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低质量男性苟且指南

大乐走着瞧 2023-02-03 01:45:00

在内容型App上消遣时,刷到喜欢的内容会点赞、转发、收藏,碰上感兴趣的博主就会关注一下。有时也会好奇,点开关注的人的关注列表,看看他们关注了谁。

前一段在一个消费主义洗脑App上,无意中点开了某个人的关注列表,结果发现了一个看着眼熟的昵称。之所以眼熟,是因为前两年有同学给我转发过这个博主的视频。当时打开视频看了一会,没看完,兴趣不大,也没加关注。

如果不是转发给我这个视频的同学提醒,我完全没看出来,视频里的博主也是我同学。说是同学,其实中学六年我们都不在一个班。十多年没见,他的变化有点大,也可能我对他原初的印象有些模糊了。

看到这个昵称后,我反应过来博主是谁,说明他的昵称有识别度,算是起成功了。这年头,想让人记住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给我留下印象的是一个四岁半小女孩的名字:时年。

当你在一个男博主的简介里看到“年薪百万”、“游历旅居数十国”、“吃遍世界米其林餐厅”等一些列字眼时,你会想到什么?

“人类高质量男性”?是这个答案吗?

我也不知道博主同学具体是干什么的,我猜可能是人类高质量男性精品生活聚合平台吧。博主同学的粉丝量不小,也是个大V了,用业内的黑话说算是“KOL”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

在他的主页里随便浏览了一下,发现了两个特点。一是很勤奋,更新频率很高,比起我这种随性的更新,简直就是劳模了。二是最近推荐吃喝玩乐生活方式的内容少了,根据热门话题曾热点的内容多了。看来大V也为流量焦虑,也为斗米折腰。“人生导师”,永远的流量密码。

吃这碗饭就不能不考虑定位,博主同学的定位应该是向往高质量精品生活的人群。我不是专门吃这碗饭的,隔三差五发些东西,记录一下并不太美好的生活,内容的垂直度不高,也没考虑过定位这件事。但通过同学的定位参照,我觉得我的视频面向的可能是残酷的世界里贴地而行在狼狈生活的组合拳下疲于招架的人群,姑且叫做“人类低质量男性苟且指南”吧。

现在的平台都很智能,帮助创作者提供粉丝画像。平台是怎么给我定位目标人群的呢?我去查了一下。

看了两个App,这两个平台给我的粉丝画像大体差不多:女性居多,中老年居多。如果我的博主同学是KOL的话,那我就是OLK(Old Lady Killer)——中老年妇女杀手。

数据显示,我的内容完全没法吸引年轻人,这个结果让我有点伤感。但毕竟还能吸引住中老年妇女,这同样是一个极具消费力的群体。想起在国外旅行时,看见带中国夕阳红旅行团的导游们都对中国老阿姨们鞍前马后毕恭毕敬,如果不是人民币的力量,谁会对这个难伺候的群体俯首帖耳呢?

如果有朝一日我也开始带货了,中老年妇女们会用人民币来宠爱我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也会变成KOL,但不是Key Opinion Leader,而是Key Opinion Loser。

说到我这个博主同学,想起了一些往事。

在工作以前,我几乎从来没睡过懒觉。即便是寒暑假,通常早上八点以前也起床了。但在我爸看来,我并不是有虫儿吃的早起的鸟儿。记得中学寒暑假时,我爸经常和我说,清晨六点多他散步的时候碰见“熊”了,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人家“熊”已经去操场健走了。

我爸嘴里的“熊”就是我这个博主同学,他小时候有些微胖,所以我爸叫他“熊”。以下为了方便,就称呼他为“熊同学”吧。

我爸对我的“鞭策”还不只告诉我熊同学比我起得早很多,他还总说,人家“熊”走路时挺胸抬头,健步如飞。我爸说我走路时含胸驼背,慢吞吞的,没点朝气。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和我在路上一起同行的人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能走慢点吗?”,我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年人。

小时候,我和熊同学住在一个大院。我们同龄,但却不能称为发小。发小指的是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了还有联系的,我和熊同学小时候不在一起玩耍,长大了也没有联系。

熊同学小时候岂止是没和我一起玩过,我怀疑他可能从来没跟我们这个大院同龄的另外十几个小朋友任何人一起玩过。每逢还暑假,我都没日没夜地在室外折腾,却从来没看到过熊同学。不上学的时候,熊基本都窝在家里,从来不出来不折腾,寒假的时候“冬眠”,暑假的时候“夏眠”。

你可能猜到了,没错,熊同学他妈就是一个“虎妈”。虎妈一定不会让幼崽和我这样充满野性的小混混在外面瞎折腾,圈养要让成长中的一切都要在安排和计划中,没有自选动作,全是规定动作。

初中的时候,熊同学在我的隔壁班。有时放学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我们也会打个招呼。可我不知道该和他聊些什么,除了考试就是分。我和其他同学聊的都是甲A和NBA,这些熊同学都不感兴趣。时间久了,我们之间也就没什么话说了。

熊同学的父母都是音乐工作者。熊父在文工团唱歌,熊母是中学音乐老师,初中时教我们音乐。那时电视里有个妇孺皆知的广告“反斗星多营养奶”,同学们给熊母起了个外号叫“反斗星”。“反斗星”曾在课上表扬我小竖笛吹得好,当时我还在吹单簧管,用现在的话说,吹小竖笛算是降维打击了。

高二暑假,有个和英国学校的联谊活动,在友谊宾馆举行。每班派两三个同学代表,我和熊同学都去了。表演环节,我是观众,熊同学还要演节目。英国的高中生演了个大合唱,曲目是The Beatles的《Help》。熊同学来了个独唱,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还是用意大利语唱的,雄浑有力,技惊四座。

这场联谊活动上的表演,是我对熊同学最后的印象。那天他下台后,我可能当面夸赞了他,也可能没有,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表演结束后,我就跑到草坪上和英国女生去聊Coldplay和英超了。

再来说说那个叫做时年的小女孩吧。

时年和我同学的闺女是足球班的队友,在知道她叫时年之前,我就已经注意到了她。时年比同学的女儿小两岁,矮一头。每次训练,同学的女儿球衣球鞋武装到位。时年从来没穿过球衣,有时候穿着带小花边的衬衫就上场了,也没有穿过足球鞋。足球班低龄组不分男女,分组比赛时,同样都是追着球瞎跑,时年在几个女生里最执着最勇敢,尽管她个头最小也最瘦弱。

一次训练结束后,在路边等候出租车时,时年朝我们走过来。同学和她女儿说,你的小伙伴来了。同学的女儿嘟起小嘴,也不理时年。时年是个“自来熟”的孩子,和我们大人聊了起来,告诉我们她叫什么、多大了、练习足球多久。我发现她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远超出四岁同龄的孩子。聊天过程中,同学的女儿一声不吭,仿佛我和她爸才是时年的同龄人,而她是一个置身事外的大人。时年走过去对同学的女儿说,你为什么不说话了,你怎么害羞了?

这时,足球班的教练也从场地出来了。时年跑过去,紧紧抱住教练的大腿,和教练告别,恋恋不舍。等教练走了,时年又朝我们跑来,她问我同学的女儿,为什么不和教练告别。同学的女儿努了努嘴,把低垂的头偏向一边,既不看我和她爸,也不看时年。

老天从来不公平,除了表征上的差异,将不同的天赋赐予极小一部分人类。很多时候,老天没赏饭,不是那块料,再努力培养也白搭。像我天生音域窄,就算后天再训练,也没法像熊同学那样轻松地驾驭《我的太阳》。我内向、胆小、怯场,一遇到登台演出的场合,不是腿抖就是一身冷汗。

人生有趣的地方和残酷的地方都在于随机性,正是因为随机,所以才迷人。没有一种性格可以和任何环境百分百相融,也没有一种性格会被任何环境排异。

偶尔,老天也公平一下,老、病、死面前,一视同仁。奥密克戎找上门,无论你是高质量人类还是低质量人类,这个冬天大概都躲在被窝里疼得嗷嗷叫呢吧。不知道高质量人类难受的时候嘴里哼唧出来的是不是“chill"?

0 阅读:114
评论列表
  • 2023-02-06 12:03

    每个个体都活在自己的空间,没有必要去比谁的比谁好,傻子的幸福感比普罗大众高

大乐走着瞧

简介:一起去看看这繁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