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室爵位制度和明朝相比有啥区别?

悠然修 2024-08-18 20:22:28

相对于明朝极其失败的宗室制度,“后来者”爱新觉罗家族在这方面让人诟病的地方就少了很多。那么大清相应做出了哪些调整和改良呢?

首先,相对于明朝的八等爵位,清朝做了更多的分级和细化(篇幅原因,本文只对比男性宗亲)。

清朝的宗室爵位等级从上至下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计十二等。

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又分别细分有“一等、二等和三等”三级(主要是宗禄不一样)。如果再算上“亲王世子”(居郡王之上)和“郡王长子”(居贝勒之上),则为“十二等二十级”。

注: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推行的是“八和硕贝勒共治”的部落平权制度。此时后金政权由八个政治实体(八旗)组成,即“八分”之制(也可简单理解为八家平分权力)。后清朝效仿明制推行皇帝集权,但“八分”之名还是被保留下来,“入八分”爵位为中高级封爵,享有特殊礼仪和待遇。“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也属于“不入八分”。

清朝将宗室爵位分得这么细,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拉大宗亲之间的地位差异,刺激宗室的内部竞争(后文详说)。二是更多的等级划分以及逐级下降的宗禄,可以有效降低宗禄的总额,因为宗室主体是由中下级宗亲构成的。

其次,相较于明朝的“铁饭碗”,清朝宗室的爵位不仅难保持,还难以获取。

明朝宗室爵位以及承袭制度设计的比较简单,总结起来就是“生而有爵”。

皇帝诸子(储君除外)封亲王,亲王诸子中“王世子”袭亲王其余封郡王,郡王诸子中“王长子”袭郡王其余封镇国将军。从镇国将军开始,每代降一等分别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辅国中尉的后代封奉国中尉并世袭罔替。

有清一季除开十二位被赐“世袭罔替”资格的亲王和郡王,其它宗室爵位在传承时都要降等后才能受爵。依据清初的制度,凡恩封爵位,后代子孙需“三降”后才能世袭。

例如初封为亲王,子只能封郡王、孙封贝勒、曾孙封贝子,到奉恩镇国公就不需再降,可以“世袭罔替”了。同理,初封郡王者,三降后世袭奉恩辅国公;初封贝勒者,三降后世袭不入八分镇国公,其余“入八分”的中高级爵位以此类推。

另外清朝规定初封不入八分镇国公及以下爵位的宗室,后代同样需降等承袭(保底奉恩将军)且三代后收回爵位,成为“闲散宗室”。

所以明清两朝的宗室差异最大的地方,并不是一些人说的总人口(明清两朝末期时宗室总人口差不多都是二十万上下),而是存世爵位数量。明朝灭亡时有亲王28位、郡王224位、千余镇国将军;而清亡时和硕亲王有9位、多罗郡王2位、多罗贝勒5位(有爵位的宗亲一共也就166人)。

最后,所有爵位每代只能由一人“袭爵”。那么没获取承袭资格的宗亲们怎么获取爵位呢?

第一, 用功劳来换取,即“功封”。

不同于明朝“圈养”宗室,清朝非常鼓励宗室成员参与皇朝管理,尤其是从军出征。可以说以军功换取爵位,是清朝宗室成为显贵的主要途径。

即便是到清朝末期,八旗糜烂,宗室从征求爵也是常态。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出征一线的靖逆将军奕山(康熙十四子胤禵的玄孙,一等镇国将军)、扬威将军奕经(乾隆十一子永瑆的孙子,二等辅国将军)等等。

第二, 靠皇帝赏赐,即“恩封”。

每代皇帝依据亲情、宗室平衡、团结等方面的考量,或多或少都会册封或者提升一些宗室成员的爵位。这方面搞得规模比较大的是乾隆,他一人就封出了八个铁帽子王(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第三, 凭出身吃制度的“大锅饭”。

清朝皇帝的儿子们还好一点,基本都能被“雨露均沾”。虽然封亲王的几率不高(康熙共24子,在位时只封出3个亲王),不过最差也能捞个贝子。但皇子之外的宗亲们,相应的待遇就要差太多了。

如上图所示,不同于明朝宗室出生就带爵位,清朝大量中下级宗亲实际出生无爵。而少数有幸获取爵位的不仅起始等级不高,而且还要通过考试才能被正式授爵。

为了激发宗亲们的上进心,清朝专门为宗室设有类似官员考评的考核制度。宗室子弟年满二十后均需参加宗人府组织的考试,考试分为翻译(满汉互译)、步射(站立射固定靶)、马射(骑射移动靶)三项,各项考试成绩分为优、平、劣三等。

只有获取三优者,才能获封与其出身对应的爵位。“两优一平”,降一等授爵;“两优一劣、一优两平”,降二等授爵; “三平、一优一平一劣”者,降三等授爵;其余更次成绩者,均以闲散宗室对待。

虽然这种考试不是一次性的,宗亲们每年都可以参加(以最优成绩论处)。但是考试本身比较严格,不像科举那样作弊泛滥,因此不少游手好闲的宗亲因此丢了爵位。整个清季,只有7%的宗室成员获取爵位,而获取奉恩镇国公以上高级爵位的更是不足2%。

这也是清朝宗室各爵位宗禄实际高于明朝,但相应的财政负担远没有明朝大的原因。大量的宗室成员获取不到爵位,日常只是以闲散宗室的身份领着类似八旗子弟的低保,每月三至四白银。

附录:明清两朝宗室等级及宗禄对比

1 阅读:168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