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电视市场:全球每两台智能电视里,就有一台用的芯片来自同一家公司。这家叫联发科的企业,用51%的市场占有率稳稳坐在头把交椅上。从海信到三星,从TCL到索尼,几乎所有大牌电视厂商都离不开它的芯片。不过你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在2024年其实还遇上了市场份额下滑的事,但靠着他们最新推出的Pentonic 800芯片,硬是守住了老大的位置。

说简单点,电视芯片就是让电视变聪明的“大脑”。主控芯片管着电视的整体运行,视频解码芯片负责把数据变成画面,图像处理芯片让颜色更鲜艳,再加上音频芯片调声音,这一整套东西配合起来,才能让咱们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清晰又流畅。特别是现在AI技术越来越火,电视芯片也跟着升级换代。有数据显示,到2027年,光是AI电视带动的芯片市场就能超过500亿元。

这里头最厉害的要数AI超分辨率技术。比方说你看二十年前的老电影,画面糊得跟打了马赛克似的,但用了联发科Pentonic 800芯片的电视,能自动把低清画面优化到接近4K的效果。这种技术还能分区域调整对比度,让阳光下的树叶和阴影里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要说玩游戏就更带劲了,这块芯片支持165Hz的可变刷新率,打《原神》这种大场面游戏,画面再也不会卡成PPT。
三强争霸赛:台湾企业包揽前三全球电视芯片市场基本上被三家公司包圆了——联发科(51%)、联咏(19%)、瑞昱(13%),加起来占了82%的份额。不过这三家的路数完全不一样。

联发科走的是高端路线,专门给索尼、三星这些大牌供货。他们去年6月发布的Pentonic 800芯片,AI性能直接比前代提升50%,海信72%的电视用的都是他们家芯片。
联咏主要绑着三星做生意,三星六成以上的电视芯片都从这儿拿货。不过听说三星现在想自己搞芯片,这关系说不定哪天就黄了。
瑞昱主攻中端市场,LG电视一半以上的芯片都是他们家的。虽然也有8K芯片,但高端市场还是没打开局面。
从赚钱能力就能看出差距。联咏去年营收228亿元人民币,比前年少了6.9%,但联发科靠着高端芯片的高利润,硬是没让收入往下掉。
中国厂商的逆袭:从零到有的芯片路说到中国芯片,海信的故事特别励志。2005年他们搞出第一颗国产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终结了中国电视“没芯”的历史。到2022年,海信又整出了国内首款8K AI画质芯片,现在连自家低端电视都用上了自研的HiView芯片,成本比进口货便宜三成。

还有TCL和小米也在发力。TCL靠着自家华星光电的面板厂,把芯片和显示技术绑在一起搞,现在MiniLED电视的国产化率都超过60%了。小米更狠,用联发科的芯片做出2000块钱的4K 120Hz电视,直接把高端配置拉到白菜价。
大厂都想自己搞芯片三星和LG现在铁了心要提高自研芯片比例,计划到2025年分别达到24%和17%。不过三星自家芯片良率有问题,去年出货量就没达标。海信这边也挺尴尬,虽然低端芯片能用自家的,但8K高端货还是得找联发科买。

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说到底还是技术门槛的问题。现在做高端电视芯片得用12nm以下的制程,联发科和Intel合作的16nm生产线还没完全搞利索。中低端市场就更乱了,去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降了2%,但8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反而涨了15%,说明大家宁愿多花钱买好货。
中美贸易和供应链中美贸易摩擦搞得大家都不敢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海信去年开始测试国产晶圆技术,想少依赖点台积电。联发科也跑去和美国Intel合作,专门给北美客户开生产线。韩国政府更是直接给补贴,催着三星把芯片制程从28nm往16nm推进。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工信部去年把电视芯片列进“重点攻关清单”,研发费用能补贴30%。靠着这股东风,海信、TCL正从“代替进口”往“技术出口”转型,听说连韩国LG都开始测试中国芯片了。
写在最后电视芯片这行当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可是暗流汹涌。联发科虽然现在坐着头把交椅,但三星要自研、海信要替代、价格战打得飞起,谁也不知道明年会咋样。不过有一点能确定:不管是AI画质还是8K超清,芯片技术的每次突破,都在悄悄改变咱们看电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