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化的以色列军队,必将重演当年北宋旧事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8-01 23:41:24

近几天来,以色列军队的表现,可以用拉胯来形容。

曾几何时,以色列的军队,是中东地区“独步天下”的存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以损失不足千人的代价,就歼灭(伤亡加被俘)对方多达6万余人。

并且,还占领了包括约旦、埃及和叙利亚三国多达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取得这一战绩,以色列前后仅用了六天时间。

除此之外,以色列军队还有不少值得其引以为傲的战绩。

但是,在这次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军队的表现,着实是差强人意,甚至,已经可以也用拉胯来形容了。

且不说在哈马斯5000余枚火箭弹发射时毫无觉察,单说自冲突爆发之日至今,以色列方面就蒙受了不少损失。

仅武器装备方面,以色列就损失了其主战坦克梅卡瓦多达7辆,其中至少有两辆,十分“完好”的成了哈马斯的战利品。

另外在人员伤亡方面,已经出现其精锐部队的将官阵亡。

不仅如此,在以色列动用了两万有余的部队,对潜入到其境内的哈马斯民兵阻击数天后,居然还没有将对方赶出去。

由于自家军队表现实在是拉胯,以至于以色列的宣传部门,只能拿着其空军炸毁居民楼的“战果”去维持脸面。

同时,以色列政府也放出“大招”,对加沙地区实施停水停电,用这种极端措施来挽尊。

大量证据都表明,曾经在中东战场上屡战屡胜的以色列军队,在此次冲突中,再也不复当年风采。

这才过去几年?以色列军队却迅速拉胯至此,速度之快,与当初明朝晚期时的边军几乎是一模一样。

曾经的大明边军,也是战无不胜的存在。

远的不说,就说在明朝万历年间,那个时候的大明边军还是相当能打的,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就是很好的证明。

先说播州之役,这是由明代贵州世袭土司杨应龙发起的一场叛乱,杨应龙在当地经营多年,可谓是根深蒂固,此外当地人民风彪悍,故而颇有战斗力。

加上杨应龙本人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主儿,因此在叛乱之初,杨应龙屡屡获胜,多次大败明军。

但最终,播州之役是以杨应龙兵败身死而宣告结束。

此外,还有宁夏之役,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官至大明游击将军的原蒙古族降将哱拜,对大明生出了轻视之心,悍然发动叛乱。

叛乱之初,叛军并以极快的速度夺取了陕西境内的几十座城堡,一时间,朝野为之震动,但仅仅数月后,叛军被逐一消灭,而叛乱也最终被平定。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万历朝鲜战役。

当时的日军,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从登陆釜山算起,仅用了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打的朝鲜连连败退,全国八道尽皆陷落。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不得不向大明求救,最终,大明出兵。

根据统计,日军在两次入侵朝鲜过程中,分别派遣了14万(第一次)、15万(第二次)的兵力,而大明这边,则分别派遣了4万和8万的兵力。

但就是在兵力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明军靠着惊人的战斗力,取得了胜利。

比如平壤收复战,在李如松的率领下,明军仅付出了伤亡790人的代价,就给日军造成了九千余人的损失,并成功收复平壤和开城。

明军强大的战斗力,让当时的朝鲜人极为震撼。

在朝鲜的记载中,有很多关于描写明军强悍的记录,比如在收复平壤之后的碧蹄馆之战,明军虽初期陷入逆境,但最终仍给日军造成巨大损失,都让朝鲜人开了眼。

在朝鲜人的笔下,明军被尊称为“天兵”。

但仅仅过了几十年,被朝鲜人尊称为“天兵”的大明边军,其战斗力退化的让朝鲜人都难以理解。

比如在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因努尔哈赤起兵,朝鲜便响应明朝征召,参与五路围攻努尔哈赤,但在参战后,朝鲜人就发现,曾经强悍的大明边军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后金的攻击下,一触即溃的军队。

不仅是战力极弱,同时,曾经让朝鲜人羡慕的大明铠甲,也不见了踪影,要知道,当初在收复平壤的战役中,李成梁之子李如柏,曾被日军击中头盔,但依旧能指挥作战。

由此可见,明军当时的铠甲相当坚固,但在围攻努尔哈赤之际,明军主将之一的杜松,却被后金轻松射杀。

为什么会这样?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核心的一点,就是大明没钱供给军队了。

由于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明朝到了崇祯时期,财政已经出现极为窘迫的情况,而朝廷没钱,自然就无法供给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将领找那个普遍存在吃空饷的现象,就直接导致了明朝边军中的大部分士兵,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

饭都吃不饱,更别提精良的装备以及强悍的战斗力了。

但仗还是要打的,因此,为了能在表面上应付住朝廷,明朝的将领采取了一种很有“创意”的办法。

这个办法,叫做军队家丁化,李成梁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

简单来说就是,将领拿出一部分钱,训练出数量不多的精锐部队,当然,自己的钱肯定不能花在外人身上,所以这个精锐部队的主要成员,基本上都是将领的“自己人”。

这么一来,这支部队实际上就是将领的“家丁”,毕竟他们的供给、俸禄都是将领给的。

但由于资金有限,这样的部队在人数上不会太多,因此在遇到战事时,都是以家丁部队为主力,配合普通的卫所士兵。

而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即使这些家丁精锐有一定的战斗力,但遇到大战,这些人被消耗光之后,剩余的部队必然会一触即溃。

这就是为何在明军在应对后金时屡屡吃瘪的一个核心因素,而目前的以色列军队,其境况可以说与晚明时期一模一样。

众所周知,以色列很富,但是,其政府却很穷。

这一点,从近几年来以色列财政赤字持续恶化就能看出,其在2022年,连军费都下降了4个百分点。

一个整天在中东地区挑事儿的政府,居然军费下降,除了财政窘迫实在想不出别的原因。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色列有一帮无时无刻都在“吸血”的蛀虫。

在以色列中,有一个极端教派成员叫做哈瑞迪犹太人,按照教义,这帮人不仅不用工作,同时还不用服兵役,完全由国家养着他们。

不用为吃喝发愁,还没有义务和负担,那你说这群人会干什么?想想大明朝后期的藩王们就知道了。

因此,这帮人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剩下的事就是生孩子,不停的生,反正有国家养。

这么一来,以色列政府每年都会在这帮人身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久而久之,政府自然就有点入不敷出。

但问题就在于,作为像以色列这样此处树敌的国家,又不可能不养军队,可钱又紧张,那该咋办呢?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像晚明一样,搞出来“家丁化军队”。

在训练少数精锐部队的同时,以色列对于普通的义务兵,可以说是抠门到了极致,其士兵和军官的薪水,连当地的平均数都达不到。

而以色列的物价却在不断上升,因此,如果单纯指望薪水,那么这些士兵和军官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俗话说穷则变,以色列的士兵和军官显然也深得这句话的真谛,为了养活自己,开始了各自不同的“创业之路”。

士兵和军官都去琢磨如何发财了,自然就不会有啥战斗力。

实际上,以色列军方也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但他们也没办法,为了应付战事,只能是不断将家丁化军队的办法下沉再下沉。

这就出现了如今在以色列军队中,除普通士兵外,还存在有所谓“特种兵”,其实这些装备精良的特种兵,说白了就是以色列军方的“家丁”。

也就是他们才能撑撑门面,剩余的大部分义务兵,都是滥竽充数而已。

这样的军队,平日里要是欺负欺负巴勒斯坦平民,尚且没啥问题,但真要是遇到敢豁出命去的哈马斯,那就算是完了。

只要队伍里的特种兵出现损失,那么整个部队,就会和晚明的军队一样,一触即溃。

曾经的以色列军队,是可以在黎巴嫩横行无忌的,但那已经成了过去,正所谓过去不可追,如今的以色列军队已然沦落到开着坦克都能被对手拽出来的地步。

为什么一开战以色列就连连吃瘪?甚至其高级指挥官都出现了伤亡或被俘,原因就在于以色列的军队,已经彻底“晚明化”。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以色列如此的拉胯,美国才会这么急不可耐的去“救场子”。

关注近几日新闻的人都知道,美国为了援助以色列,居然把“福特号”航母都派了出来,若不是以色列军队表现的实在让人看不下去,美军至于这样吗?

但派了航母又能怎样,以色列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会失败。

这里说的失败,并不一定是军事上的失败,虽说当下以色列表现的确实拉胯,但有了美国的加持,对付哈马斯应该问题不会太大。

但是,不管其最终在军事上胜利还是失败,都会陷入当年北宋遇到的局面。

公元1120年,在经过朝堂上多次讨论以及争议之后,北宋本着“趁其病,要其命”的宗旨,与金兵联合进攻辽国。

而这个决定,为北宋的灭亡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双方协议达成后,约定好进军日期,而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中,虽说北宋在最终确实达到了灭掉辽国的目的,但其孱弱的战斗力,也被金兵尽收眼底。

于是在不久后,金兵挥师南下,送北宋上了路。

而再去看当下的以色列,其即便最终能击败哈马斯,但拉胯的表现,也会让其他阿拉伯国家看到和清楚以色列已是今非昔比。

到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有人会说,这不还有美国力挺吗?怕什么,但需要知道的是,美国现在也是焦头烂额,为了维持自身的影响力和地区的干预能力,美国已经在全世界投入了太多。

目前美国的困境是,手里有9个锅盖,但需要盖的地方,却远不止10个。

不信你看,在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原先准备用于援助乌克兰的武器装备,转手给了以色列。

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当下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同时支撑起两条战线。

所以,美国才会这么急不可耐的把航母扔了进去,其想的就是迅速解决问题,别让事情越闹越大。

不然的话,用航母对付哈马斯,完全犯不上。

但就算以色列这次赢了又如何,下次他还能保证赢吗?哈马斯组织显然不会一次就被彻底打趴下,而只要以色列输一次,就他就算完了。

一旦如此,美国就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0 阅读:0
史晓生追寻历史

史晓生追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