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开始看《看不见的城市》,到今天,期间已经写完了一篇西方艺术史的超长笔记,看完了《悉达多》,《电锯人》看完两本了。原因在于我一直不知道要怎么写这本书的笔记,看完《看不见的城市》的感觉有点像当时看完《驴得水》一样,像是浑身长满了被封住的嘴,想说很多,又不知道要说什么。到今天,可以稍微描述一些了。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脑洞大开版的《马可·波罗游记》,整本书大概就是马可波罗向大汗忽必烈汇报,讲述了从威尼斯到大都之间见到的所有城市,期间还有一些对话;很多书评都会写到卡尔维诺的【晶体】写法,他写了五十五座城,只用一百六十来页(译版不同页数也不太一样,译林出版社,张密翻译的版本就是166页)。我个人觉得【写得少】不是重点,而是字少,但写的很满,卡尔维诺说自己轻盈,大家都会着重在【轻】,也就是字少;但我看来更重要的是【盈】,也就是虽然字少,但是内容很充盈,你可以从极少的字里行间,读出他里面蕴含的极大深意;下面这一页,就是一座城市了,是的,就一页:我们要注意,这里拆除的不是脚手架搭起来,容易拆除的那半边,而是石头水泥造的那半边。关于这个,你们能想到什么?我就先不说我的想法了。还有一座城市,你永远会遇到新的人,新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脸像极了你曾经认识的某个人。然后书里出现了下面这段话:这也是我常常说的一句话: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你看见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我们会给人贴上某种标签,然后就给他们戴上了相应的面具,所以我觉得乐观积极点很好,也不要给别人贴标签,因为每个人是有无数个面的,我们都是线性的,而非某个瞬间。比如一个打仗一直输的人,你说他每次屡战屡败,就显得很菜,我要是皇帝我就不要他了;但你要说他屡败屡战呢?是不是味道就不一样了?
这里我就要说到我推了无数次的,王国维的《人间嗜好之研究》,《人间》指出人的一个本质特点,那就是人心时时刻刻都要运动:我可以想这件事,也可以想那件事,但如果让我完全不去想任何事,这是做不到的。所谓积极的苦痛,比如A一直努力上进,学这学那,但暂时没有得到认可或者没有什么成绩。所谓消极的苦痛,比如B家境优越,大学毕业就有车有房了,家里人介绍了一个闲职,薪水很高,每天只是混吃等死,到处找人玩杀时间,抖音一看就是一晚上,订阅号推荐的能吃能玩的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