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个同事吃饭,谈起某个商人的事,有个同事就颇为不忿,“这么差劲的人怎么能发财呢,他一定是走狗屎运了……”
我告诉他,“这么想的人很难发财”。其实很多人在看别人的时候都是他这样的心态,喜欢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觉得自己什么都好,怀才不遇,只是欠缺一个出头的机会。
他的业绩不好多少跟这种心态有关,我发现他在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往往是有一种隐藏的轻视,觉得别人有钱都不应该的态度,这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偏见,非常不好。
要知道不真诚是很难彻底隐藏的,人都有敏锐性,你对人不友好别人又怎么会相信你,支持你?
我相信现实中很多人都不如他聪明,学历不如他高,甚至能力都不如他强,但别人一样可以有钱,而他就不行,为什么?
普通人赚钱最大的障碍就是:脑子里积攒了太多廉价的和错误的信息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是原来遇到同事这样的人,我理都不理。但现在也许是年龄大了,心也软了,就觉得多少是一种缘分,而且错误的例子也能增加公司和人际关系的弹性。
另外,我认为他的偏见和错误不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人是环境的一部分,可能他之前的家庭、经历等让他自然变得如此。
假如一个人的大脑从小到大被灌输了许多的“废料”,那他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掏出来,清理干净。在这之前,我们应该有理解和容忍。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有这样的情况,输入决定输出,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看书,其中很多都是有毒的有害的,后来在互联网上更是泥沙俱下,多少肮脏的东西往你脑子里钻。
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智者总是充满了疑惑,而愚者总是深信不疑。
多则惑,少则得,敝则新,洼则盈。
我跟很多老板打过交道,后来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越简单就越管用,特别是对赚钱这件事来说。
比如某个食品厂的老板是通过做酱菜发家的,他是在火车上遇到一个人给了个做酱菜的方子,他回家后就借钱开始做,他可谓无学历无知识,但他有行动力,认准了就去干,结果就发财了。
而那些自诩高学历高知识高智力的人才呢,“夜里想了千条路,起来还是磨豆腐”,他们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前怕狼后怕虎,做什么都不痛快。
所谓多则惑,少则得,敝则新,洼则盈。就是告诉人们要精而不要多,多了就容易迷惑,唯有上等智慧和下愚才能坚定不移。你认准一件事反而会得到很多,有旧才有刷新的机会,谦虚才能让人充实。
因此,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大道至简,能够化繁为简才是真高手。
人如其食:人就像他们所吃的食物一样!
“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食物可以影响人的性格、情绪和行为。就拿动物来说,猿和猴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饮食不一样,猿在高山上习惯在早晨以露水为食,而且进食后不会再吃。猴子则是杂食,一天中会频繁进食,哪怕吃饱了也会不住嘴。
如果我们从饮食这个角度去观察人,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人和人之间确实是不一样的。
那么如果是从“精神食粮”的层面来讲呢?想一想,你每天都在从手机和电脑等终端上“进食”什么内容?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算法都可能比你更了解你——它知道你喜欢看什么,它知道你最隐秘的欲望和心理,它知道如何抓住你的注意力。
你可以在现实中伪装成什么样子,但你在手机面前如何伪装?你不喜欢吃的东西不会吃,你不喜欢的视频或文章就不会打开。
这是一个喧嚣的世界,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乔布斯为什么非常推崇品味?在他看来,这关乎一个人的方向选择,对做产品和工作都极为关键,这相当于人的底层逻辑。
我们知道乔布斯是极简的风格,简洁之美是他所欣赏的,当我们第一次拿到一台iPhone4手机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乔布斯的品味,在他之前,确实没有人在人文和科技上达成这样的结合。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或接近这样的品味,你需要保持激光一样的专注,这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拒绝大部分的信息干扰,你的注意力只会集中在少数真正重要的东西上。
一个可以让自己保持专注的人,不管是赚钱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容易取得成就。而那些心猿意马,习惯性胡思乱想的人,就容易四处投机,难有持续沉淀、厚积薄发的可能。
所以管理好自己的“进食”是重要的责任。要知道,世上大多数的信息都不值得你为之停留。
如何清理大脑中的毒素,以及如何重塑思想的秩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现在不赚钱,你生活不如意,你的一切困难都跟你的想法错误有关。比如很多人都有个自欺欺人的幻想:自己不需要做什么,未来就会自动变好。
这怎么可能呢?很多人都是把懒惰和拖延当成了坚持,把错误视为自尊,而人最愚蠢的错误就是拒绝承认错误,哪怕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也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他们总有理由。
发现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代价都是最小代价。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投资。不能认错和改错的人,就无法真正地改变习以为常的错误逻辑,更无所谓自我认知的变革了。变革是极为痛苦的,需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我们看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在最痛苦的时候完成了转变,变革往往是被迫的,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或不想要)那种痛苦。
那么还有的唯一方式就是创作了,比如你在写作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自己大脑知识和思想进行整理、系统化的过程,神经网络的改变会促使你的认知改变,起到“吾日三省吾身”的效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为什么?就是因为自我的刷新。
人生在世,总要给自己找到和建立一种理念、理论,然后身体力行,行自己的道,如此才能不辜负此生。至于财务回报只是附属品之一。最后,后续更多内容请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