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是如何送走大清的

悠然修 2024-08-09 18:14:32

1908年12月2日,3岁的溥仪登基称帝,其生父载沣(时年25岁)也成为大清的实际统治者。那么年轻的摄政王在大清王朝的最后三年里,具体又做了些什么呢?

载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坚定拥趸,因此他掌权之后的重点就是搞权和搞人,构建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全新朝廷中枢。

载沣首先效法日本改革朝廷军制,将军政、军令二元化。即朝廷和地方府衙只管招兵养兵(军政),军队指挥权(军令)则归皇帝(摄政王)。

载沣宣布皇帝为大清海陆军大元帅(因皇帝年幼暂由摄政王代理),并组建全新的军令部门。陆军方面,把军咨处从陆军部独立出来并收回了各地督抚、将军的调兵权,指派弟弟载涛负责管理。海军方面,新建海军部负责军令的下达,其弟载洵成为首任海军大臣。

载沣这么搞虽然降低了地方督抚、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进而减弱了它们对朝廷的威胁,但也导致有事儿时地方官员难以调遣、指挥驻军。皇权一旦势微,各地军队就等同于自立,这在辛亥革命时期非常明显。

收拢军权后载沣就开始“搞人”,首当其冲的是袁世凯。

袁世凯是清末革新势力的代表之一并控制着北洋新军数镇精锐,不仅对朝廷有着现实的威胁,他和载沣、载洵、载涛之间还有“私仇”。这兄弟三人认为他们的皇帝哥哥光绪之所以被囚禁并困顿而死,都是袁世凯的坑害和挑拨。

注:光绪(载湉)是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二子,载沣、载洵、载涛分别是为奕譞的第五子、第六子、第七子。

载沣原本在兄弟们的怂恿下,拟好诏书准备直接处死袁世凯。但其没有成见、不敢任事的性格又救了袁世凯一命。

军机大臣奕劻、世续等重臣都不支持他的主张,学部侍郎严修则以辞职表达反对意见。张之洞更是半劝半吓,杀了袁世凯北洋新军叛乱怎么办?难抗压力的载沣遂将杀袁改为罢官,并命其返乡养病。

这一番折腾,虽然赶走了袁世凯并清洗了部分袁系势力,但也给了他翻身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拔高了袁世凯在朝野内外各势力心中的分量。这也是辛亥时,袁世凯能够复起并逼退载沣的重要原因。

对于朝廷其他官员的态度,载沣表现得更为幼稚。

首先,任人唯亲。除了自家兄弟载洵、载涛被委以重任外,其余皇族、满族成员不论能力,只要愿意投效并对自己没有威胁,载沣都“虚怀若谷”。

例如毛遂自荐的道光长孙溥伟;投靠载洵的毓朗、载搏;隆裕太后推荐的镇国公载泽;载沣自己福晋联络的荣禄旧人 ……

其次,载沣非常排斥有能力的人,因为他觉得这些人会觊觎他的权力。

如中兴名臣张之洞,载沣的态度是可以办事但不能任事。需要的时候就委派工作,不需要的时候就扔到文化、礼乐之类的冷衙门里。张之洞推荐、提拔有为官员的建议,载沣全部予以否决;张之洞劝谏载洵、载涛二人年轻不堪军中重任,载沣则直接呵斥其“这不关你的事”……

多尔衮一脉的良弼,不仅忠于朝廷无满清亲贵的纨绔习气,还是清末满族青年中难得的将才(载沣搞得军制改革就是他建议的)。但因和载沣关系不亲,能力强就成了缺点,被安置在禁卫军训练大臣这个闲差上。

铁良同样有丰富的军事能力和经验,他和袁世凯一起创立北洋六镇新军。其统领的北洋第一镇,也是慈禧制衡袁世凯、保障溥仪登基的重要力量。但这个满族将领中唯一可与袁世凯相提并论的人才,同样因何载沣关系不亲,无法获取载沣的信任。

不仅被载沣免去了陆军大臣的职务,还被外调至江宁(任江宁将军),可以说载沣是在自废武功。

最后,载沣对庆亲王奕劻的态度,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慈禧时期,载沣就非常厌恶奕劻和载振父子。但掌握实权后,载沣却又不处置他们。别说找由头治罪革职,甚至都不把他转移到闲差,一直让奕劻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这个要职(军机处被裁撤后改任内阁总理大臣)。

笔者个人猜测载沣这么做是为了维护皇族核心圈子的团结,他对奕劻的实际态度是我不动你,但也不想和你一派,你自己安分守己做个好“摆件”。

而奕劻不仅占据了重要职务,还继续与袁世凯暗中勾搭并默默收拢着朝野内外反载沣的势力。当他在辛亥给载沣致命一击时(力主袁世凯复出并代替载沣主政),不知道载沣有没有后悔之前的选择。

独揽朝廷大权后,载沣又开始做第二件大事,继续推行“新政”。

1908年8月在慈禧的授意下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并公布《九年筹备清单》准备以九年为限将大清政体改革为“君主立宪制”。

载沣在1909年初,代表清廷重申立宪的决心和计划都不会变,并命各省依计划在当年成立咨议局(类似西方的地方议会)。基于清廷的积极态度,此时大清内部支持立宪的势力是远大于革命派的。

当年末十六省咨议局代表联合组建了“国会请愿同志会”并向朝廷递交了请愿书,希望朝廷提前计划在一年内就召开国会,载沣以“预备既未完成,国民只是程度又未画一”予以拒绝。

1910年6月,“国会请愿同志会”又组织了150名代表入京第二次请愿。这次清廷申斥代表过于理想化,“以为召开国会就能达到政治清明,古今中外都没有这个道理”,并坚持九年立宪计划不变。

不论清廷本意如何,此时在立宪问题上,清廷和地方民众还未有根本性的矛盾。只是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一切,1910年8月《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亡国了!

注:出使日本大臣汪大燮曾多次提醒过日本有吞并朝鲜的意图,只是载沣一直未重视此信息。

日本帝国带来的现实压力,让立宪派和革命派都更为积极地活动起来。革命党人高呼再不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国家将亡。立宪派也觉得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实现宪政图强以预不测。

10月各省代表发起第三次请愿活动,不仅赴京向朝廷递交请愿书,各地民众也集聚地方官署要求地方官员代奏请愿。中央资政院和不少督抚,也要求朝廷速开国会并成立责任内阁。

面对压力载沣做出了让步,但这个让步过于“不甘”,不仅未缓和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了问题。

首先,载沣同意了缩短立宪预备期的请求,但只是把九年改成五年(即1913年开设国会并制定宪法)。让步的幅度太小,根本满足不了民众急开国会的诉求。也就是说载沣牺牲了朝廷和自己的威权,但并没有讨到好处。

其次,为了不让朝廷和民众认为他这个摄政王“软弱可欺”,载沣宣布以后绝不会再让步“一经宣布,万不能再议更张”,并表示如果再有人请愿更期则视为犯罪,“均足扰害治安,必即按法惩办”。不少立宪派人员因此被抓捕入狱,这让清廷在民间的声望迅速滑落。

最后,载沣推出的责任内阁,更是把大清送上了死路。

1911年5月8日,清廷宣布推行宪政的重大举措裁撤军机处并成立责任内阁。这个责任内阁考虑到了朝廷政体变革的交接、朝廷派系平衡、满族和皇族利益(家天下),就是没顾虑民众的预期。

13名内阁大臣中宗室7名、满族2名、汉族4名。不论这是载沣的本愿,还是他又“不敢任事”被身边的人“左右”了意见。全国民众从这份名单里看到的是皇室权贵的专制欲望,以及对宪政的侮辱。

清廷之前所构建的所有威望可以说在一瞬间就崩塌了,革命并推翻清廷成了全国上下的共识。用立宪派的铁杆梁启超的话说,“今后绝不会出现宣统五年这四个字连成一词 … 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10月29日山西宣布独立,新军20镇发出兵谏通电;10月30日,载沣被迫发罪己诏并引咎辞职;其后两个月内,十五省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满清和帝制宣告终结。

2 阅读:316
评论列表
  • 2024-08-11 18:46

    [抠鼻]都到了豆剖瓜分的时候,载沣还犹犹豫豫的不放权,真不是个有能之人。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