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春雷
杨星火
三月惊雷雪山来
第二章、拉萨风云突变
第三章、谭冠三拍案响春雷
第四章、柳暗花明
第五章、边塞将军上北京
第六章、洁白的雪山
二十五、山南大捷
二十六 亮节高风

二十七、严和威
1959年5月下旬,我辞别谭冠三政委去山南参加民主改革斗争。一去三年,三年的斗争烈火,三年的改革风雨。虽然有时也回拉萨,但来去匆匆,再加上谭政委常下部队、农村、牧区,有时又回内地、上北京开会。三年中,我竟没有能再见到政委一面。
关于政委的传说倒是不少。最牵动人心的是他的身体情况,门诊部的医生告诉我,谭政委患了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高山病。我记得,他是1901年出生的,今年已经是1962年,我们的老政委已经是61岁,年逾花甲了!这么大的年纪,经历了几十年血与火的战争岁月,如今又在这高寒缺氧的西藏工作,日夜运筹帷幄,积劳成疾,忘我地为边疆奉献着心血、健康乃至最大的人生途程。每当想到谭政委,我又敬佩,又担心。敬佩他“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精神,耽心他的健康。他,还能在这风雪边疆坚持多少年呢?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斗争风云突变。在择绕桥枪声不断的紧张气氛中,我从山南边境马及墩,经过半月紧急行军,跨过暴雨山洪,惊涛骇浪,于上旬赶回了拉萨。
我预感到,中印边境这场战争,已不可避免,迫在眉睫。
果然,回到拉萨第二天,就听了一场激奋人心的报告。那位气魄雄浑,赋予鼓动性的作报告者,正是谭冠三将军!他健步走上讲台,手里拿着讲话稿,却没有翻开,随手放在桌上。他兴奋地挥着手,响亮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军与昨日凌晨在中印边境克节朗地区向入侵印军进行了自卫反击。拔掉了印军前沿阵地,我军正在乘胜追击……”
人们哗地站起来了,掌声响雷鸣,像暴风雨,响震军区大礼堂!
八月以来,印军在克节朗边境地区,不断向我方挑衅,多次向我驻守择绕桥的边防哨兵开枪、扔手榴弹,甚至开炮,打死、打伤我边防哨兵数十人。我外交部不断向印度提出抗议,严重抗议,最严重抗议。可是印军却误以为我之忍让为软弱可欺,不断挑衅,形势越来越严重。从边防前哨到军区机关的全体官兵,都憋了一股子气,强烈要求自卫反击,严惩扩张主义侵略军!
自卫反击战的炮声终于打响了,而且旗开得胜!我们怎能不激动?不振奋?我使劲地鼓着掌,和着全场有节奏的掌声!这大炮般轰鸣的掌声,鸣响着边防军人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掌声,一直鼓了五分钟!
这掌声,也是对胜利的欢呼,也是对指挥这场反击战的张国华将军、谭冠三将军的欢呼和赞美!
谭冠三将军号召,为了全部、彻底消灭入侵之敌,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必须继续组织精干工作组上前线,报社、文艺工作者,也要上前线去,为爱国的、自卫反击战的战争服务!
枪声就是命令!我决心争取尽快上前线去。张国华将军在修路工地上对我的嘱咐又响在耳旁:“战时,哪里枪声激烈,你就冲到哪里去!”
我一边听着报告,一边蕴酿着上前线的报告词,首先,就要引用张国华将军的话……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1925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诗人。
后期整理:唐雪松(杨星火大女儿)。

作者:杨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