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四百年前,潘岙村先人在村口种下的那两棵枫树和榕树长的遮天蔽日,是夏日乘凉的好去处,也成了村民的室外“议事堂”。
爷爷的路亭离村口四棵大树不过百步距离。村民聚在村口的大树下聊天说古,议论村事,高亢的声音时不时传到路亭里。爷爷也很清楚的听到,村里几个不满爷爷在路亭烧茶的人,故意高声的指桑骂槐,让爷爷难堪。
潘岙村的房子都建在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溪两旁,在山坳里显更加狭长而局促。然而这狭长的村子里却分为里村、中村、外村三个自然村。
潘岙村民99%是姓潘的,因为在村子在山坳里,所以叫潘岙。这样的单一姓氏村庄,在温州山区随处可见,占到了50%以上(毛估估,不一定准确)。因此,在文成、泰顺一带很多单一姓氏的村庄的名称就很有意思,如潘岙、毛坑、包阳,让人一听不仅知道村民的姓氏,还知道村子在山里哪个位置。
虽然潘岙这三个村庄都是一个宗族的,但在一起过日子多少会有嫌隙。
里村的人在小溪上游,不管下游有没有村民在溪边洗衣洗菜,经常不分时宜的在小溪旁洗马桶。这难免让中村和外村的人生厌。
外村和中村靠近飞云江,小孩刚学会走路就在江边学游泳了,而里村的孩子大半不会游泳, 因此小孩很难玩在一起。里村的人从对岸回村,当渡船在村口这头时,只得大声叫唤附近外村的村民帮忙划船过去接。而外村的人有时故意装聋作哑装作没听见。
就这样,里村人不记得外村人的好,故意在上游使坏,而外村的人只记得里村人的坏,故意不帮忙。时间久了积怨越来越深,一点小事就能蹦出火星。尤其是在水田蓄水期间引水放水之类的琐事上。
在浙南山区,耕种的水田在盛夏时节都要蓄水。因此,水田边上都有一条水渠,需要蓄水时直接扒开田埂,就能将水渠里的水引进来。
在山上开垦的梯田如果能在半山腰找到泉水,那就有条件改造成水田种水稻。但是受地形限制,半山腰的梯田放水、引水更讲究。通常是同阶梯的梯田蓄足水之后,再从地势最低那口田里把水引到下一阶梯的水田里。
然而有些村民为了快点蓄水,经常把自己田埂扒开之后,就把水渠下口给堵上,让全部的泉水都流进自家水田。如果自己又没在旁边守着,通常会出现隔壁同台阶的水稻田里流不进一滴水,而自家的水稻田里的水却溢出来流到下个阶梯的水渠里。
庄稼人都宝贝自家的庄稼,看着自家水稻在烈日下暴晒还吃不到水,往往就会迁怒到放水的人,放水方式太不讲“武德”了。
农村村民之间的矛盾大多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积累多了,就会拿到村口的大树下说事,激烈的吵闹声时不时的传到爷爷的耳朵里。
爷爷虽然将潘岙村“大户人家”的女儿娶进门,但是想在潘岙的路亭里,靠开个草药摊就实现人丁兴旺、家和事兴的日子好像还很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