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的人相信有来世,即便科学无法证实,也许这似乎与物理学有点关系

科学羊 2024-12-27 16:35:58

在浩瀚的宇宙中,时间似乎总在向前流逝,而混乱与无序不断增长。

这种直观的感受背后,隐藏着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时间之箭”。

然而,熵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逆转吗?

时间之箭的方向是否真的由宇宙的物理法则所决定?在探讨宇宙命运和来世时,这些问题变得愈发重要且富有争议。

“熵”这个词经常与混乱、无序画上等号。

一杯凍檸水嘅冰溶化,冰當中嘅 H2O 分子變成水,並且散開。

在传统的物理学课堂上,我们学到,熵代表着一个系统从有序走向无序的过程。

正如热水最终会冷却,宇宙的能量也不可避免地趋向于分散,直至达到“热寂”状态——一切运动停止,宇宙沉入一片死寂。

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定义,随着科学的深入,开始显得模糊不清。

物理学家伊桑·西格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熵不仅仅是关于无序的度量,更是对信息和不确定性的衡量。

换句话说,熵不仅仅描述宇宙如何走向混乱,更揭示了我们对宇宙了解的程度。

这种观念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熵是否真的是一种绝对的物理量?

还是说,它更多地依赖于观察者对系统的了解?

如果熵与信息相关,那么随着我们对宇宙认知的不断深入,是否意味着熵也在发生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深信时间总是从过去流向未来,这种流动性似乎是一种宇宙法则。

然而,西格尔指出,物理定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偏爱时间的方向。

从牛顿的运动定律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在方程中既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运行。也就是说,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看,时间并非必须沿着单一方向前进。

但为什么在现实中,我们只能看到时间朝着未来流动?

答案似乎在于熵增加。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于增加,因此,时间之箭似乎与熵的增长密不可分。然而,这种联系是否真的牢不可破?

西格尔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实验——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妖的概念图

这是一种假想的微小“恶魔”,它可以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操控分子运动,从而逆转熵的增长。

尽管这个实验存在于理论之中,但它挑战了熵与时间之间的必然联系。

如果存在某种机制可以阻止熵的增加,那么时间之箭是否还会继续向前?

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熵不仅仅是能量的度量,更与信息密切相关。信息理论之父克劳德·香农曾提出,信息的不确定性与熵密切相关。

物理学家约翰·冯·诺伊曼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没人真正知道熵是什么,因此在争论中你总是占上风。”

这一观点为科学打开了新的大门。熵不仅仅是系统混乱程度的体现,更是一种对我们了解程度的反映。如果熵代表我们对宇宙了解的局限性,那么熵的增加可能意味着我们的无知正在扩大。

有趣的是,这种理解与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些悖论不谋而合。

在量子领域,不确定性和观察者的存在息息相关。换句话说,我们对系统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系统的状态。而熵,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与现实交汇的桥梁。

科学哲学家卡洛·罗维利进一步提出,时间之箭或许仅仅是我们主观认知的产物。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时间是相对的,而非绝对存在的恒量。

如果时间是一种主观体验,而熵也是信息的体现,那么我们所感知的时间之箭,或许只是我们对现实有限理解的表现。

罗维利甚至大胆推测,如果存在一个超级智能,能够完全掌握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状态和信息,那么对于这个智能而言,熵将始终保持不变,时间也将不再流动。

在这样的宇宙中,过去、现在和未来将同时存在,时间之箭的方向将彻底消失。

另外,关于熵与时间之箭的问题,不仅仅关乎科学,更触及到人类对永恒与来世的探索。

皮尤研究中心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人相信来世,即便科学始终无法证实来世的存在。

不过,这种信仰,似乎与科学强调的物理规律相矛盾。

然而,如果熵与时间的关系并非绝对,那么关于来世的讨论或许也可以在科学中找到立足点。

如果宇宙存在一个没有熵增长的维度,例如物理学家提议的第五维度,或许永恒的存在并非不可能。

在这个维度中,时间之箭消失,熵保持恒定,物理世界也许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迎来新的可能性。

总之,

熵与时间之箭,看似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却在科学的不断探索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从混乱到信息,从主观到客观,熵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物理学的范畴,延伸至哲学、宗教乃至人类对宇宙终极奥秘的追问。

在科学旅程的尽头,我们或许无法获得所有答案,但正如熵的本质一样,探索本身便是理解宇宙的关键。

时间是否会继续流动,宇宙的命运是否如热寂所描绘的那般冰冷,我们不得而知。但只要对未知保持敬畏与好奇,人类的探索就不会停止。

0 阅读:5

评论列表

唔明

唔明

1
2025-01-19 21:48

等科学自己算

科学羊

科学羊

科普指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