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革命为何如此轻易成功?其实是武则天为保存武氏的后遗症!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4-24 02:51:53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卧病不起,张昌宗兄弟侍奉左右,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等五人趁机率五百羽林卫发动兵变,拥立李显复位,史称“神龙革命”或“五王政变”。

史书中关于这次政变的记载相当简略,《敬晖传》、《崔玄暐传》只是简单地说他们有诛贼拥立之功,对过程丝毫未提;《张柬之传》则只只提了一句:“诛二张也,柬之首设其谋。”

《桓彦范传》是五人传记中,也是《旧唐书》中描述最为详细具体的,但也只是二十几字,说驸马都尉王同皎、散骑常侍李湛迎中宗至玄武门,桓彦范等斩关而入,“诛易之、昌宗于廊下”,武则天闻变而起,桓彦范劝其归政于李唐,“后乃卧,不复言”,次日,中宗复位。

可以说,整个过程简单直接,而又容易。

很多人将其归因于,人心向唐。

这句话不能说完全有错,但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当武则天“二圣临朝”,人心在哪里?当她毒死李弘、逼死李贤,人心又在何处?当她废李显、幽禁李旦,当她变唐为周,人心难道不心向李唐吗?

人心的作用实际是被夸大了的。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政变之前,张柬之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敬晖原为御史台右丞,政变前一年,被任命为羽林军将军;袁恕己为李旦相王府司马;

崔玄暐则是凤阁侍郎,副宰相。

另外,参与政变的李湛、杨元琰等人也分别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掌握一部分禁军。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非是人心,而是武则天的倾向,直白点说就是对于拥唐势力的放任,甚至是纵容。

大家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武则天对于李唐皇室的打压可都是不遗余力的。

确实如此,太子李忠、长子李弘先后被她废杀;章怀太子李贤被她以“忤逆”罪废为庶人并弄死于巴州;亲孙子懿德太子李重润仅仅因与妹妹永泰公主私下议论男宠之事就被赐死,其中永泰公主还是“一尸两命”;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皆是高宗与别的妃子所生,亦被武则天所杀。

李显甚至被她圈禁房州二十余年,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担心来自长安的一纸诏令。

更不用说,武则天长女的那一缕幽魂了。

但我们要清楚的是,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武则天上位夺权的过程中,在政权稳定之后,尤其是从神功元年(697年)开始,她对李唐的态度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历朝历代立嗣虽然都是一道难题,但那都是立嫡立贤的问题,不同于武则天的立李还是立武。

皇后往往用外戚,以为政治外援,以照顾本家族的利益。

而武则天既已皇袍加身,就不同于一般皇后,外戚反到成了她的“宗室”,她既是李唐王室的家长,又是武氏家族的族长,是继续维持李氏皇嗣的地位,还是将皇位继承权交给武氏族人,就成了一道相当棘手的难题,让她进退维谷。

由于武氏仅是庶族地主,与身为皇族的李氏地位千差地别,所以一开始她是竭力打压李氏超擢武氏,但是当她的地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双方地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时,她的心态也就开始改变了。

时武承嗣为魏王,文昌左相;武攸宁为纳言,位同宰相;武三思为梁王,右卫将军;武懿宗等叔伯兄弟子侄等十二人为郡王,他们嚣张跋扈,权倾朝野,而诸李家皇子不是被废被杀,就是被圈禁成为傀儡,李显、李旦二人甚至迫于形势,自请改姓为“武”。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君临天下的女皇帝,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外戚”势大难制,所以考虑再三,她还是决定对两家搞政治平衡,以此保证个人左右政局的最高仲裁权。

她先是继续削弱李氏一族的势力,将李成器由皇太孙降为寿春郡王,将他的四个弟弟从亲王一体降为郡王,李成义为衡阳郡王,李隆基为临淄郡王,李隆范为巴陵郡王,李隆业为彭城郡王。后又严禁李氏皇族与外臣交往,并杀鸡做猴,腰斩了私谒睿宗的尚书监裴匪躬。

但她却依然保留了李旦的皇嗣名分。

而且当武承嗣积极活动,组织王庆之等洛阳数百人,上表请立自己为皇太子时,武则天也没有应允。

可以说,她的政治思路是极为清晰的,那就是凡是可能产生出政治威胁的人,即使是骨肉至亲,在消除隐患时也决不姑息。

这时的她苦心焦虑的最大问题,根本不是立谁为嗣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持住自己的权柄。是继续以夫家一脉为嗣?还是更变武氏宗族为嗣?至少是她百年之后的事了。

然而武氏宗族眼见形势大好,却没有耐心等待,他们四处活动,伺机夺取皇位继承权。

如果武氏阴谋得逞,唐脉将彻底断绝,故一批和唐室具有深切利益的元老大臣们纷纷竭力抵制。凤阁侍郎李昭德就冒着生命危险,以母子和姑侄之间的亲疏利害关系,劝说武则天放弃废立太子的动机。

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

——《旧唐书·李昭德传》

可见第一个以“姑侄孰亲”说武则天的并非狄仁杰,而是李昭德。

武则天认为李昭德说得有理,“我未之思也”,又见武承嗣的行为激起公愤,对她产生了不利影响,便纳了李昭德所请,贬武承嗣为太子少保。

武承嗣被贬无疑传递了一个“风向将变”的信号,李昭德也借势大刀阔斧的打击为武承嗣请命者,王庆之等人被杖杀,“余众乃息”。

然而,武则天传位给子孙的诺言,并没有改变李旦的处境,他继续深居简出,远离朝政,相伴的只有简单的随从、乐工和仆人,外面的消息完全断绝。

尽管小心翼翼,安分守己,但身为皇嗣,他还是成了武氏不可放过的心腹大患。

武氏宗族苦心孤诣,策划了一场阴谋,指控李旦怀有异图。酷吏来俊臣奉命主审此案,他对东宫从人滥施毒刑,要他们招供。从人熬不住严刑摧残,准备屈招,乐工安金藏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地持刀剖腹,以证李旦的清白。

瞠目结舌的来俊臣措手无策,只得据情上报。武则天也被安金藏之举所感动,下令对李旦免于追究。

武氏宗族在武承嗣失宠以后,又推出了武三思为代表,继续向李氏宗室争夺太子之位。武三思频频发动攻势,和李旦的矛盾也日趋锐化。

然就政治舞台的仲裁者武则天来说,她对双方都不甚满意。李旦的谋反一案虽查无实据,但已造成了她的心理反感。武三思的行为颇为过火,引起了朝野舆论的非议。

鸾台侍郎狄仁杰鉴于朝中二派势力难以调和,又向武则天提出了貌似折衷,实是偏护李氏的变更皇嗣方案,劝她迎回出放在外的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

武则天表示首肯,下令照办。

圣历元年(698年),庐陵王奉旨回京,当他进入洛阳城时,受到了空前隆重的欢迎,人们纷纷涕泣以待。

武则天册立李显为太子,预示着她最终还是决定在自己百年之后归政于李氏。

但李显的回朝,却明显加强了李氏宗族的力量,李、武二大集团由此平分秋色。

双方力量的对峙消长,使他们壁垒分明,随时可能发生玉石俱焚的火拼。

武则天唯恐两大集团的过激行动危及自身的地位,便拿出政治强制手段,令双方代表人物李显、李旦和武三思、武攸宁等在朝堂上立誓,同心协力维持政局。

在武则天的政治天平上,各种势力都只是她手上的砝码,她根据需要而加以取舍。她清楚地看到,除了她本人能够坐镇江山之外,武氏宗族中的任何成员的政治威信都无法和李氏宗室相比。因此,她归政儿子决非心血来潮,而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政治安排。

由于这个缘故,她对李氏宗室开始施行优遇政策,李隆基等一批宗室郡王被恩准出阁,开府,置官署,这使他们增加了对社会的接触,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圈子,为后来复辟李唐、拨乱反正打下了基础。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为了安抚李旦,授他为司徒。然而先失帝位、再失皇嗣的李旦早已被打压怕了,他向母亲呈递了言词恳切的辞表。

结果适得其反,辞表引起了武则天的不快,她认为儿子依然对自己心存芥蒂,几个月后,将他贬为雍州牧。

而李隆基非但没有受父亲的影响,反而步步高升,他先是迁为尚辇奉御,后又为右卫郎将,执掌一部分宫廷禁军。

虽然李旦父子仍处在人微言轻的地步,但这一系列官职都是实职,与以前完全是傀儡的状态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见武则天对李唐皇室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武则天晚年多病,对受到舆论非议的武氏宗族开始稍稍疏远,但她又担心自己死后母家会遭到清算,所以内心还是矛盾的。

为了给武氏留一条出路,她运用自己的权术采取了两条计策。

其一,是通过联姻,迫使李武合并。

新都郡主嫁武承业之子陈王武延晖,永泰郡主嫁武承嗣之子南阳王武延基,李显之女安乐公主被赐婚于武三思之子武延秀,太平公主甚至被武则天杀了夫婿薛绍(薛绍本人并没有参与李冲谋反,是因为武则天认为女儿嫁错郎了,便将其饿死于狱中),尚给了武士让之孙武攸暨。

如此一来,李氏与武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难分彼此,武则天的算盘不可谓不精,后来武三思就靠着安乐公主公公的身份,在李显一朝荣宠不衰。

其二,是在朝廷中建立第三方势力,也就是张易之兄弟,使双方产生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才是双方能够捐弃前嫌的根本。

很多人说,这就不要往武则天脸上贴金了,她其实就是单纯为了个人的肉欲。

其实不然。

张氏兄弟出现时,武则天已经近80岁了,根本不可能有多少生理方面的需要。

而且,张氏兄弟一进入武则天的视野,武则天就为他们建立自己的势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召见当天,张昌宗就被任命为云麾将军,左千牛中郎将,张易之则为司卫少卿。没几天,张昌宗又被加为银青光禄大夫,控鹤府府监,其兄弟叔伯也被加封为散骑常侍、刺史等实职。

史书上说张昌宗进宫不到十天半月,权势就已经震惊天下,投机之人纷纷抢着巴结,投入门下,张氏成为李氏、武氏外最显赫的门第。

这对于政治手腕炉火纯青的武则天来说,极不寻常,要知道她虽然私生活不检点,但她真正赋以重任的官员,多是些德高望重的名臣,如娄师德、狄仁杰、李昭德、姚崇、宋璟、韦安石、崔玄玮、张嘉贞、魏元忠及张说等等。

让她的“男性嫔妃”在朝堂上有如此大的话语权,张氏兄弟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可以说,二张迅速扩张势力,蚕食李武两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完全是在武则天的刻意放纵下完成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让李家和武家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放下彼此的恩怨,将目光集中在了她刻意打造的第三股势力上。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面对更大的压力,豺狼也只能与虎豹结合。如此,等到双方抱成团,自己再一道圣旨将二张卖了,就像对待她曾经的那些酷吏一样。

另外,基于道德意识和传统政治伦理,正统政治力量对这两个情夫的憎恨,也比憎恨武氏宗族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些支持李唐的元老勋旧们自然会将二张列为第一等祸国殃民,而稍稍放宽对武氏的厌恶以及追责。这也是武则天惯用的政治手段。

当然,她极力培植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也是希冀这两个情夫为她稳定局面。在她既不想加重李唐皇室的力量,亦不想再让自己的娘家人产生非分之想的情况下。

应该说,武则天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最后张氏兄弟被屠戮,李显即位,武家果然没有被清算,反而继续掌权,继续晋级。

只不过她没有料到,自己传位于李氏的政治信号早已使朝中的政治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批官员聚集到李氏旗帜之下,包括她有意为之的武氏,再加上二张太过于跋扈无能,使她逐渐失去了对朝局的把控,最终酿成了自己的垮台。

从这一方面来说,神龙革命之说以如此轻易成功,其实就是武则天为保存武氏,放任其与李氏结盟的后遗症!

但她退位时应该是比较平静的,虽然让大唐有所断档,但她对臣民是无愧的,死后李氏母家皆能保全,自己还能和李治合葬,不亏。

相信,面对传侄还是传子这个史上唯一出现过的世纪难题,没有人能比武则天做得更好。

如果你是武则天,你会选择李氏还是自己的母家武氏?敬请留言探讨!

0 阅读:0
时间如白马过隙

时间如白马过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