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双十一":宋朝人怎么剁手?他们的购物车有多疯狂?

阿旺趣味历史 2025-02-05 13:08:14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现代电商文化的产物,但购物狂欢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千年前的宋朝,古人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剁手"方式。想象一下,如果宋朝人有朋友圈,他们的购物车截图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那么,宋朝人是如何"剁手"的?他们的购物车里都有些什么?让我们穿越回宋朝,看看古人的购物狂欢。

一、宋朝的"双十一":节日购物狂欢

宋朝虽然没有"双十一",但节日购物狂欢的氛围一点也不输现代。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几乎每个节日都是购物的好时机。尤其是春节前后,简直就是宋朝版的"双十一"。

春节前的市场热闹非凡,商铺张灯结彩,商品琳琅满目。从食品、衣物到家具、珠宝,应有尽有。商家们也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比如"打折""满减""赠品"等,吸引顾客。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这些节日用品在春节前销量暴增,堪比现代"双十一"的爆款商品。

元宵节则是另一个购物高峰。元宵灯会期间,街上人山人海,商铺通宵营业。各种花灯、小吃、玩具等商品供不应求。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描述:"元宵之夜,都城士女,罗绮如云,无夕不然。"这种热闹的购物场景,简直就像现代的"双十一"夜场。

二、宋朝人的购物车:从柴米油盐到奢侈品

宋朝人的购物车里都有些什么?从日常用品到奢侈品,应有尽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本配置,但宋朝人的购物车远不止这些。

首先是食品。宋朝的食品市场非常发达,各种小吃、零食、调味品琳琅满目。比如,东京汴梁的市场上可以买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甚至还有进口的"番食"。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这种便利的购物体验,简直就像现代的外卖平台。

其次是衣物。宋朝的纺织业非常发达,丝绸、棉布、麻布等面料应有尽有。尤其是丝绸,几乎成了宋朝人的"爆款"商品。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这种24小时不打烊的购物体验,简直就像现代的"双十一"秒杀。

最后是奢侈品。宋朝的奢侈品市场也非常繁荣,珠宝、玉器、古董、字画等高端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文人雅士,他们的购物车里往往装满了各种文房四宝、古籍字画。宋人苏轼就曾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余在黄州,每岁春末,必买书画数轴,以自娱。"这种"剁手"方式,简直就像现代的"双十一"囤货。

三、宋朝的"剁手"方式:从现金到"花呗"

宋朝人"剁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首先是现金交易。宋朝的货币经济非常发达,铜钱、纸币(交子、会子)广泛流通。尤其是纸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购物。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交子之法,始于益州,民间以铁钱重,难于赍持,故以楮券代之。"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简直就像现代的移动支付。

其次是赊账。宋朝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常允许顾客赊账购物。顾客可以先拿货,后付款,甚至还可以分期付款。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买卖,赊贷甚便。"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方式,简直就像现代的"花呗"。

最后是"团购"。宋朝的商家为了促销,常常组织"团购"活动。顾客可以组团购买,享受折扣。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市肆有团行,凡买卖皆须投行,否则谓之'白行'。"这种"团购"方式,简直就像现代的"拼多多"。

四、宋朝的"剁手"后果:从"吃土"到"破产"

宋朝人"剁手"的后果也不容小觑。首先是"吃土"。宋朝的物价虽然相对稳定,但奢侈品价格高昂,普通人买不起。宋人苏轼就曾在《东坡志林》中自嘲:"余贫甚,每岁春末,必买书画数轴,以自娱。然终岁之计,不过数缗。"这种"剁手"后的"吃土"生活,简直就像现代的"月光族"。

其次是"破产"。宋朝的赊账购物虽然方便,但也容易导致债务危机。尤其是那些沉迷于奢侈品购物的富商巨贾,常常因为赊账过多而破产。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富商大贾,赊贷甚多,一旦破产,负债累累。"这种"剁手"后的"破产"结局,简直就像现代的"信用卡危机"。

五、结语:古今"剁手"皆疯狂

从宋朝的"双十一"到现代的购物狂欢,"剁手"似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宋朝人还是现代人,购物时的疯狂和冲动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现代人有了更多的支付方式和购物平台,但"剁手"的本质依然未变。

所以,下次"双十一"购物时,不妨想想宋朝人的购物车。或许你会发现,古今"剁手"皆疯狂,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0 阅读:8
阿旺趣味历史

阿旺趣味历史

让历史走进咱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