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伊阳)知县虞奕绶“时有日餐惟两粥,夜卧已三更”

建明看文化 2025-03-19 03:35:14

虞奕绶(约1768-1832),字溥廷,号春野。知县 拔贡 江苏金坛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乾隆庚子年(1780)登亚魁(举人第二名),授官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因在太行山之右,西得名)知县。

又历署天镇(今山西天镇县),怀仁,寿阳,岳阳(今湖南岳阳),洪洞(今山西洪洞)诸县。后改任灵石(今山西灵石)知县。因灵石为历代军事、交通要塞,多有仕宦巡视,虞奕绶经常率胥吏接迎供奉上官,但从不妄用民夫。

因母亲去世奔乡理丧,服丧期满。乾隆六十年补任伊阳知县。伊阳常遭湖南盗贼窜入侵扰,他令乡勇制机械,命绅民为守城献计献策,加强防范,盗贼乃遁。后迁兰阳、郑州,又调治考城。考城前任知县积案500多件,他上任后一一理结,民风乃淳。黄河缺口泛滥,考城遭灾。他深入灾区察看灾情,安抚灾民,又创办东坝料厂,督挑引河,组织县民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百姓赖以安全度过灾年。由于他组织民众抗灾成绩显著,遂升信阳州知州。后因父卒回归治丧,自此未任,最后卒于家中。

他为官于两省12州县20年,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然而官袋萧然,家无一亩之增。他关心民众疾苦,常将自己的俸禄偿欠于民。他死后,家人贫况如始,一儒生曾书他家的贫况:“时有日餐惟两粥,夜卧已三更。”他被祀为灵石、伊阳、兰阳、考城四县名宦。

“时有日餐惟两粥,夜卧已三更”这句话描述的是虞奕绶家中的贫困状况。虞奕绶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任期间勤政爱民,但家境却十分贫寒。这句话出自一位儒生的手笔,形容虞奕绶家中的贫困状况,即使是在白天也只能吃两顿粥,晚上很早就休息了。

0 阅读:5
建明看文化

建明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