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唐朝国力空前,在与吐蕃的战争中逐渐摆脱劣势,在西域依托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所辖各军镇,号令当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断蚕食吐蕃的势力范围。
葱岭上有两个国家,即大勃律和小勃律,前者位于今克什米尔东北部的巴尔提斯坦,后者在大勃律西北150公里处的吉尔吉特雅辛河流域。
它们所处的位置对于吐蕃争夺西域至为关键,大小勃律东南接吐蕃,东北望西域,北临突骑施,西隔大食,由于昆仑山巨大的阻隔作用,西藏直通西域几无可能。
对于中原来说,自古出藏一条路,就是经唐古拉山口,入青海、过甘肃,到达西安,即著名的唐蕃古道,当年唐太宗嫁文成公主走得就是此道。
吐蕃势力要想进入西域,最便捷的一条路就是经唐蕃古道,走河西走廊,出玉门关。
但是,由于河西走廊被牢牢控制在唐廷手中,吐蕃要想与大唐争夺西域,就得另辟蹊径,所以位于青藏高原西北口的大小勃律就成了关键。
对于大小勃律来说,身处列强夹缝之中,是它的不幸,所以在外交上只能如履薄冰,察言观色,但万变不离其宗,事强而为,才能适者生存。
吐蕃和大唐谁强?不言自明,所以开元初年,小勃律国王没谨忙,就亲自赶来长安,向玄宗歌功颂德,并留下质子以表忠心,返回本土时,唐廷也允许他打出唐绥远军的旗号,以保平安。
吐蕃自然也不想坐以待毙,不久,就将军队开来,照会小勃律说:“我们不是来攻伐贵国,而是借道征讨四镇。”
没谨忙的回答是:恕难从命。
吐蕃遭到拒绝,便不再浪费口舌,连下九城以示警告。没谨忙只得飞檄请唐廷主持公道。
小勃律是西向门户,四镇也是领土所在,玄宗立即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出兵解救小勃律,疏勒副使张思礼率四千精兵,星夜兼程,与小勃律一起对吐蕃实施腹背打击。最终,吐蕃军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九城物归原主。
没谨忙的举动,受到了唐廷的褒扬,玄宗用诏书的形式,再次肯定了他在小勃律的至高地位。没谨忙也派大首领察卓访唐,向玄宗面谢救国之德。
开元五年(717年),大勃律国王苏弗舍利支离泥因忠心耿耿,克修职贡,被玄宗册为大勃律王。开元八年(720年),老国王寿终正寝,其子苏麟拖逸之也得到了唐廷的册封宝书。
由于特殊的战略位置,吐蕃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拉拢小勃律,但始终收效不大。唐廷也在不断加强和小勃律的政治联系。开元十九年(731年),没谨忙死,儿子难泥即位,他相继派出大首领察卓、拔含入唐朝候,促进双方关系。玄宗也致书难泥,肯定了他的首领地位,并高度赞扬了他为维护双方关系所作出的努力。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难泥病逝,其兄麻来兮登位,玄宗在册封书中希望他能继守前绪。
尽管小勃律绝对亲唐,但毕竟相隔万里,吐蕃又是近水楼台,在武力和政治争取的双重压力下,小勃律最终还是向吐蕃屈服了。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吐蕃赞普把姐姐赤玛禄嫁给了小勃律王苏失利。苏失利做了东床快婿,也投桃报李,不仅举国归附,还说服了“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反抗唐廷。
玄宗无法容忍苏失利的朝秦暮楚,更恼恨自己天可汗的权威受到质疑,于是大起边兵,命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智等相继征讨,但遗憾的是,都出师不利。
最后,玄宗特诏高仙芝为行营节度,率领一支由骑、步军组成的万人特混部队,讨伐小勃律。
高仙芝本是高丽人,其父高舍鸡,在开元初年就来到了安西,后一路升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年幼之时就随父上阵杀敌,史称其“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二十几岁就拜将军,与父同班秩,被传为美谈。
然而,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却未获重用,直到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才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被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高仙芝已经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这时的他才三十许,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高仙芝接到任命,不敢怠慢,他也深知此行的艰难,因此做了万全的准备,除了带上自己所有的亲兵,还精选了一支一百人的“向导团”,成员皆是十年以上的老兵,而且都有过在高原上行军的经验,另外,他还让士兵换下了笨重的盔甲,换上轻便的皮装……
即便如此,他还是低估了一路上行军的困难,史载,天宝六年(747年)三月,高仙芝率部从安西都护府出发,一路西行,随后挥军南下,踏上葱岭。
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海拔4000—7000米,拥有许多高峰。高原分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东帕米尔平均海拔在6100米以上,是帕米尔高原最高的部分,唐军不但要越过东帕米尔,还要经过海拔7564米的青岭。在没有地图指引、敌情不明,又要克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唐军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行军。
多亏高仙芝准备充分,“时步军皆有私马”,后勤基本能得到保障,加上选择的路线是从相对平坦的山间谷地穿行,才使行军的困难降至最低。
但即便如此,唐军依然出现了不小的减员,有人因雪盲而两眼浮肿,不能视物,有人因高原病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更严重的是,在进入高原无人区后,给养线曾被大雪阻断,唐军只能打猎自救,以兽肉为食……
为了减轻后勤压力,高仙芝令受伤的士兵就地扎营,等待后援,其他人则继续冒雪前进。高仙芝以身作则,率领前锋营在前领路。
就这样,唐军经过二十余日的艰苦行军,到达了葱岭以西,然后再次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又经二十余日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再经二十余日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走廊)。至此,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于同年六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军。
在兵进达特勒满川后,唐军进行了短暂的修整,高仙芝也召开了第一次最高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由于已靠近小勃律边境,为减小目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兵分三路,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领二千骑从北谷道进,拨换守捉使贾崇瓘自赤佛堂路进,高仙芝则自率重兵从护密道进,约定在连云堡下会师。
连云堡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当时是吐蕃的一个重要据点,该地南面幕山,构成天然屏障;北边依水,河水上涨时,大小船只均不能通过。连云堡不仅地势险要,且堡内有一千吐蕃军,堡南15里有兵八九千,因山为栅,遥相声援。
三路兵如期抵达,但正逢婆勒川河水上涨,波涛滚滚,难以渡河。于是高仙芝杀牲祭河,令每人带三日之粮强渡,将士们起初不信,结果涉水过后,旗没沾水,马未湿鞍,由此士气大振,皆说:“天佑大唐”。
然而高仙芝却心有余悸,他对监军边令诚说:“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遂命郎将高陵、李嗣业为陌刀将,带领先锋营出战。
岀发前,高仙芝下令:“中午之前务必破城,否则斩首”,李嗣业身先士卒,手执军旗,来到一处峻峭山崖边,奋力攀援而上。随后,唐军突击队迅速攻入堡内,猛力冲杀。
守堡、守栅的吐蕃军猝不及防,抵挡不住只好四散奔逃,坠谷、溺水者不计其数。
此役唐军从辰至巳,“杀五千人,生擒千人,得马千余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胜利占领了连云堡。
然而,就在唐军准备乘胜进击之时,监军边令诚却因惧怕,主张停止进军。高仙芝据理力争,然不能说动其分毫,最终双方达成妥协,由边令诚领老弱三千留守连云堡,高仙芝自己则率部继续前进。
疾行三日,唐军登上了坦驹岭。
坦驹岭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下岭就是阿弩越城。占领阿弩越城才能攻进小勃律王的王都孽多城。
然而要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冰川长度都在10公里以上,而且冰川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唐军虽然勇敢善战,但面对如此天险,也不由得面露难色。
高仙芝见此,怕兵将畏险不敢前进,于是就偷偷派出二十名骑兵,穿上阿弩越人的服装前来迎接,他先对部将说:“阿弩越胡来迎接了,由他们带路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到了山边,兵将依然不肯下山,这时先派出的二十人来了,声称:“阿弩越人前来奉迎天使,我们已断了娑夷桥。”
娑夷桥是小勃律的娑勒城通向孽多城的一座藤桥,横跨娑夷河,吐蕃在此驻军十万,如果切断,吐蕃人的援军将不能抵达。
高仙芝马上假装高兴,命兵将下山。下岭三日,阿弩越胡竟果真前来迎接了。
次日,唐军抵达阿弩越城。高仙芝命部将席元庆率精骑一千先去孽多城,传书其国王曰:“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桥,但借汝路过,向大勃律去。”
事前,高仙芝还秘密嘱咐席元庆:“如小勃律首领逃跑,可向他们宣读诏书赐予锦帛,将他们召回,然后齐缚之以待我。”
高仙芝不领大军的本意是不想打草惊蛇,希望对小勃律上下一网成擒,却没料到苏失利甚为警惕,他与妻子吐蕃公主预先逃入洞窟,只留下几个心腹大臣“招待”唐使,最终,席元庆全部俘获了小勃律的王公大臣,苏失利却一时未能抓获。
高仙芝到来后,将小勃律的几个吐蕃大臣杀了,并命席元庆把娑夷河藤桥砍断,然后招降小勃律王。这时,吐蕃军赶来援救,但因娑夷桥已毁,如要修复需要一年时间,又见孽多城已有唐军把守,只好乖乖地丧气退兵了。
苏失利也在内外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出降。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沿婆勒川、连云堡班师回朝。
唐玄宗下令改小勃律为归仁,置归仁军,以一千募兵镇守(后增至三千)。苏失利因是自动投降,被赦了死罪,授为右威卫将军,留居长安。
高仙芝这次胜利西征,使唐朝声威进一步扩大,拂林(东罗马)、火食(阿拉伯)等七十二国纷纷向唐廷朝贺进贡。
后来高仙芝又代替妒忌他军功的夫蒙灵察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远征竭师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还要远于小勃律),俘虏竭师王勃特没,凯旋而归,他的声誉也达到顶峰,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
可惜,一代名将在安史之乱中还是被李隆基所冤杀,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