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朋友,因为跟老公一直吵架,每天跟我吐槽她老公,一会要离婚,一会又舍不得孩子受苦。
我感觉特别难受,在我的认知里,无论做什么,就应该快速决定,立即行动,结果反馈,再接再厉。
我觉得要过就好好过,不过带着孩子离婚也没什么,权衡利弊后总要做个决策,而不是反复摇摆。(这句内心真实的想法并没有说出口,本着劝和不劝分的原则,我还是劝她好好过日子。)
我觉得,人千万不要把自己长时间置于不确定的环境中。
因为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需要努力弄明白情况,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这个思考的过程会给人压力,引起人焦虑,从而挤占人的心智宽带,浪费本可以美好的时光。
01
我中考完因为考得特别好,我本来报考的我们市的一高,结果二高的副校长亲自来我家,以免学费、重点培养等条件,极力劝我去二高。
那时候还小,没有那么多的智慧,抵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花式劝说,于是就心软答应了去二高先看看。
进入二高以后,特别不适应。一是因为从在村里走读突然到了市里寄宿,第一次离开家特别孤单低落。
二是看着周围人的中考成绩几乎都没我的好,不禁怀疑高手是不是都选了一高,于是内心开始懊悔。
三是周围的同学太卷,卷得有点冷血,比如有一天我肚子疼,周围的同学都只是埋头学习,生怕少学一分钟,没有一个人愿意陪我去校医务室。这让之前在村里的初中和同学们快乐学习和玩耍的我完全不能理解。
于是,经过了一个周的煎熬考察后,我毅然决然还是放弃免费的二高,在夏天的傍晚带着行李,踩着滚烫的马路走去了交钱的一高。
这一个周我过得极为痛苦,既要学习,面对激烈的竞争,还要尝试和不熟悉的同学建立友谊,同时还需要反复衡量到底应不应该留下来。
到了一高,虽然很晚了,提前也没打招呼,重点班的老师还是接纳了我,找人给我安排好了宿舍,放学的时候,同桌主动帮我拿行李去宿舍。
那时候我得出的结论就是:遇事若犹豫不决,不要长时间以身入局做试验,把自己置于不确定中。
去和留,本可以在第一天跟随内心的直觉得出答案的。

02
工作刚满一年的时候,HR总监找我谈话,说运营经理想挖我过去做主管,让我思考思考。
工作刚满一年半的时候,营销总监找我,说公司决定调我去商务做经理,让我考虑考虑。
这两次转岗考虑期间,原手头的工作已无心去做,内心既纠结又略兴奋,因为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对新岗位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恐惧,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又对公司的提拔沾沾自喜。
每一次都是HR总监宋老师给我一句定心丸:“你去做吧,没问题的。”
然后,在新岗位千锤百炼以后,成就了现在的我。

03
以前我最不喜欢过的就是周日晚上。
因为周末快乐的时光已飞逝,计划周末要做的表还没做,想起周一可能会面对的一堆工作、难沟通的同事、领导突然的严厉反问,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知所措。
后来我开始尝试想办法缓解这种焦虑: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置于关注未来的不确定性当中。
我开始尝试去写回忆录,回忆过去的高光、美好、快乐的时刻;或者看一部电影,然后倒头睡觉;再或者沉浸式看一本轻松的、自己喜欢的小说。
总之,让自己做具体的事,少想,多做。
最重要的是:工作日把工作都做完,不要留到周末去做;多学习,多和周围的同事讨论,对工作了然于胸。
把不确定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没有一步到位的办法,靠的是日常的积累、总结和学习。
当你的内核越来越强大,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会越来越小。你会在不确定中发现确定的方向,掌握这个时代生存的核心密码。
你会内心从容、丰盈以及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