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5考研最新解读,新增信息与交互设计!

迈希教育课程 2024-07-01 15:23:19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2024年6月28日11点举行了线上的宣讲会,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下本次宣讲会讲了哪些内容?

本次线上宣讲会介绍人:

代钰洪(教授/信息与交互设计方向负责人)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是1992年开办美术专业,2005年成立了美术学院,2009年开始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2014年获得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硕士,2020年获得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二、学院概况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000人,其中研究生300余人,国际学历留学生200余人,留学生数量居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前列。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计学学术硕士、美术与书法、设计专业硕士)。

4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国家级一流专业、五星级专业)、产品设计(五星级专业)、环境设计((四星级专业)、绘画(省级一流专业、四星级专业)

三、师资力量雄厚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术与设计学院已基本形成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6人,博士学位教师45人,双师型教师70余人,双语教学教师30余人,四川省教指委委员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人后备人选4人,特聘院长、名誉院长5人,全国美协、书协会员20余人。

四、研究成果丰富

近5年承担国家级社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26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53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著作86部,获国家级数学成果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5项,其他省级获奖1000余项,获国家专利200余项。

五、科研平台

1.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

2.教育部协同育人基地-火猴互动科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传统工艺、美术研培基地

4.四川省社科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与巴蜀文化数字化工程实验室

1.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2009年获批国家级实践基地,接纳实践学生近万人次。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是国家级实践基地。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实践活动是非常丰富的。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举办的艺术展览活动。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师生的一些艺术作品鉴赏。

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实践教学基地做的一些品牌策划案利。

2.火猴互动科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火猴互动科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2018年 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基地协同企业20余家,孵化大型项目30余项。

教育部协同育人基地——火猴互动科技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也是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产学合作项目成果展示:

协同国家广电总局完成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中药传说》,协同中央电视总台打造央视文创产品与开发。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研学基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统工艺研学基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统工艺研学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基地。

4.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传统工艺研究院

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要求,推进《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服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成立传统工艺研究院。

5.四川省社科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与巴蜀文化数字化工程实验室

四川省社科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与巴蜀文化数字化工程实验室

联合百度智能云开发大数据模型服务平台,打造集数据、型、算力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面向国内高校和社会企业,推动高价值艺术数据资产有条件开放,促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开发,在美术、文旅、动画、设计等数字领域进行人工智能挖掘。

"数智时代艺术设计新范式:AIGC生成技术应用创新性实验项目”

“数智时代艺术设计新范式:AIGC生成技术应用创新性实验项目”获批四川省教育厅2023年省级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川教函(2023〕446号),本项目是四川省教育厅首批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

6.成都大学大熊猫金丝猴文化艺术科普基地

成都大学大熊猫金丝猴文化艺术科普基地,是四川省科普基地。

六、产学研服务地方

师生团队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奖牌缓带、官方体育图标、首家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大运村行政保障中心视觉形象设计,天府华侨城、大美四川文创艺术产品等策划设计;完成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会标设计;成功孵化1000余个知名品牌;人才培养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成功获批四川省教育厅“数字创意现代时尚产业学院”,是国内少有的以艺术类学科立项的产业学院。

七、服务大运

“当好主人翁、建好大运村、办好大运会--我为大运做贡献。”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充分发挥智慧和力量,服务大运,为大运做贡献,完成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奖牌绶带、官方体育图标、文创开发、大运村氛围营造等重要项目。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蓉火”设计师

许燎源--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体育图标

张鸶鸶--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村氛围营造设计部分项目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奖牌”蓉光“缓带设计师

马丽娃--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礼物《大熊猫邮集图鉴》编著者

薛康——大熊猫金丝猴文化艺术科普中心主任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首个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策划设计

万国——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国画创作

范扬--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院长

八、教师作品

这是师生们设计的包装设计,以及他们设计的标志,一共有1000余个品牌。

教学科研围绕文旅创新实验项目、文创产品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师生开发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推向市场。

九、学生交流与实践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一些交流与实践,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大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

十、社会服务

十一、教学成果

近年来,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学术探索与设计实践上并重,加强双创教育、产研协同的纵深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到显著提升。近三年学科竞赛获奖400余项,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成绩。

02招生学科&导师团队

一、设计学(学术硕士)

1.设计历史与理论

以巴蜀文化艺术资源研究为支柱,紧密围绕西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利用的再设计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四川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研究,巴蜀特色文创理论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以视觉领域内各类信息的沟通与传达为主,强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围绕品牌传播、交互设计、可视化分析、文创设计等众多领域的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

3.环境设计

立足社区治理建设的规划、目标及方向,进行环境设计理论和实践应用等多维度研究。包括城乡社区空间环境设计、多村振兴空间环境营造研究、公共环境艺术等研究。

对比2024考研的招生目录,今年2025考研和去年差距不大,没有多大的变化。

二、美术与书法(专业硕士)

本领域秉持严谨与开放、独立与包容共存的办学理念,传承人类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建树自身特色和学术领先的学院风格,倡导艺术个性的自由发展,强调艺术创作的独立性。紧密集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四川独特的文化面貌为立足点,结合新兴产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理论知识和专业创作能力,能够承担美术与书法教育、研究及相关服务或管理工作,具有德才兼备的美术与书法高水平专业人才。

美术领域下设5个研究方向

国画

油画

艺术管理

书法

美术教育

本领域研究生导师共计32人,其中校内23导师人,校外导师9人;正高级职称10名,副高级职称20名;具有博士学历导师12人。

国画方向 代表导师

范扬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院长。

油画方向 代表导师

罗徕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致公画院院长,成都大学致公党主委,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装饰》《美术》《美术观察》《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举办个人画展7次,300多幅美术作品发表在“电影文学》“美术大观?《美术》等刊物上,出版 著作、教材1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10余项。

美术教育方向 代表导师罗晓飞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书法方向 导师代表蔡育坤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四川当代书法篆刻研究院书法家。四川省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四川省文艺评审评奖专家。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高教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成都市教育学会理事,成都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秘书长,成都市书法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成都民盟书画院副院长,锦江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管理方向 导师代表

刘颖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教授,四川省美学学会会员,成都市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研究领域中国古代美术史、美术理论研究。近年出版译着牛津艺术史丛书之《中国艺术》和著作《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高昌壁画卷》《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先后两次获得四川省和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表《敦煌莫高窟吐蒂后期密教菩萨经变研究》《莫高窟吐蒂后期的报恩经变及其信仰》《莫高窟吐时期的维摩变及其信仰》《张大千敦煌画稿与敦煌壁画的比较研究》等数论文。

三、设计(专业硕士)

本领域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专业技能及良好综合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该领域毕业生应能够胜任艺术设计实践、教育、管理与策划等工作具备拥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设计理念、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设计制作及相关服务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素养的设计艺术高级专业人才。

设计领域下设4个研究方向,包括:

传达与媒体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信息与交互设计

本领域研究生导师共计34人,其中校内24导师人,校外导师10人;正高级职称13名,副高级职称20名;具有博士学位导师20人。

对比2024考研招生目录,2025考研135700设计方向的专业进行了调整,原本0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改为传达与媒体设计。原本的04数字媒体设计改为信息与交互设计。今年报考成都大学135700设计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注意这点变化。

产品设计 代表导师

张鸶鸶教授 硕士生导师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高级UI设计师、国家高级网页设计师、国家高级创业指导师、亚洲新锐创新设计研学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会员、四川省平面设计师协会创意产业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大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出版《旅游纪念品设计》等8部著作,发表论文/作品50余篇;个人获奖近40项,指导学生获奖200余项;授权外观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等科研项10余项目;获得5项国际,3项国家级专业认证。

传达与媒体设计 导师代表

马丽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产品设计系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澳门文创面具大赛评委国际CMMF设计大会特邀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创产品创意设计与国际化设计教育、广告设计等,对蜀锦创新开发研究有较为丰富的成果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以及教材11部,编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数次在国家级级大赛中获奖,主持成都市精品课,主持优课在线(UOOC)全国线上幕课课程,在《电影文学》等中文核心和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省级以上论文成果奖多项

信息与交互设计 代表导师

代钰洪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副秘书长。发表论文/作品80余/幅出版著作、教材10部,主研国家级、省厅级课题11项,教研成果获各类奖项9项,先后培养动面电影《大圣归来》材质总监彭超;《哪吒》模型总监郎思波、灯光总监刘欣;《剑侠情缘》游戏总监梁怡。

环境设计 代表导师

万国 教授 高级工程师

环境系主任,国家注册建造师,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最观设计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四川省高教学会环境艺术研究学会理事,2015年中国最具创新设计人物,2020年成都室内装饰设计行业十大杰出青年,第八届中国装饰设计大赛装饰行业资深影响力专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03地理位置、招生就业&代表毕业生

一、地理位置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有两个校区,凤凰山校区和青龙湖校区,紧邻成都大学。青龙湖校区占地近面积近300亩,包括办公楼、礼堂、艺术中心、体育馆、美术馆、美术与设计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国际部、公共教学楼、专家宿舍、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配套附属用房、景观园林。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青龙湖校区,搭乘地铁4号线到市中心仅需20分钟。

三、2025年美术与设计学院招生计划

2024年成都大学135600美术与书法 专硕录取57人,1名士兵计划,初试录取最低分为374分,初试录取最高分为418分。

2024年成都大学135700设计 专硕录取51人,3名士兵计划,1名同等学力加试,初试录取最低分为393分,初试录取最高分为424分。

2024年140300设计学录取1人,调剂录取的。

2024考研复试线:

135600美术与书法总分374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0分。

140300设计学总分275分,单科(满分=100分)为39分,单科(满分>100分)为59分。

135700设计总分393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0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0分。

2024考研招生计划:

135600美术与书法拟招54人,其中2人推免。

140300设计学统招计划1人,推免计划1人。

135700设计统招计划38人,推免计划2人。

对比上述数据可以得知,今年美术与书法招生计划人数不变,大家可以参考2024考研的。

135700设计今年扩招到52人。

140300设计学今年也扩招到3人。

报考设计的学生今年的名额有所增加,大家可以放心报考。

四、就业率

2016-2023年平均就业率:89%历届毕业生在川内就业人数:88%以上

2023年毕业率100%

在成都市就业人数:80%以上

0 阅读:6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