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集团巅峰时期坐拥荆、益二州。
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实力大幅受损。
曹操死后,中原地区正式进入“三国时代”。
即:魏,曹丕;蜀,刘禅;吴,孙权。
蜀汉集团的大部分北伐,实际上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首先看一下此时蜀汉的实力。
经过刘禅集团以诸葛亮为军政核心的军事扩张,蜀汉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及越南西北部。
由于地形的限制,实质控制的领土在三国中是最少的。
刘备死后,诸葛亮基本独揽军政大权,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后,刘禅回收王权。毕竟,历史上的刘禅并不像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扶不起”。
“亲政”后,重用蒋琬、平定越乱、联结羌胡、接纳夏侯霸,稳坐19年王椅,虽不是一代圣主,但也谈得上是中规中矩的君王了。
刘备称帝时,蜀汉在籍人口二十万户九十万人,至降魏时,二十八万户一百零八万余人,其中带甲十万两千,官员四万,几乎全民皆兵。
当然,这些只是在籍人数,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流动人口,及其他不在籍人员未在这一数字中,大多数历史工作者及爱好者认为,蜀汉当时的总人口数应该是四百万左右。
乍一听这个数字会觉得很不可思议,毕竟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才四百万。但是在那个经历数十年战乱,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中原总人口也不过三千万,蜀汉占有四百万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当初曹操亲帅八十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开往赤壁的景象,也只是在小说中才能出现的。
严格地讲,三国时期还处于农耕时代,当时粮食产量很低,是不足以供全民温饱的,再加上连年战乱,各项赋税繁重,大量耕地荒废,以至易子相食的事并不罕见。
当时底层百姓能吃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提到蜀汉农业,就不得不说都江堰。自战国时秦蜀守李冰建都江堰以来,它一直是蜀地农业命脉。刘备集团入蜀后,诸葛亮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伐,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两百主护之”。
在那个地广人稀的时代,用一千两百人保护一个水利工程,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都江堰的出现,使得蜀地农业从靠天吃饭升级成水旱由人,再加上蜀地自古不缺沃土,有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等美称,经过诸葛亮的精心治理,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当时广汉、绵竹一带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亩产三十斛以上,已经相当惊人了。
在某些角度讲:蜀地农业的大幅改善才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底气。
蜀地的资源主要来源是盐、铁、木。蜀地自古都有“家有盐泉之井、一斛水得五斗盐”等民谣。介于此,刘备刚入蜀时,就把盐铁列为“国家资源”,禁止民间私贩。
蜀地山林地区较多,从不缺木,蜀军中有很多士兵都身穿藤甲的原因也得益于此。由于林密茂盛,经济上也受益匪浅,作为织锦的原始材料,蜀锦驰名中原,远销吴魏,其收入成为军政的主要来源。
蜀汉初期,一直在西、南两个方向扩张,主要精力用在对少数民族的平叛上。很多部落表面称臣,实质自立,时不时就会出现杀害派往当地官员的事情,使得蜀汉不能在这些地区收赋、征兵。
只有把这些西南部落彻底降服,才算得上彻底将其纳为领土,于是,就有了七擒孟获等军事行动。降服这些部落后,蜀汉在这些蛮夷身上得到极大军事利益。
最明显的就是兵员,这些部落常年以狩猎为生,各个身体健壮,身形敏捷、战斗力极为强悍,蜀军中的“特种部队”白毦军、无当飞军、神刀军、连弩军、虎步军中,都有这些人的身影。常规军队也从十万余急速增长到十二万余。
以上就是蜀汉北伐时的大致综合国力。
以诸葛亮等蜀汉文武的谋略,不会想不到先平定治理西南两个方向的重要性。事实上也这样做了,已经把缅甸东部和越南西北部纳入版图,毕竟,这些地区也就是个“野区”的存在,降服难度并不大。
只是限于当时交通通讯不发达,再加上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原因,并没有做到长期实际性控制。
对于蜀汉而言,主要威胁还是来自魏吴两家,与其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天下苍生计重复汉室,不如说是诸葛亮被迫北伐。
因为在魏蜀吴三家中,蜀汉是最后一个建立政权的集团,不管是在综合国力上,还是在底蕴根基上都是最弱的。
一旦中原统一,或者魏吴联合攻蜀,单凭蜀汉的实力无论如何招架不住。所以,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不单单只是要攻陷魏都,其中也有把水搅浑的因素。
如果蜀汉静观中原不动,无非只有一个目的:等着魏吴两家打起来,两败俱伤,自已坐收渔利。
可是曹魏文武,孙吴谋士哪会傻到做出这等脑瘫的决定。
蜀汉集团当然也看得清这一层,知道不会发生这种事,想要鹬蚌相争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靠眼下自身的军事实力尽力消除潜在未来的灭顶之灾。
如果蜀汉长时间把重兵都部署在南方,开拓越南老挝等地,势必比历史上灭亡的还要快,恐怕刘禅就没有坐拥王座十九年的命了。
怎么去越南?飞过去吗,南航还是国航
还越南,诸葛一直都是联吴抗魏,现在的越南大部分都是吴国控制地区,你觉得诸葛会和吴国撕破脸皮?而且南方开发很迟
诸葛死后南中都时不时叛乱下,你还越南呢[笑着哭]
[哭笑不得]吃喝不愁,但凡再修养个10年。。等蜀人口都上限,能在多抽出3万人,再北伐他还能失败?街亭还怕守不住。。。
蜀国南边是缅甸,离越南还远[得瑟]
时间和空间上难度大。一是时间,南方逐步开发汉化最少的百把年,这个假设还是建立在事事如意的情况下,而魏国战后最多30年可以恢复中原经济。空间上,汉朝时南方气候和现在不能,潮湿多热,以当时的基建和工农业基础,打得下也难以开发,毕竟当时没有挖厥机和袁隆平科技稻谷
抗不过邓艾那关 要是抗过了 还得出几代明主熬死司马懿 熬到八王之乱就行了[呲牙笑]
除非有个穿越者[得瑟],使得蜀国生产力暴涨[得瑟],才能以一隅抵抗全国[得瑟],
当时已经人才断档严重,诸葛不北伐,后面更没机会[得瑟][点赞]
看看地图吧!傻孩子
不北伐不行啊,中原地区一旦稳定下来,发展速度会比蜀国快很多,不出10年,中原魏国的经济、农业、人口都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想恢复汉室就更难了。
北防东和,向南发展才是蜀汉国长久生存的良策
蜀汉就出来没有真正的,经营过南中,诸葛亮好高骛远,北伐,拿刘备当当挡箭牌,刘备从来没有让诸葛亮北伐,只是rng诸葛亮辅佐刘禅
把现在的四川原封不动的抬会三国,就可以了。
如果诸葛活着还好,可以平衡荆州派和沂州派的关系,如果诸葛一死必然会两派内斗给曹魏机会。历史上姜维这方面就做的不太好,北伐被掣肘只能动用少量兵力。
不北伐,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蜀汉不北伐,休养生息,还是有一丝机会的,蜀汉和魏曹一样,他不出来,那么曹魏就同样进攻,也会因为蜀道难,长江险,而且他们不出来,曹魏就会有一个最大的危机,司马懿杀曹丕篡汉,会出现一曹丕的曹氏家族气运遮天,斩杀司马氏,以后也就没有东西晋的事了,二司马懿继续杀曹氏,然后和曹家杀个两败俱伤,蜀汉在渔翁得利,协天下大义统一天下
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势力,不是那么好统治的,南中四郡能基本维持和平已经谢天谢地了,至于借道运粮行军,还是算了吧,
交通,山地产出不够吃。粮食运不出来,其他资源难以变现,开发难得
越南是吴国地盘
蜀国不北伐,那司马懿的存在就没有价值了,那魏国国内稳定,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吗?光比人口,别人稳定爆兵几年,到时候光人挤也挤死你了,为什么说诸葛亮厉害,全国拖后腿,还照样续命几十年[得瑟]
古代为什么要分封,交通,通讯不便,中央王朝无法管理偏远地区,就连清朝西南边疆也是土司管理,我研究过蜀国管理地域,实际上只有四川(不包括西康),重庆,汉中地区。云贵地区无法有效管理,那些地区上税征兵根本没可能,不叛乱就谢天谢地了,去管理越南更是痴人说梦,还不如说管理缅甸[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