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区发布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举措

扬眼 2025-02-07 22:36:28

探索设立全区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对各类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采取拨投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强化科技企业梯队培育,开展政策解读、申报辅导等“科益企”活动不少于10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创新产品市场化应用,定期发布应用示范推荐目录……

蛇年伊始,南京市鼓楼区再推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举措。据悉,这已是鼓楼区连续第七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举措。

鼓楼区在官网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服务专栏

强创新树标杆优化科创环境

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鼓楼聚焦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公平竞争、纳税服务等多个领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整体提升。《鼓楼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涉及优化科创环境、金融环境、就业环境等多个方面。

强创新树标杆,优化科创环境。探索设立全区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对各类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采取拨投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促进技术成果与需求对接,举办“创享会”等成果对接活动不少于10场。强化科技企业梯队培育,开展政策解读、申报辅导等“科益企”活动不少于10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创新产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市场化应用,定期发布应用示范推荐目录。

汇才聚智激活创新“源头活水”

强融资筑根基,优化金融环境。全年举办“谈鼓论金”金融服务活动不少于10场,服务企业不少于200家;推动实现10亿元母基金落地,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N只子基金,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基金集群和产业基金集群。

聚英才激活力,优化就业环境。开展人才专项服务月行动,全年举办高层次人才训练营、人才咖啡沙龙、青春嘉年华市集等活动不少于12场;发放“长三角C9创卡”,实现9城政策互认;做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全年招引博士后人才不少于100人。

拓场景助应用,优化创新环境。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应用场景搭建,全年发布应用场景不少于100个;擦亮“算法名区”特色名片,打造智梦园“算数空间”,推进算力服务、数据要素、算法应用等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实现数据产品上架数不少于50个。

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

双挂钩强联系,优化保障环境。建立健全区领导挂钩联系服务机制,30位区领导挂钩联系服务全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每位区领导挂钩2-4个重大项目、2-5个重点企业,实现企业服务“常态化”、项目推进“节点化”。

搭平台塑品牌,优化服务环境。全面升级“鼓悦荟”全要素服务品牌,擦亮“服务企业·鼓楼有约”“谈鼓论金”“来吧!鼓楼”“鼓楼算数”“鼓利您”等五大服务子品牌,全年开展不少于60场系列活动。

简审批提速度,优化政务环境。提升“小鼓咚咚响”“小鼓帮安家”“小鼓容缺办”“小鼓政务AI助手”等服务效能,创新推出“小鼓提示铃”“小鼓聚宝盆”等特色服务。推广信用承诺制,将可使用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的领域拓展至30个。为重大项目提供,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全周期的帮办代办服务。

进一步提升涉企法律服务质效

破壁垒降成本,优化交易环境。常态化清理政府采购领域隐性门槛壁垒。选取本级法院审理的涉及招标采购领域的相关案件,邀请企业家进法院旁听庭审活动10次。走访区内涉及招投标采购重点企业,面对面、点对点提供司法服务10次。

促合规提效能,优化监管环境。优化区级涉企检查,推进“综合研判、联合检査”机制,实现部门联合抽查数量占双随机抽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0%,参与联合检查每家企业的部门数平均不低于3家。

扩开放引外资,优化国际化环境。做强鼓楼跨境e信通专属服务包,支持企业设立境外展示中心、专卖店。构建优质涉外法律服务“生态圈”,推动亚太国际仲裁院入驻江苏(南京)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涉外法律解决方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