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政府就开始管理枪支了。
制定了《暂行办法》,持有、制造、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都得有相应的证明。
这听起来挺严格的,对吧?
可实际上,那时候民间的枪可多了。
刚刚打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些地方还在剿匪。
枪支弹药到处都是,就像是撒了一地的豆子。
不光是枪,有的人家里还藏着炸药、手榴弹,甚至有胆大的直接弄了个小钢炮回家。
你敢信吗?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件防身武器,就跟现在家里备把菜刀似的。
到了60年代,因为国际形势紧张,全民皆兵。
家家户户都成了兵,人人都得练。
很多人爷爷奶奶年轻时,没准儿也拿过枪。
那时候,早上起来,邻居大爷扛着锄头下地干活。
晚上回来,可能就抱着枪在村口站岗。
妇女们白天照顾孩子、做家务,晚上也得学习如何使用武器。
放学回家的孩子们,看到院子里堆着的手榴弹,可能就跟看到玩具一样。
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
话题可能从今年的收成,一下子跳到了怎么保养枪支。
这种情况,放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万里江山万里兵”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不错。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田间,处处都能见到拿枪的人。
每个人都得学打枪,这可不是玩儿的。
大家都有一本民兵训练手册,薄薄的一本书,内容很详细。
手榴弹怎么扔,炸药怎么用,枪怎么瞄准。
书里头都写得清清楚楚。
你别看那些大爷大妈现在慢悠悠的,年轻时候一个个可都是训练有素的神枪手。
随便拉一个出来,保管能给你打几个十环。
这技术,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一辈子也忘不了。
湖南两个村子当时,湖南有两个村子,一个叫马田村,一个叫井岗村。
这两个村都不小,都有两千来号人。
这两个村子的关系一直不太好。
老一辈就常常有摩擦,积怨已深。
1993年,事闹大了。
起因是一些小矛盾,具体是什么,现在也说不清楚了。
反正马田村有一帮人,一怒之下跑到井岗村,把人家的一座工厂给砸了。
警察来了,做了调解。
最后,判马田村赔偿井岗村的损失。
表面上看,事情是解决了。
可是,两个村的人心里的火并没有熄灭。
井岗村的人觉得,光赔钱不够,砸了工厂的人应该受罚。
马田村的人则认为,赔钱已经很委屈了,凭什么还要罚人?
就这样,两村的矛盾越积越深。
人们私下里都在准备,准备着有朝一日跟对方算总账。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两个村子之间的战斗爆发了。
一场小规模的战争战斗一开始,情况就变得紧张起来。
马田村的人刚把火炮和迫击炮拉出来,还没来得及架好,井岗村那边就开炮了。
村里的供销社、医院和学校一下子就改了用途。
供销社的柜台被推到一边,变成了放伤员的地方。
医院里的大夫护士们,忙着准备药品和绷带。
学校的教室里,妇女们在准备食物和水,为前线的人供应。
村子周围的高处。
比如山头和房顶上,都架起了小钢炮。
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蹲在炮后,眼睛盯着远处,随时准备开火。
最让人吃惊的是,村里几乎是人手一支枪。
老人们从箱底,翻出了年轻时用过的老枪,有的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
年轻人有的拿着猎枪,有的甚至扛着自制的土枪。
连女人和小孩子手里,也都有棍棒、锄头之类的家伙什。
两千多人的村子,几乎是全村总动员。
男女老少,各司其职。有的操家伙上阵。
有的在后方准备粮食,有的照看伤员。
一时间,鸡飞狗跳,硝烟弥漫。
马田村和井岗村之间的战斗,一开始就异常激烈。
每分钟,十多发炮弹飞向对方阵地,炸出一个个大坑。
双方都红了眼,谁也不肯退让。
村民们三人一组,像老练的士兵一样,弯着腰在田野间穿梭。
每个人身上都挂着手榴弹,手里紧握着枪,随时准备战斗。
这场面,让人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队。
“小心!”
一个年轻人大喊,拉着身边的伙伴往地上一扑。
一颗炮弹从头顶飞过,在不远处爆炸,炸得尘土飞扬。
战斗越打越大,周围村子的人也开始参与进来。
有的是因为亲戚关系,有的是平日里的交情。
他们带着自己的武器,加入到这场混战中。
光是大炮就有95门之多,枪支更是多达4000多条。
这哪里是械斗,简直就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这就是,中国在禁枪之前的真实写照。
两个村子之间的矛盾,演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400名武警进村劝和县里很快得知了消息。
调来400名武警,县长何振祥带着法院院长、公安局长等重要领导火速赶往现场。
指挥部分成两队,分别前往马田村和井岗村。
何振祥带队冒着炮火进入井岗村。
炮声隆隆中,何县长扯着嗓子喊:
“乡亲们,快停手吧!再打下去谁都没好处啊!”
经过反复劝说,井岗村终于同意停战。
何县长长舒一口气,心想总算完成了一半任务。
可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原来,马田村那边的情况更加棘手。
村里人早有准备,一看到劝和队伍来了,立马叫来村里的妇女儿童,把他们团团围住。
劝和队伍,被这阵仗弄得手足无措。
他们既不能强行冲破包围,又无法见到村里的领导人。
连续两次劝和,都以失败告终。
这可怎么办?
一边停了,一边还在打,这仗还不是白停!
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一阵炮声。
何县长脸色大变:
“不好!马田村那边估计是得到消息,趁着井岗村停战发动猛攻了!”
情况危急,何县长当机立断:
“命令武警立即进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拦住马田村的人!”
400多名武警官兵和党政干部就集结完毕。
队伍开进时,远处还能听到阵阵炮声。
王司令看了看手表,下达了命令:
“行动!”
武警队伍分成几路,向马田村推进。
炮弹在他们周围炸开,泥土飞溅。
有几名战士被弹片击中,但他们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发射催泪弹!”
王司令一声令下,十多枚催泪弹呼啸着飞向马田村。
浓烟很快笼罩了整个村子。
借着烟雾的掩护,武警冲进了村子。
扩音喇叭不停地喊着:
“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政府军已经进村,再不停手就要采取强制措施了!”
村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有人还想反抗,但在武警的强大火力面前,很快就放下了武器。
战斗终于停息了。
当烟散去,人们才意识到这场战斗的残酷。
整整5000多人参与其中,95门火炮被使用,数百人失去了生命。
村子里到处是弹坑和废墟,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
如果全国各地都这样,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场战斗成为了转折点。
在随后的几年里,政府加大了禁枪禁炮的力度。
虽然过程艰难,但效果是显著的。
枪支和炮弹,逐渐从民间收缴,类似的大规模械斗也越来越少。
多年后,当人们回首这段历史时,都会感慨万分。
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教训,我们的社会才逐渐变得平安。
那场惨烈的村战,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新时代的开始。
如今的马田村和井岗村,早已焕然一新。
昔日的仇恨,也已烟消云散。
但那场战斗永远地改变了这里,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用户18xxx11
主要是苏联解体了,没必要留那么枪了
用户12xxx23
瞎编,有枪是不假,我在单位保管过枪,但有枪无弹,更别说炮了,最多有点轻机枪。
Tony 回复 08-17 17:42
真实事件。可以百度
用户17xxx53 回复 08-22 12:50
这是湖南郴州市的真实事件
用户90xxx08
很久以前我们村还有美式F35战斗机,一言不合就把上下村歼灭了[呲牙笑]
俱甲骑 回复 08-17 20:06
并不假,当时的民间军事化主要在北方和内地,以工厂,街道,农场,农村大队为组织基础,发电厂,自来水厂,矿山,兵工厂更是你们沿海地区的农村根本没法想象的,双37高射炮现在我们厂里都有,重点大厂还有装甲车和反坦克炮,重机枪,只不过现在都封存了,七八十年代中国人武德充沛到现在的人觉得荒谬,可那才是全民动员时刻准备战斗的现实
✎﹏ℳ๓₯㎕丶果♔ 回复 08-18 18:43
电池续航多久?[得瑟]
用户10xxx62
我就是本地人,你说的一点都不符合事实
wH
那个时代我在厂里上班时、我厂里是有一个民兵团的哦!而且是一个步兵营(全是女兵)、一个高炮营(男兵)、一个高机营(男兵)、另团部还有一个特务连、加卫生队!全是真枪实弹满编的啊!我就是团部里的报务员、
wH 回复 用户12xxx58 08-17 19:45
那个年代国内有一句话: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愛武裝!在路上、田里背著步枪的大姑娘多的是!
用户12xxx58 回复 08-17 00:57
女兵充步兵,也就那时了,现在基本是当通信兵和医务兵[笑着哭]
水沝淼水淼
禁车吧!老有车祸[鼓掌]
平安喜乐 回复 08-23 09:08
车杀伤力有限, 人带枪的杀伤范围很广[呲牙笑]
佛山有影脚
以前的民兵,还能带枪回家,
用户98xxx79 回复 09-01 15:39
以前当兵还可以从新疆带雷管和子弹回四川[呲牙笑][呲牙笑]
王老吉
现在我们厂里也有基干民兵,每年训练半个月。使用步枪打靶。[得瑟]
刘龙族 回复 08-18 21:45
我是湖北的,我也是基干民兵,可是我连枪都没有摸过
逸尘风
八九十年代,很多农村都这样,我们村也经常和隔壁村打战,鸟铳,土炮都用上了。我们村是整个镇最大的村子,三百多户,将近两千号人。去镇上赶集要路过隔壁村,一些去赶集的人经常被隔壁村欺负。 后面忍无可忍,村干部召集整个村子的人跟他们打起来了。。之前就铸好了几门土炮,用秤砣来当弹丸。土炮后坐力很大,是用铁丝绑在村口的大树上发射的,几炮过去,把隔壁村的几间民房给炸倒了。。[滑稽笑][滑稽笑]
末来已经过去
全民皆兵挺好,以前
平安喜乐 回复 08-23 09:09
学美国佬, 人口迅速减下来,两个普通人一旦发生争执,很容易动刀动枪,禁枪挺好
用户11xxx24
太扯了吧,93年几千人动枪动炮?
笑看风云 回复 拥友。 08-17 17:09
你多大?以讹传讹。
拥友。 回复 08-16 04:51
有疑惑就去网上查,你们安逸的地区懂个锤子
听人劝吃饱饭
小枪有啥大惊小怪,我零四年刚进我们厂,厂里武装部还组织我们军训半个月,用的是厂里边的高射机枪呢[笑着哭]。
艾斯小冷
禁抢之前,谁家里没有两杆枪额,子弹炸药雷管之类又不是买不到
momo
那时的中国战斗力太恐怖了,正真的全民介兵,随便组织下这些都能上战场的正规军,就不知道怕死两字怎么写!
用户12xxx99
现在是不是也需要孩子暑假时,玩玩枪,搞搞军训!
用户10xxx06 回复 08-16 13:37
这故事编的真好,接着编。
猫猫斗地主
这不是马井格勒战役嘛,虽然名称有些儿戏,但是这个事是真的,参战人数确实有几千人,不过枪炮都是老式的,数量也没4000把枪那么夸张,嗯,如果红缨枪也算枪的话,那当我没说!早年间农村械斗确实是惨痛教训!
向往
我们老家那里,有几次两村战争,有人报警了,军队直接下去拦截,用喇叭喊出警戒线。有个村的几个人自以为能力好,开枪冲出去,被现场吃了花生米,然后把村子那方的人围起来抓走村长,战斗马上结束[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发烧友
在单位打过靶[呲牙笑]
王诗乐禄
是真的,就隔壁村的事
逍遥
真会编,83年前还差不多那时候有民兵团编制确实有步枪迫击炮,83年严打过后最多土枪土炮即使有制式武器也不可能这样子规模。
想要上天
90年代还会发生两个村子的枪战?不太相信。
用户10xxx92 回复 口阿口罩 09-11 22:35
拉倒吧90年代早就没了就剩下双管猎枪跟五连发了,还是偷着整,枪战早就给你逮起来了
口阿口罩 回复 08-19 06:24
好多江苏的总觉得天方夜谭,那是你们太孤陋寡闻了,南方很多村落都是家族式的,而且矛盾是好多辈子就积累下来,不像中原经历过很多战争,人口都是流动杂居,至今还时不时有村斗的事发生,何况90年代我才几岁那会看见玩枪的就很普遍,可能我们也跟边境有关,越战结束也没多久
老猫
纯属放屁,93年
用户10xxx79
械斗动刀动棒子咋不禁?
传奇大掌柜
我爷爷年轻时候就是民兵连连长,几十号人
用户10xxx85
小时候老爸是单位保卫科的 配备一把五四 老爸把子弹卸下 给我玩儿 那会儿我在家属院孩子堆儿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惜福被习惯左右积累学习自媒体胡编 回复 09-15 12:46
把你美的
用户10xxx85 回复 惜福被习惯左右积累学习自媒体胡编 09-16 10:06
[墨镜][墨镜][墨镜][墨镜]
笑看风云
瞎扯淡。编故事呢,还93年。
用户10xxx51 回复 08-21 20:29
隔壁镇,真实情况比作者写的还要大,附近刘李两村的宗亲村有参加
用户13xxx13
我们博白县,以前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就是宗祠姓氏与姓氏之间
岭南星空下
禁枪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从东北二王开始悍匪不断
用户10xxx62
一通乱编
咯莫
我读书的时候民兵训练我随便都都可以拿他们的步枪来搞一下,当然是没子弹的。
dyq719
我们这七几年有两个大队的民兵连也差点发生战斗
厌恶说假话
中国什么时候禁枪的?
彬德
小编太能编了,当时环境有械斗不假,不过没你说得那么夸张,我87年广西人,七八岁的时候就看到过一次和隔壁村的人打大概两条村人口2万左右,我们村去的人也就百来个,拿了三杆枪,两支猎枪和一把冲锋枪(听去了的人说的),那时候几乎搞不到步枪或者说是太贵
王子爱科技
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这里也这样,只是没用枪
一路向北
塔寨村
用户10xxx05
禁的好,你看美国多乱~我们不禁整天和美国差不多,可能还比美国乱~乱的一踏糊涂 ……
子非鱼 回复 09-08 08:17
放个屁都能扯上美国[呲牙笑]
海阔天空 回复 08-22 20:15
那你又去过美国?
用户10xxx52
能为新中国根深叶茂。[点赞]
奔跑的石头
又在瞎扯,那时有武警吗?[笑着哭]
海阔天空 回复 08-22 20:16
你这个不懂的在瞎扯。请你百度一下武警的历史。
天天下雨
这两个村估计可以灭了以色列吧。
幅员
这也太猛了,我们93年这里没有那么多枪
danny749
特马的跟那教训有毛关系,咋没有那个沉痛教训就不禁枪了?笑话了吧。。。
用户12xxx47
中国必须禁枪!
用户10xxx64
必须要禁枪。
今夕是何夕
主要是人口太多,什么成份的都有难以管控!
用户10xxx95
理由
用户99xxx85
我们那里也是,大约91年的时候,两县交界的地方,两个村用土炮互轰,一个远房舅舅去土炮跟前看看为什么哑火,结果不巧的是突然爆炸,头都被炸没了,后面也是出动了两百多武警,才平息,坐标安徽凤阳定远交界
没有昵称喔
拆房屋你拿的是锄头。人家是盾牌,警棍,手枪
用户98xxx79
再看看现在的漂亮国,民间那么多枪支,发生那么多袭击事件,就是没有一次达到国家出门禁抢的标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用户98xxx79
我听说我们那里有人上坟用雷管放炮,被自己眼睛炸瞎了的
笑看人生
那个年代很多年青人基本上都是民兵,有的思想觉悟高的就可以入选为基干民兵,反帝反修全民皆兵。
瞬间空白的海角
故事会?
0℃夜
我爷爷那时候很多都是民兵团的,都会用枪
用户11xxx54
事都是两面性,如果战争起来捡到都枪不会用[无奈吐舌]
用户10xxx04
如果我是个女的该多好,去夜总会,或者歌舞厅上班,来钱快,夏天热不着,冬天冻不着,吃香的喝辣的,扭扭腰,唱唱歌,就能挣钱!可惜我是个男人,只能在建筑工地干活,整天扎钢筋,捏钢筋,串钢筋!热啊!累啊!苦啊!老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