,无非就是看谁先首发罢了,独占期通常不会超过一个月。
而且最为致命的是,现阶段国产手机品牌所包装出来的产品优势很难真正转化为消费者实际的体验提升,所以大家应该都能感觉到,现在消费者对于手机厂商发布会上所罗列的种种参数,种种特性的信任度是越来越低了。
那么问题来了,核心的,具备排他性的技术优势究竟是怎么得来的?难道是大风刮来的么?当然不是,想要把技术做成壁垒——“做正确且长期坚持不懈的技术投入必不可少”。
就拿华为的麒麟芯片来说,第一款具备现实意义的麒麟芯片的型号是K3V1,发布于2009年,也就是13年前,距离华为真正得到市场认可的麒麟980系列的发布,中间经历了10年。
如果大家对于数码市场比较关注的话应该都清楚,在麒麟980处理器之前,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给华为带来的正向提升其实很小,有些时候甚至是负面的,然而华为坚持下来了,所以才得以成功,不积硅步何以致千里?然而在这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技术投入。
然而对于国内其他手机厂商来说,技术研发更像是一种为了辅助营销而来的工具,并不是一个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这就导致了,在需要这些手机品牌拿出真刀真枪真技术的时候,囊中羞涩。
「品牌沉淀」同样也是问题。
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做品牌营销,做品牌价值塑造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国内这些手机厂商在这方面也非常弱,他们对于品牌的塑造多是以销售产品为主,很少关心过如何去塑造品牌的调性,这也是一个问题所在。
总之,对于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想要真正走向高端,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