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昭王妃钟氏:勅理王府、保孤存祀,历苦衷言只自知的古琴大家

钱越说史 2023-04-04 09:06:36

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着一张明代仲尼式古琴——“崇昭王妃”琴。琴长129.4厘米,形体纤秀,琴面浑圆、弧度较大,琴底平坦。琴体由杉木斫成,通体髹黑色漆,漆面纹路呈流水断、蛇腹断。琴额镶嵌凤纹玉饰,岳山、焦尾均为红木,蚌徽象牙轸,白玉雁足,用材甚是考究。

“崇昭王妃”琴

琴腹内龙池两侧篆刻的腹款,分别为“敕理国事崇昭王妃钟”,“明万历己未岁孟秋吉旦”。点明了“崇昭王妃”琴的主人为崇昭王妃钟氏,制成时间为万历己未岁,也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

“崇昭王妃”琴虽然没有号钟、绕梁、绿绮、焦尾、春雷、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独幽、太古遗音、奔雷等名列中国十大古琴的名琴声名显赫。可作为一张少有的以主人称号命名的古琴,却让它成为传世名琴中特殊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张琴的主人,崇昭王妃钟氏的人生历程。

女性古琴大家

明代中后期,宗室被朝廷当圈养在藩地,在国是上本身就没有多少参与度,加上崇藩自带的“宅”属性,更让它的存在感被降低好几个等级。而中国传统史籍大都站在男性角度叙事,对女性的关注度相对较少。因此崇昭王妃钟氏这位出自崇藩的亲王妃,在史籍中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记。但她与古琴的特殊缘分,却让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礼”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行为准则,从被称为国之大事的祭祀与战争,到平民百姓的日常,都有“礼”参与其中。而包含音乐和舞蹈的“乐”与礼并称,互为表里,也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礼乐文化史。

华夏礼乐之美:祭孔典礼

正因为乐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故在中国古代不乏女性古琴大家。等级仅次于皇家的亲王府中,歌舞升平是常有之事,王妃之中擅弹琴者也不乏其人,但真正能借此流芳百世的仅有崇昭王妃钟氏一人。她编撰的《思齐堂琴谱》,是存世琴谱中,唯一一部由王妃编纂的琴谱。

《思齐堂琴谱》主体部分,由《指法要论》、《左右手指法》及琴谱组成。她在《指法要论》中提出“中和”理论,认为“古人用意全在指法上做工夫。工夫之道只在中和得宜”。随即在《左右手指法》中指出,指法不可太重也不可太轻,亦不可太疏或太拘,而应当出乎自然,如此“举操无不斯美矣”。这番理论,深合传统文化之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能有如此见解,可见钟王妃琴艺水平之高。

钟王妃在《思齐堂琴谱》引言中,叙述了自己操练琴艺原因及过程。她表示人都会受情志影响,而导致心中郁结不畅,古琴是她排遣心中郁结的最佳方式。是以在向长辈请安、照料膳食,抚育幼子,处理国事的闲暇,取来旧琴谱,弹奏诸如《《洞天春晓》、《圯桥进履》、《汉宫秋》、《水龙吟》等曲,以解忧愁。沉浸于“明月在天,清风拂幌”的环境之中,一抟一拊间,指法愈来愈老到,最终竟达到了触类旁通的境界。

琴谱部分共收录十三首曲目,其中按宫、商、角、徵、羽顺序排列的《洞天春晓》、《圯桥进履》、《鸥鹭忘机》、《秋思》、《秋月照茅亭》、《静乐吟》、《苍梧怨》、《碧玉吟》、《渔歌》、《渭滨吟》、《汉宫秋》、《水龙吟》等十二首属于既有的传统名曲。不过在琴谱中,它们属于陪衬的绿叶,最后一首《历苦衷言》才是整本琴谱的红花。钟王妃在序言之中强调,刊刻此谱的目的,是为使自己创作的《历苦衷言》曲得以流传。

月下抚琴

《历苦衷言》为钟王妃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亲自编曲填词谱就的作品,共二十二段,每段均设有小标题,谱旁注有歌词,主要讲述了她勅理王府、保孤存祀的艰辛历程。她将情感全部倾注于到此曲之中,通过琴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虽然“其里苦,其言凄”,但“其寄义则婉”。

她的女婿、宗人府仪宾刘东聚,认为太国母“抚冲主,止慈,而拮据国事”,对崇国贡献巨。因此不但虔诚的为其作跋,还邀请致仕南京吏部尚书、资政大夫东阳人沈应文作《崇昭王妃钟氏历苦衷言操序》,南京尚宝寺卿、奉政大夫吴兴人李乐作《崇昭王妃历苦衷言后跋》,使得《思齐堂琴谱》名声大噪。顺便提一句,刘东聚还是“崇昭王妃”琴的监制人。

正是《历苦衷言》的存在,使我们能结合《明实录》的相关记载,得以一窥钟王妃劬劳全孝的光辉人生,及陷入绝嗣危机之中的崇藩的翻盘过程。

勅理王府

钟王妃在《历苦衷言》第一段“授言自叙”中,称“余生董村”,点明她出生于汝阳县(今汝南县)城西10多里的董村,这里是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起源地之一,董村之名就因董永而来。随着宿鸭湖水库的建成,董村消失于库区,村民迁移到驿城区水屯镇钟楼村生活,形成前董会和后董会两个村落。

宿鸭湖水库

钟王妃的夫君,也就是崇昭王朱常(冰津)(此字为上下结构)为崇端王朱翊(金爵)的庶次子,于万历九年(1581年)四月受封南阳王。不久,钟氏被册封为南阳王妃,嫁入王府。

万历十二年(1584年)左右,崇世子朱常(氵疌)突然去世。朱常(冰津)作为老崇王唯一在世的子嗣,理所当然的成为崇王之位的继承人。朱翊(金爵)通过派人赴京行贿等一系列操作,终于在万历十四年帮儿子获得崇世子之位,成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钟氏一同晋封崇世子妃。

崇王朱翊(金爵)身体不太好,经常缠绵病榻,因此崇国国事由世子朱常(冰津)打理。世子妃钟氏则奔波于内宅,负责照料崇王朱翊(金爵),及其生母、年事已高的崇太妃成氏。在夫妻俩的管理下,崇王府井井有条,呈现一派祥和宁静。因此内外官员交口称贤,纷纷赞扬朱常(冰津)有汉之河间、东平风貌。

这期间王府的两位长辈,成太妃和崇王朱翊(金爵)的继妃徐氏相继过世。嫡母去世三年之后,崇世子朱常(冰津)一病不起,王府医官束手无策。午夜梦回间钟氏不禁悲从中来,向上苍祷告“愿减我寿算,增夫延长”,却也无济于事。

万历三十年(1602年)闰二月二十二,崇世子朱常(冰津)薨逝。钟氏痛失所爱,形单影只不说,还要面对外面的流言蜚语,不禁心生殉情之意,为此“宫女云拥”,时时刻刻提防她寻短见。可想到父王年老无人看承,国事无人承担,以至于“宫府无主,内外惊慌”,她只能血泪自知,矢节全孝。

接连的丧事,特别是再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两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后嗣,血脉断绝的打击,让本就身体不好的朱翊(金爵)被击倒。没奈何,世子妃钟氏只能强撑着独自一人垂帘哀吿,主持丈夫的丧礼。

随即后宫之中传来喜讯,世子的五名侍妾查出有孕在身,最终诞下四男一女。崇藩大宗的绝嗣危机就此解除,老崇王朱翊(金爵)开始为孙辈挣命,钟氏也多了一个活下去的寄托。

南海禅寺

可朱翊(金爵)毕竟已是风烛残年,难以承担处理王国事务的重任,遂上疏朝廷请求援引唐藩实例,请求让世子妃摄理国政。为表达亲亲之谊,朝廷不仅一口答应崇王的奏请,还专门派人赴汝宁探望崇王和世子遗孤,并传达皇帝口谕,勉励钟氏恪尽职守,奉养好公公,教育好遗孤。

“天语谆谆”之下,钟氏虽然认为自己是一介遗孀,难以担起这一重任,却依然表决心,称一定会“循理平心,禀父命、任焦劳”,全力以赴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后数年间,钟氏于战战兢兢之中,一面操持王国事务,一面照料父王,抚养幼孤。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崇王朱翊(金爵)薨逝。庶子幼孤,只能由钟氏这位当家世子妃出面主持老公公的丧礼。“祭之以礼兮,独吾行,葬之以醴兮,独吾行。谕祭谕葬兮,事匆匆。不能执绋兮,泪徒零。”

“夫见吾翁兮,应知我,历尽苦无穷”,这也许是代夫终养,身处苦闷之中的钟氏,唯一聊以自慰的方式。

保孤存祀

钟氏曾有一子,但不幸夭折,此后便再无动静。已传承五世的崇藩大宗,搞不好要在丈夫这里中断,这是钟氏所不能接受的。是以在朱常(冰津)去世前那几年,“欲广国储”的钟氏,开始主动张罗着为丈夫纳妾,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在钟氏的助力下,崇世子的后宫越开越大,简直是将他当成了生育机器。

不管是出于夫妻情深也好,还是不愿当生育机器也罢,朱常(冰津)对此多少还是有些抗拒的。可架不住钟氏“劝主呵,有罪兮宽舒。嘱妾呵,用心兮起居”。总之,钟氏此时以督促妾侍们用心侍寝,赶紧生儿子为要务。奈何朱常(冰津)累经操劳,却一无所获,直到去世都无喜讯传出。朱常(冰津)没能熬过老爹,未知是否与此有关。

女子服孝剧照

世子薨逝,他的妻妾都需要素颜白缟为其服丧。钟氏,见队伍之中有五人脸色蜡黄,以为生病,召医官诊治,竟发现几人已有身孕。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钟氏闻讯非常兴奋,立马“启父王知闻,内外两司,府县移文,仍具本奏明君。拜斗祈神,惟愿生帝王子孙”。即向相关人等进行报备,为即将降生的遗孤正名。

当年崇世子的五名妾侍相继生产,除庶三子未名早夭外,其余三子健康成长。那名女婴则是小妾马氏所生,未知是否就是仪宾刘东聚所迎娶的那名郡主。

世子遗孤虽为庶出,可法理上都是钟氏的子女。是以随着五个子女的诞生,她身上顿时迸发出母性的光辉,竭尽全力的给予照料,“亲调治,竭心精”,“看他欢欣嬉耍,乐意相通”。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三个儿子年已5岁,按照宗室条例,可为他们请名。崇藩将三人的信息报上去后,朝廷经过勘查,进行赐名,庶次子名朱由樽,庶四子名朱由樻(音gui),庶五子名朱由材。钟氏这几年间虽然甚是疲惫,可眼见王府后继有人,却也是欢欣鼓舞。可谓是累并快乐着。其后对诸子加强了品德教育,要求他们戒骄戒躁,谨守家法,以重振家业。

“尔生富贵,长在繁华。习染岂可骄奢,举动莫差。湏要敦诗悦礼,又要近正逐邪。听言受善争夸,孝敬慈谨守家法,振理基业,不负我孀苦,切望无涯。”(《历苦衷言·教育婴孩》)

岂料有奸邪之辈,竟借机“凌孀欺孤”,以至于“外诬内乱相危”。钟氏不得不站出来与他们一一作斗争,凭借这当家主母的身份,艰难地战而胜之,还崇藩一片晴朗的天。

养育子嗣的同时,钟氏还厉行积德行善。平日里宫女死后点一把火便算了事,钟氏以为非仁,命人为之卜地修坟给予安葬。她见衰老的孤贫,因无倚无亲而无人奉养,于是,给予居食济养。崇藩有崇佛信道的传统,陷入危难之中的钟氏也对满天神佛寄于了莫大的希望,不仅建庵祈福,还派人远赴普陀山朝海礼观音,赴嵾岭(即武当山)、岱岳(泰山)敬香,祈求神明护佑崇藩。

武当山风光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钟氏历经艰辛扶孤存祀之举,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只可惜诸子之中,处于第一位阶的朱由樽,没能等到受封的那一天便以夭折。如此庶四子朱由樻顺序成为崇王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年满十岁的朱由樻在为崇端王服阕之后,被朝廷册封为崇王。其弟朱由材则被册封为河阳王。崇王之位在大宗获得延续,还留有一个备胎,钟氏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万历四十四年,在崇王朱由樻的奏请下,朝廷依据《宗藩要例》追封崇世子朱常(冰津)为崇王,赐谥曰昭,钟氏也受封崇王妃,随夫谥称崇昭王妃。

阿越说

钟王妃代夫尽孝、保孤存祀,其中的苦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随着程朱理学的兴盛,朝野越发重视强调女子的贞洁观,地方出现节烈女子往往会被是为教化有功,地方官员、女子家族都会受到表彰,至于女子本人不管愿意与否,一座牌坊就足够她用一生去被背负。当年崇王府门前,就建有两座与崇藩这段生死存亡历史有关的牌坊。其中的天恩存问坊,是为感谢天子对老崇王及遗孤的关心;淑慎端贞坊,则是对钟王妃矢节全孝、保孤存祀的褒奖。对此她也与有荣耶,在《历苦衷言》之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叙述此事。

“上奉吾翁理所当,下抚吾儿分之常。我已甘心茹苦,岂为名芳。乃有汝南月旦,宗仪文武,合那两学贤良。遵诏激扬,举莭孝亦惟儿行。抚按交章,勑奖特赐立坊。淑慎端贞,大哉言表出衷肠。纶綍辉煌,郡乗亦采入,愧德凉,深愧德凉。”(《历苦衷言·蒙勑建坊》)

汝南县梁祝故里牌坊

钟王妃在序言中还强调她刊刻此谱,是希望自己所传之曲谱能“于声音悲歌间而志余不负国”,且能让后世子孙“于声音悲歌间庶几不负余矣”。因此尽管有人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该让妇人之言传世进行规劝,她依然执意要刊行。

而从崇王朱由樻的表现来看,她的这番目的显然是达到了。

按照惯例,因为丈夫崇昭王朱常(冰津)属于父凭子贵,没有真正做过那怕一天的崇王,所以钟王妃这个亲王妃的身份也需要打折,只给予封号,而不给册命冠服。也就是说,她空有王妃的名誉,却无王妃之实,妥妥的低正牌亲王妃一头。

时任崇王朱由樻感念嫡母保孤存祀之恩,上疏为其讨要亲王妃册命冠服。明神宗对钟王妃印象破家,又体念深念她一个女人勅理王府、保孤存祀殊为不易,破例给予特恩,赐予册命冠服。不成想早就对皇帝不满的大臣们借机发难,以大学士方以哲为首,纷纷上疏批评皇帝不守祖制,施以滥恩。

朱由樻见状再次上疏,称“其母保孤存祀,独异诸藩”,表示若朝廷一定要秉承祖制,不予嫡母册命冠服的话,他愿意将自己元妃所应得的册命冠服转移给嫡母,以全孝道。这才堵住了悠悠众口,让钟王妃得赐册命冠服。

明代亲王妃冠服

天启七年(1627年),朱由樻命人远赴浙江普陀山重修药师殿,估计也与钟王妃曾派人出海祈求神明护佑崇藩有关。

一张”崇昭王妃“古琴,让人们知晓了明代王府之中有这么一位女古琴大家。一部《思齐堂琴谱》,则使得人们了解了一位伟大母亲的艰辛人生。

建国后,《思齐堂琴谱》被收录于《琴曲集成》,与《太音希声》、《古音正宗》等明代琴谱同列第九册。《琴曲集成》是一部有关我国古琴艺术遗产的大型资料汇编,在50年代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等部门联合组织普查、搜集汇编而成。

相关文章

崇端王朱翊金爵:唯恐庶子没法晋封世子,竟派人进京行贿

崇庄王朱载境:一次祈雨,成就一座亚洲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徽恭王朱厚爝:名垂青史的音乐家,明世宗的同道中人

楚宪王朱季堄:选妃闹出一女二嫁丑闻,开为先王立碑颂德的先河

沈庄王朱幼㙾:大明最长寿的藩王,一生谨守本分,明朝标准的贤王

7 阅读:463
评论列表
  • 2023-04-05 07:55

    阿越的文章很好[点赞]

钱越说史

简介:一起聊聊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