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为什么是溥仪?

悠然修 2024-08-04 15:13:49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已重病缠身并自知时日无多的慈禧太后,开始操办她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 为大清以及爱新觉罗家族挑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此时的光绪帝不仅无子嗣,也不可能有子嗣了。因为他同样重病缠身,更因为慈禧也不会允许他驾崩在自己后面。那是不是从皇族里挑选一个孩子在名义上过继给光绪,待其驾崩后即可登基称帝?

这么做没啥问题也符合宗法祖制,但是慈禧绝对不会同意。

同治驾崩时由于绝嗣,光绪(载湉)是先过继给咸丰为嗣,再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承继了同治的皇位。此时如果再给光绪过继并传承皇位,不仅意味着同治这一系离开爱新觉罗的主支,也意味着同治绝后断了香火。

作为母亲的慈禧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就像她对张之洞说的,“如不给我儿(同治)留后,日后我有何面目见文宗皇帝(咸丰)”。因此选择皇位继承人只有一种方式,为同治立嗣。

两千多年来家族、皇朝立嗣时,能力从来就不是重点,血缘亲疏才是核心。这规则具体到清朝就是“立近不立疏,立嫡不立庶,不夺嫡”。

所以慈禧最终选择溥仪并不是一些人说的她还想着继续垂帘听政,而是依规矩就必须选溥仪。

注:慈禧宣布溥仪为皇储时离其崩逝只差2天,而且从她“安排”光绪驾崩,也可以旁证她不太可能觉得自己还能再活“五百年”。

依据“立近不立疏”,为同治(载淳)立嗣首先从他父亲的后裔中找“溥字辈”的后人。由于咸丰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那就只能上推一辈从咸丰的父亲道光帝的后裔中找了。此时道光诸子中尚有子嗣在世的有皇五子惇亲王奕誴一脉、皇六子恭亲王奕訢一脉和皇七子醇亲王奕譞一脉。

在道光二十六年,奕誴被道光过继给自己三弟绵恺(惇恪亲王)为嗣,严格来说奕誴这一脉就不是道光的直系后裔了。再加上庚子国变期间,奕誴的几个儿子均加入义和团(载漪还被列为祸首之一)有罪于朝廷被夺爵,所以奕誴这一脉就失去了资格。

很多人觉得恭亲王奕訢一脉失去资格,是因为慈禧记恨奕訢当年的跋扈和逼宫。笔者不否认这个说法,但是慈禧根本不需要拿这个说事儿,她有更正派的理由。

此时恭亲王奕訢这一脉可以过继给同治为嗣有两位,12岁的溥儒和28岁的嫡长孙溥伟。他们两个原本都是奕訢二子载滢的儿子,由于奕訢长子载澄无后,溥伟被过继给载澄以承袭主支和王爵。

所以从宗法上溥伟和溥儒分别是载澄和载滢的独子,因此他们两人都不适合出继,否则其父不就绝后了?这也是规定“不夺嫡”的原因。

醇亲王奕譞一脉的“溥”字辈子孙有四位,五子载沣的长子溥仪(2岁)和二子溥杰(1岁)、六子载洵的儿子溥侊(4岁)、七子载涛不满周岁的儿子溥佳。

这四人中溥佳首先被淘汰,因为他的父亲载涛早已被过继给了贝子奕谟为嗣。其次被淘汰的是溥侊,因为他是载洵的独子不适合出继。由此载沣的长子溥仪就成了皇位的最佳人选。

除此之外,硬要说宗法之外的理由,也可以说两个。

其一,奕譞的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亲妹(光绪帝载湉是婉贞的第二子),慈禧当然更亲近奕譞一脉。其二,载沣本人不奢靡好色、人品端正,无八旗子弟的纨绔习气,在慈禧眼里比贪财的庆亲王奕劻更适合托付大权。

选定人选只是开始,如何安排其顺利登基才是重中之重。

慈禧执政后期,清廷核心权力圈由奕劻(满族)、袁世凯(北洋)、张之洞(汉族督抚)三股势力组成。其中又数奕劻、袁世凯两人势力最大,而且这两人还勾勾搭搭,隐约成为一个政治同盟。

为对抗这两人,慈禧在1908年2月将年轻的载沣(25岁)拉入核心权力圈,任命为军机大臣。觉得不妙的奕劻,以退为进保举袁世凯入军机。慈禧虽然没有拒绝,但又乘势将张之洞召入军机处对载沣形成进一步的制衡。

重构军机后,慈禧又以监察帝陵工程为由把奕劻调出京师。随后又将袁世凯心腹段祺瑞控制的北洋新军第六镇移防调出京师,由陆军部尚书、满人铁良统辖的北洋第一镇(八旗子弟为主)接防。

搞完这些布置后,慈禧才在11月10日召见军机大臣载沣、张之洞、世继等人,正式对外公布了她为大清挑选的继承人 – 溥仪。

张之洞和世继,一方面觉得溥仪过于年幼,登基后朝廷又会长时间陷入后宫(光绪皇后)垂帘的境地。万一新太后和朝廷起了冲突,后果难以预料。另一方面二人觉得此时内忧外患,需要一个能理政的皇帝。

因此二人当即表示反对,“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直接立载沣为帝”。张之洞和世继的顾虑虽然没有直说,但慈禧也能明白。只是不能让儿子绝后的心理,让她坚持自己的主张。原因无它,皇权家天下,如不能满足皇家,天下好坏又有何意义?

慈禧答复张之洞,“再来一次兄终弟及,我儿(同治)就绝后了。我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公私都可以兼顾。”张之洞和世继不敢再坚持下去,溥仪就此幸运的或者说不幸的成为皇帝。

张之洞随后又提出另一项建议,溥仪过继同治的同时兼祧光绪。慈禧没有再反对,“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仍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也算在死前了一桩心愿,不至于成为断了香火的皇帝。

注:“兼祧”并不是一个人同时认两个或多个人为父亲。当一个家族几房同时面临绝嗣时,负责兼祧的人会让他的儿子们分别承袭和延续各房的香火。由于溥仪无后,同治和光绪两兄弟最终还是绝后了。

11月13日,慈禧正式对外发出懿旨,授醇亲王载沣摄政王、代批奏折;接载沣之子溥仪进宫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形同立嗣)。同日获知消息的奕劻,赶回京师并入宫面见慈禧。慈禧也借机敲打奕劻,问他对自己安排有何意见?

奕劻跪地不敢抬头,只是称颂老佛爷圣明。奕劻毕竟是满族、皇族,是皇权必须团结的对象。所以慈禧舞完大棒后也递出了胡萝卜,她下旨赏庆亲王“世袭罔替”的恩荣(这也是清朝封出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得到消息袁世凯也明白自己被挤出了核心权力圈。为了自保,他也在当日主动进宫向慈禧表忠心。同时袁世凯也表示自己足疾发作,想辞官归乡养病。可能是考虑他背后的北洋,慈禧未置可否,但慈禧也没有勉励封赏。这是在暗示袁世凯好自为之,在新朝好好表现。

除此之外,慈禧还有一项安排。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在溥仪登基后,可以皇太后、嗣母的身份通过溥仪或者代皇帝对朝政行使“一票否决权”。

慈禧希望自己死后仍然可以在大清维持一个皇室专权的局面(慈禧已在1906年批准了“预备立宪”),希望自己的侄女像自己一样在幕后震慑并督导朝廷。只是想法美好,现实残酷。

首先,她的侄女隆裕皇太后完全不具备她那样的政治手腕和眼界。被自己丈夫、婆婆冷落、压制二十年的隆裕,上位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国政大事全推给载沣,自己沉迷进听曲唱戏、购买时新的欢愉之中。皇太后任上她拍板决定的大事只有一件 – 签发清帝退位诏书。

其次,载沣虽然优点颇多,但他缺点也一样突出 –没有主见、不敢任事。

例如出使日本大臣汪大燮数次将自己探查到的日本政治动向电报回国内,提醒朝廷关注日本的扩张(准备吞并朝鲜),但一直没收到载沣的回复。汪大燮回国后面见载沣,但全程都是汪大燮在说,载沣没给出任何指示,最后只说了句“已经十点钟了”(示意载沣该告退了)。

日常批改奏章或下发圣旨,载沣都是让军机章京们按照之前成例批复。如果找不到成例,就让相关大臣各自拿出意见,然后综合拼凑成文。宣统朝可以说是整个清季政务处理质量最差的时期。

在就任摄政王期间,载沣从未在一事上自专,所有的决定都是“随大流”,或者说他是一个被身边的人左右决定的人。这样的人能把大清带往何处呢?

1908年12月2日,清廷宣布明年为宣统元年,并在紫禁城为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繁杂冗长的仪式把3岁的溥仪整得耐性全无,年幼的皇帝不断哭闹“我要回家”。没有办法的载沣只得哄他“快完了”。

一语成谶,大清确实快完了。

2 阅读:190
评论列表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