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抑郁症、强迫症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就是败给了3个字

诺来看健康 2025-04-08 07:30:34

01

我的故事:从深渊到重生

10年前,我被邻居家的小狗咬了一口。从那以后,我的生活彻底变了——我每天疯狂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哪怕医生反复保证“没事”,我的脑子却像一台失控的机器,反复播放着最坏的结局。后来,这种“强迫思维”蔓延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害怕心脏病、恐惧高血压、甚至不敢独处,生怕自己突然晕倒无人发现。

我试过抗抑郁药,但副作用让我昏沉发胖;换过中药,却被医生一句“轻微精神分裂”击垮。那段时间,我像困在透明的笼子里,看得见阳光,却摸不到温暖。直到有一天,我读到《情绪自救》中的一句话:“抑郁症、强迫症的根,是一颗执着心。”

02

为什么我们好不了?败给了“执着心”

心理学家说:“患者不是被症状打败的,是被自己‘非解决不可’的执着困住的。”

比如,我总想彻底消除“害怕得病”的念头,结果越对抗,念头越猖狂;我执着于“必须立刻康复”,反而在挫败中越陷越深。这就像《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强迫和抑郁的念头,本就是一场“心理幻象”,你越当真,它越真实。

佛学小故事:

有人问禅师:“如何赶走心中的妄念?”禅师答:“妄念像访客,你不开门,它自然走。”患者却总想“斗倒”妄念,结果把访客变成了钉子户。

康复的关键:用“平等心”代替“执着心”

心理学家李宏夫在《战胜强迫症》书中提到:“症状是虚假的警报,而‘平等心’是关闭警报的开关。”我通过两种方法找到了出路:

方法1:观息法——让念头“自生自灭”

每天静坐15分钟,专注呼吸,对任何冒出的念头只说一句:“哦,又来了。”不评价、不抗拒。

实用建议:

初期会觉得“没用”,但坚持一周后,你会发现念头像云一样,飘来又会飘走。

焦虑时默念:“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方法2:运动——给大脑“换系统”

强迫思维像卡住的唱片,运动能直接“重启”身体。我每天快走30分钟,后来加入慢跑。

实用建议:

从散步开始,走到微微出汗就行。

运动时专注身体感受(比如“脚踩地面的感觉”),这是天然的“亦止法”。

(对于观息法和亦止法练习推荐大家去看看《战胜强迫症》和《情绪自救》这两本书。)

04

现在的我:症状成了人生的老师

7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能哼着歌做饭了,能坦然面对体检报告了。有一天听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突然泪流满面——不是悲伤,是终于懂了:痛苦不是用来战胜的,是用来理解的。

心理学家的话:“康复不是没有症状,而是学会与症状共处。当你不再执着‘消灭它’,它反而失去了力量。”

结语:放下“执着心”,才能看见出路

抑郁和强迫症像一场大雾,执着心让我们在原地打转,而平等心是指南针。如果你也困在其中:

1. 练习观息法,对念头“不战不理”。

2. 动起来,哪怕只是甩甩手臂。

记住:雾会散,但你要先停下无谓的挣扎。

1 阅读:305
诺来看健康

诺来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