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由古代印度释迦牟尼所创,和基督教以及其他教派教一起,被称为“三大信仰”,在中亚和东南亚都有广泛地流传。关于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形,《后汉书•西域传》中有这么一则耐人寻味的轶闻:
六十七年,一夜无眠,两汉明帝刘庄因为想念已故的生母阴丽华,久久无法入眠,他的生母是“光烈”。刘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就睡着了。他刚睡下没多久,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他的梦境里,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人,他的脑袋上,有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刘庄见此,一头雾水。正当他想要质问这位不速之客为何会闯入自己的房间时,对方已经腾空而起,消失不见。从惊吓中清醒过来的刘庄,心中充满了疑惑。第二日,刘庄在上朝的时候,向大臣们讲述了昨晚做的梦,并请大臣们帮忙分析和解释。宰相傅毅闻言,立刻上表,说皇上梦见的那个怪人,极有可能就是印度西部的一位得道的佛祖。传说中,天竺家家户户,都是信佛的,每天都要念佛。
汉明帝刘庄听到这句话,顿时来了兴趣,因为他发现自己在做梦,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因此,他命蔡安等人,去了天竺,寻找一本典籍,并将其推广开来。蔡谙等人一路向西,偶然遇到了大月氏国(西域古老国号),摄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位天竺高僧。因此,他们将这两个和尚带到洛阳京都,向汉明帝刘庄请教。
刘庄欣然接待了摄摩滕和竺法兰等人,向他们请教了许多关于佛法的问题。后来,汉明帝又命他们驻守洛阳,翻译佛教经典,弘扬佛教教义。于是,发源于天竺的佛教在中华土地上生根发芽。实际上,佛教从天竺传入我们国家的龟兹和于阗,是从汉代开始的。特别是张骞在西域的使节活动,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接触,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对于佛教的传播,官方文献中最古老的记录,是在汉武帝元寿二年,有一位博士门生景卢,随大月氏使者易生,聆听《佛陀》。到了东汉初期,一些统治阶层的高层已经出现了祭祀和举行佛教仪式的现象。例如,西汉刘英,是西汉明帝刘庄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在他的后期,就是“喜欢黄帝,学习佛法,以斋为礼”。
中国佛教经典的译介始于东汉末年的桓灵帝时期。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安世高的和尚到中国来翻译佛教的经书。在汉代的时候,天竺的僧人竺佛朔也携带了《圣经》到了洛阳,和大月的智卢伽卜一起,把《圣经》的内容翻译成了汉代的经典。
从那以后,天竺和中亚来中国传译佛法的和尚越来越多,佛教也就在华夏境内广为流传,并相继形成了四个佛教的传播点。第一个是洛阳,第二个是楚王英的封地徐州。现在,一尊两汉时代的佛教石雕在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仍有保存。
朱士行于二百五十九年于洛阳白马寺主持佛教仪式时,曾在其上开坛拜佛,并获法名“八戒”。因此,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摩顶禅”的汉族男子。后来,朱士行在洛阳研究了《大品般若经》这本佛教的经书,他才知道,这本经书虽然是一本很重要的经书,但是里面的意思却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朱士行才会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找到《大品般若经》的最初版本。公元二六0年,将近六十岁的朱士行下定决心,要去西方寻找经典。
一路上,他遇到寺庙,遇到和尚,都会虚心请教。终于,他从于阗那里得到了原本的《大品般若经》,并且马上开始自己的临摹。二十年后,朱士行因为年老体衰,在临终前,去世了。
之后,他的徒弟佛茹谭等人按照师父的遗愿,于282年将六十万多言的《大品般若经》带到洛阳,以圆朱士行的遗愿。这部《阿弥陀佛经》,对于佛教的般若法在这一时期的流传,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