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信。吴啊萍是“90后”,高等教育学历,而且还是学医的,结果竟然意图通过在寺庙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解冤释结”“脱离苦难”,解决自己因为知道了“松井石根等5名战犯的罪行,遂产生心理阴影,长期被噩梦缠绕”,以致失眠、焦虑等个人问题。——假如她向警方交代的这些都是实情,那在我——一个无神论者——看来,她的这种表现只能用“迷信”来定义。虽然我赞成宗教信仰自由,而且也承认自己对宗教不了解,但是凭直觉,我认为指望“解冤释结”“脱离苦难”而供奉什么什么,这种涉嫌“做买卖”的心态和表现,是跟宗教信仰扯不上关系的。一个具有大学学历的学习医学的“90后”,竟然迷信!难以理解。如果是个别现象还好说,如果类似吴啊萍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那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这种现象就值得引起社会反省:这是为什么?进而找到应对的办法。
(2)认钱不认人。寺院给人的感觉,印象中应该是庄严、神圣、远离世俗种种名利之争,而“吴啊萍事件”,却暴露出南京玄奘寺涉嫌商业思维发达,超凡脱俗的功课做得很不够。
(3)“吴啊萍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或者可以这么问:哪些环节只要保证正常,“吴啊萍事件”就不会发生?
“事后诸葛亮”的答案是:
如果吴啊萍是无神论者,供奉就不会发生;
如果当初接待吴啊萍的那位僧人灵松知道“松井石根、谷寿夫、野田毅、田中军吉、向井敏明”这几个日本名字的象征意义,供奉也不会发生;(这里没有批评灵松历史知识不够的意思,因为老实说,我自己虽然经常看书,但除了对“松井石根”这个名字有模模糊糊的印象——好像他是日本战犯,对另外那四个日本名字,要是不上网搜,也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我这么说也不是替玄奘寺开脱,毕竟供奉牌位出现日本名字,玄奘寺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审慎对待,必须搞清楚那些日本名字代表什么)
如果2022年2月26日拍照的游客,没有选择在2022年7月21日把照片发布到社交平台,这件事情也肯定不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当然这么说涉嫌和稀泥,苛责游客没必要在寺院方面已经撤下5名侵华日军战犯牌位的情况下再发布照片。如果引起这样的解读,我必须诚恳说明:我真的没这个意思。我认为:游客有选择如何处置自己拍摄照片的权利,而寺院方面也必须对自身曾经犯过的过错承担责任——不能因为发现自身犯错的人少就让事情“严禁外传”而企图不了了之,普通人这么做都于道义有愧,何况是出家修行的僧人。
如果寺院方面在错误发生之后,主动向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处置,或者自身主动在寺院发布公告,说明事情原委,向所有进寺院拜佛敬香的人郑重道歉,特别是向之前那些牌位被跟战犯牌位一处摆放的供奉者们郑重道歉,那么,这件事情也肯定不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以致现在人神共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