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水发兴业能源分布式光伏EPC业务进展迅速。截至目前,仅中船“蓝帆工程”项目,公司便已施工33个厂区,实现备案容量约138.32MW。随着项目规模等前端优势的迅速扩大,水发兴业能源开始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后端延伸机会,一方面开辟了基于存量规模的增值创收新模式,另一方面技术先行寻求光伏组件回收等增量收益。
业务创新,绿证市场存量增值模式逐步兑现
截至2023年底,水发兴业能源拥有清洁能源并网项目约955MW,电力销售实现收入7.69亿元,2023年清洁能源项目储备约1.24GW。随着并网绿电项目规模和占比的持续提升,水发兴业能源在绿电市场的参与度也正在不断提高。
近日,水发兴业能源正式迎来参与绿证交易的里程碑时刻,公司完成首笔绿证交易,售出存量绿证10729张,预计第三季度绿证交易规模将持续扩大,为公司带来额外收益。
据悉,绿证是绿电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绿电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该定义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所明确。绿证交易将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属性与环境属性分开销售,是“证电分离”的交易模式。每一张绿证的产生或交易,意味着有1000度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已上网或被消费。
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作用下,2021年起,中国绿证交易逐渐活跃起来。2023年,中国绿证核发量达到2022年的7.8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2023年绿证交易量达到2022年交易量的16.3倍。
长期来看,在碳市场扩容工作加快、碳配额预期收紧、碳监管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碳价维持持续走高的预期将支撑绿证价格缓慢上升。水发兴业能源主动把握绿证交易政策机遇,开辟增值创收新模式,通过开发绿证将并网项目的绿色环境价值变现,不仅打开了未来的盈利成长空间,而且有效提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技术先行,引领光伏后端组件回收蓝海市场发展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达55.2%,光伏累计装机609.49GW。随着前端装机建站市场的饱和,光伏产业链政策逐渐补足,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两阶段工作目标。
据悉,光伏组件成分组成中,玻璃约占总重的70%,铝边框约占18%,太阳能电池约占4%,铅、银、镓等金属约占1%,大部分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后端光伏组件回收的蓝海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目前,我国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专业性企业较少、商业模式不成熟、处理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作为行业标准的重要制定者和先行者,水发兴业能源坚持以标准化战略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进步。
近日,水发兴业能源在光伏组件循环利用领域提出并主导编制的第四项国家标准《光伏组件报废技术要求》获批立项。根据公开资料,公司此前已主导编制ISO/TS 21480:2021《建筑玻璃-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回收通用技术要求》国际标准、GB/T 39753-2021《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和T/CSTM 00466-2022《光伏系统可回收性设计指南》团体标准。
此次《光伏组件报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提出和编制是光伏组件回收的前提,将有力保障缺陷光伏组件及时退役和光伏组件发电价值最大化,把光伏组件的发电运行环节和回收再利用环节串联起来,促进光伏回收产业的良性发展。
未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光伏回收产业链的形成,水发兴业能源有望从光伏前端逐步向后端拓展延伸,发掘光伏组件更高经济效益、解决光伏回收难题,实现“EPC+运营+增益+回收”的前后端市场协同的价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