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不是只有你当了领导才能领导人,而是你能领导人才能当领导

雪花看文化 2025-01-13 03:24:24

团队工作效率低、项目问题层出不穷、组员相互推脱、指责和抱怨,不是领导的你怎么办?

跟着一起抱怨?吐槽领导或某人?沉默?

NO,这样只能让你发泄一下情绪,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成长,也不能帮助你们团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最近通读完的《横向领导力》这本书,教给我们,当我们不是领导时,如何领导平级同事或跨部门小组完成工作任务。

的确,领导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默契无间的合作绝对不是命令出来的。

面对团队之间的合作不佳,解决方案是:培养个人技能,明确目标,影响他人。

具体的步骤是什么呢?

01 目标整理术:把团队拧成一股绳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就很难把事情做好。

在《横向领导力》这本书给出的五个步骤中,每个步骤都可以使用先从个人、再到团队愿景、最后是带领团队一起改变这个万能方案。

详细展开即是:先制定良好的个人目标,这个目标着眼于未来,能激励士气,衡量成功,提供个人努力的方向。为了使目标具有可执行性,可以制定长期目标,并逐步拆解为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再制定团队目标,根据想实现的结果,动员所有人共同制定出一组能够指引和激励团队的目标。全员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也是建立每个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让团队的目标变成自己的目标。

最后带领团队,改善制定目标的方式,通过摆出数据、提供分析、确定未来的方向,及具体的行动步骤。

02 思考整理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有人都容易陷入漫无目的发散的思考中,我们可以采用饼图这样的系统思维框架,通过数据、分析、方向和下一步,确保个人、团队的思考始终围绕着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上来。

分析应该以实实在在的数据为基础,而不是主观臆想。人一旦踏上了摇摇晃晃的臆想之舟,就很难再踏回实事求是的陆地。

03 计划修正术:不断修正计划,使其趋于完美

思考是永无止境的,不可能有完美的方案,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修正方式方法。

思考和行动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先完成、再完美;你只有先上路,才能遇到同路人,才能发现问题。

04 激励管理术:让团队成员保持专注

工作大多数都是重复和琐碎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永远新鲜和有挑战。

让团队保持专注,将工作分配给能完成任务的最小群体;将工作交给胜任这项工作的、级别最低的员工处理,这样每个人都最大可能地在伸展区(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发挥最大的个人才能;给每个人分配他能胜任的最重要的任务。

在大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征求团队的意见,倾听不同的声音,相信团队智慧的力量。

05 反馈的艺术:不断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认知觉醒》里写道:“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工作也是一个巨大的学习场所,及时、持续有效的反馈,能让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有效的反馈方法是:第一,感谢。鼓励对方,提升士气;第二,建议。根据你的经验提供想法和建议,帮助团队提高技能;第三,评估。根据一组明确或默认的标准及其他人的良好表现对其进行评估,以制定人事决策。

感谢要尽早,要发自内心,有些人还去网上百度发表感谢的话语,这种千篇一律的、没有情感的感谢和表扬会让人感到虚伪,从而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建议之前最好先认可对方的闪光点,提出的建议要可落地,如果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案例,不可挑战对方的思路。

这本书中除了介绍横向领导的一些方法,也糅合了沟通的技巧、管理的艺术等等,尤其在制定目标时提到的“弄清每一个任务的目的”非常实用。

我工作中经常看到有些人请别的部门协助一些数据,邮件发一个表过来或者微信群里一甩,艾特别人要求对方什么时间内提供,因为大家的部门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下游部门既不知道填写这个的意义,有时甚至不知道有些字段、表头、问题对应的是自己部门的哪个模块。

所以,作者给出的建议是:你请别人帮忙时,你也应该提供一下“数据或者背景”,花点时间解释一下你的目的。

耐心一点,工作细致一点,会减少很多本不应该的内耗和问题。

很多人工作上累,并不是因为体力或脑力上的累,而是因为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还要体力,却没有好的结果。

在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工作中,即使累,也会感到一切都值得。

没有人能读完一本书解决所有的问题,人生就是在不断地阅读提升认知、工作和生活中实践、修正方法的循环中不断前进和上升的。

不是只有你当了领导才能领导人,而是你能领导人才能当领导。

0 阅读:0
雪花看文化

雪花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