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安静的午后,几位民警敲开了一家农户的大门,上前开口道:“您好,我们是警察,接到举报您家里有枪,我们是来缴枪的。”
本来和善的老人,突然变了脸色大声怒斥:“我历来没有缴枪的习惯,让我缴枪你们还不够格!”
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敢如此大胆怒斥警察?
老人名叫滕西远,1925年出生在山东莱芜,十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只留下五个孩子,滕西远是老三,两个哥哥为了养活弟弟参加了红军,他负责在家照顾弟弟。
可哥哥们拿回来的口粮根本不够吃,滕西远平时就背着弟弟在村里乞讨,那个年代,谁家都没有余粮,哪有吃的接济他们,家里最小的弟弟在一个冬天冻死在滕西远的背上,另一个弟弟也没熬过那个冬天。
13岁的滕西远深知生活艰难,为了活命,他也决定参军。
可滕西远年纪太小,不符合参军标准,他苦苦哀求,政委终于心软留下了他,还给他一把匕首防身。
这可把滕西远高兴坏了,他努力训练,成绩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滕西远非常珍惜每一次出任务的机会,每一次任务都完美完成,很快他迎来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考验。
一次回部队的路上,滕西远发现身后有敌人跟踪,立刻警惕起来,一边走一边想脱身办法。
因为从小在附近乞讨,滕西远对环境十分熟悉,知道不远处有个猪圈,到那里就有自己反击的机会,他加快步伐,一转弯就不见了。
身后的人一看人没了,心里一急就跑了过去,突然,滕西远从天而降拿着匕首刺向敌人的脑袋,一击毙命,滕西远一战成名,成了远近闻名的战斗小英雄。
当时,司令廖荣标听闻滕西远的事迹十分惊喜,不仅亲自接见,还把配枪送给他,这也是滕西远第一把枪。
自此以后,滕西远更加英勇,一路拼杀到日本投降。日本投降后,战争并没有结束,1947年,22岁的滕西远又立下大功。
当时,滕西远已经是一有战斗经验的名炮兵连长,这次他的任务是侦查敌情。
接到任务,滕西远带着警卫员就来到南麻镇鲁村,翻过一道山梁后,发现沟里有两百多名国民党士兵,看样子是在休整。
现在回去报信怕敌人会偷袭,不回去的话,两个人怎么抵挡这两百人,就算身经百战的滕西远也犯了难。
突然灵光一现,他拿过警卫员的枪,交代他:“听我命令,我说‘你们被包围了’,你就喊,我开枪后你就扔手榴弹。”警卫员紧张地点点头。
滕西远也没有着急,他们先是紧紧盯着国民党军,天一黑,他就高声大喊:“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缴枪不杀!”
警卫员赶紧配合,将身上的手榴弹都扔进山沟里,突然火光冲天,国民党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爆炸的声音,引来驻扎在附近的部队,把国民党军包围得严严实实,这次默契配合,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两百多敌人,这可是个大胜仗,滕西远立了一等功。
颁奖仪式上,首长粟裕问滕西远:“你当时怕不怕?”
滕西远敬个军礼,说:“报告首长,我怕,但再害怕也得拖住国民党俩加强营。”
粟裕拍了拍滕西远的肩膀,对他很是欣赏,奖给他一把崭新的匣子枪,这是滕西远第二把枪。
直到战争彻底结束,滕西远才复员回家,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本来这枪是要收回,可两把枪对滕西远意义重大,回家前部队为他开具持枪证,对枪做了特别处理。
谁知道枪还是被邻居发现报告警察,虽然这把征战战场的枪已经成了哑枪,按照规定依然要被收缴。滕西远不同意,拿出了持枪证,这把枪是他的荣誉,更是他的寄托。
民警听了老人的故事,对他肃然起敬,经过几次游说,老人终于同意上交匣子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