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抗主义”到底是谁的杰作?

易文爱历史 2024-09-16 02:42:40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发动事变。当晚,对日军的侵略行为,东北军采取了“不抵抗主义”,最终致使东北三省落入日寇之手。那么,“不抵抗主义”到底是谁的杰作?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我们从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日记可以揭开这一悬案的谜底。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几乎全国人都众口一词说是蒋介石对张学良下令,要他“不抵抗”,这几乎是铁案,成了全国人的定论。许多年后,张学良在接受唐德刚的口述历史访问时,特别声明,“不抵抗”是他下的命令,和蒋介石无关。但后面还有许多细节和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让我们把时光拨回到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这天一大早,蒋介石和宋美龄拜谒中山陵。回来后,蒋介石参加国府会议,讨论工厂检查法等问题。上午9点半,蒋介石登上永绥舰,前往南昌督师“剿共”,蒋介石在日记里对这一天的行程安排有详细记录。

1931年初,蒋介石因政见不合而软禁了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引发国民党内部分裂。不久,汪精卫和孙科等人在广州另立国民党中央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分庭抗礼。同年4月,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调集湘鄂赣闽四省军队“围剿”中共在江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里清楚记录了,这一天他要考虑的两件大事:一是如何解决宁粤对立的问题,二是如何剿共的问题,压根没有提及东北问题。第二天晚上9点到11点之间,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提及,他接到上海方面的通知,才知道昨晚日本兵进攻沈阳,此前,蒋未获任何消息。

这就意味着,在此之前,蒋介石不知道“九一八事变”的任何消息,也没有从张学良那里获得任何消息,这也就自然无法对张学良就事变做出任何指示。当晚,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已占领我沈阳、长春,并有占领牛庄的消息。

1931年9月19日上午8时左右,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和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在给张学良的电报中提及“我军抱不抵抗主义”的字眼。很显然,他们二人作为张学良的下级,必定是9月18日深夜得到张学良的口头指示,否则,他们绝不敢擅自提出“不抵抗主义”之说。

“九一八事变”中的张学良

据荣臻后来透露,事变发生当晚,他就向张学良电话请示应付办法,张指示,避免冲突,并要转告第七旅王以哲旅长,要他不抵抗。后日军袭击迫击炮厂、火药厂,王以哲等人再次电话报告张学良,张的指示,仍然是不抵抗。这说明,当时张学良的指示是当即做出的,并未经过研究。

后来,张学良在他的自传体著作《杂忆随感漫录》一书中清楚回忆:荣臻向他电话请示,他叮嘱,千万不许东北军乱动,这就是“不抵抗”的意思。9月19日下午2点半,张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表达了他下令要东北军“不抵抗”的意思。

张学良当时的讲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东北军绝不抵抗;二是“尽任日军所为”,也就是赋予了日本侵略者完全的行动自由。而且,在讲话中张学良还说了,天晓之后,除报告政府请示外。这表明,张学良命令东北军“不抵抗”,是在没有请示南京国民政府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甚至9月19日早上,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召集东北军干部开紧急会议时,仍然强调“不抵抗主义”。这表明,“不抵抗主义”从张学良的个人意见升级为东北军干部的“集体决定”了。随后几天,日军侵略意图已经暴露得非常明显,但张学良仍然坚持“不抵抗主义”的主张。

1931年9月25日,蒋介石下野返乡后,以南京国民政府的名义致电张学良,要他“应尽力之所能及,积极抵抗”。这时,东北军才开始有人与日寇交手,但到1932年1月2日,东北军就放弃了锦州,退入关内。1932年6月,汪精卫、宋子文等代表蒋介石见张学良,要他“小加抗战”,但遭拒。

这些事实都表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在未经向南京国民政府请示的情况下,向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命令。而且,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张学良仍然坚持“不抵抗主义”。1946年1月,张学良在日记中坦承自己“判断错误,应付错误,导致造成不抵抗”,他没有把这责任推给别人。

蒋介石

1990年,张学良接受唐德刚访谈时曾郑重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等人的访谈时表示,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没认清日本人的侵略意图。

那么,张学良为何一直坚持“不抵抗主义”?1992年1月2日,张学良在台北接受张之宇、张之丙姐妹访问时表示,一是对日本侵华的野心有多大估计不足,二是认为中日两国军力悬殊,根本打不过日本人,这才是张学良下令东北军“不抵抗”的关键原因。

但话说回来,“不抵抗主义”并不是张学良的首创,真正的首创者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首脑蒋介石。也就是说,“不抵抗主义”的始作俑者是蒋介石。1928年5月,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就提出了“不抵抗主义”。当时,蒋介石亲自率军北伐,目标是要攻下北京,结束奉系军阀的统治。

但4月19日,日本出兵山东。5月3日,日军在中国山东济南制造血案。4日夜,蒋介石决定中国军队退出济南,分五路渡过黄河,绕道北伐。10日,蒋介石召集军政要员开会,当天,他在日记中写下,决心(对日军)采取不抵抗主义,并宣告中外。

这就是“不抵抗主义”的最早源头,也表明,蒋介石就是“不抵抗主义”的始作俑者。当天晚上,蒋介石决定对日本道歉,免除第三军团军团长贺耀祖的职务。11日,日军进攻济南。蒋介石在日记中表示,此次北伐目标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不宜招惹倭寇,否则多树敌,有背原则。

蒋介石的日记表明,他之所以下定决心对在济南挑衅的日军采取“不抵抗主义”,是因为他要坚持消灭奉系军阀的原定目标,不能多树敌。这表明,“不抵抗主义”是蒋介石的杰作,但在“九一八事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真正执行“不抵抗主义”的,却是张学良。

0 阅读:25

易文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