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李零:我们都误读了孔子和《论语》

易文爱历史 2024-09-04 01:44:31

北大教授李零对孔子和《论语》的解读独辟蹊径,让世人认识到,原来,我们都误读了孔子和《论语》!本文根据李零教授的独家观点,试图扭转此前历代被扭曲和误读的孔子和《论语》,以还原其本来面目。

孔子(剧照)

孔子其人

谈论一个人,往往先从他的形象说起。

根据古人记载,孔子的脑袋瓜像尧,眼睛像舜,脖子像禹,嘴巴像皋陶。这就很有意思了,尧舜禹皋陶,被称为“上古四圣”,孔子的长相就那么巧妙地模仿了四圣的招牌特点:尧有个大脑门,说明他聪明;舜有双瞳仁;禹的脖子不知道是什么特点;皋陶的嘴是向前努着的,类似于马。

如果把孔子这形象按照描述画下来,估计孔子长得都不大像人类了。但这正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但凡圣人或君主,总是天生异象嘛!也有古人说孔子的脸盘很大,荀子说孔子的脸是螃蟹脸,还有人说,孔子是个驼背。反正看了历史书上孔子的形象,都有点返祖特征,不像现代人的长相。

不管怎么说,反正有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孔子的个头高大威猛。按照历史记载,孔子膀大腰圆,腰围三尺四,身高二米二,论块头,应该和姚明差不多了。根据记载,孔子过郑,独立郭东门,有郑人描述孔子,上半身像圣人(尧舜禹皋陶等),下半身像“丧家狗”。

那年,孔子已经六十岁了,如他所言是“耳顺”的年纪,所以,郑人的话在旁人听来可能会恼羞成怒,孔子听了却一点儿都不生气,他说“形状末也”,就是说长相不重要。他认为郑人说他像“丧家狗”,说得很对,准确地描摹出了当时孔子的精神状态:毕生颠沛流离,精神无所寄托。

按照孔子“七十自述”,可以生动再现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生于鲁,父亲是宋国遗民,母亲是鲁国人。他三岁丧父,由母亲养大。孔子十五岁开始学礼乐。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主要是认字和识数;大学主要是学礼乐。孔子从小好礼,玩游戏都是演礼,但正式学礼乐是从十五岁那年开始的。

三十而立: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只有精通礼乐,才能叫立。也就是说,孔子三十岁才出名,出名就是因为“知礼”。当时,齐景公和晏婴到鲁国出访,还专门向孔子请教礼,由此可见,孔子的学问应该是非常了不起的。

四十不惑:孔子“立”了以后,就开始招收学生,孔子三四十岁主要就是教书,教书和读书一样,都是让脑筋开窍,变得更聪明,读书是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教书是帮助别人变得更聪明,不再犯糊涂,这就是不惑的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读书和教书的目标,就是为了将来出来做官,不仅自己做官,也派学生出去做官。孔子五十一岁那年做官,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孔子所说的“天命”,其实就是出来做官。先是做了中都宰,接着做少司空,大司寇。但后来得罪齐国、得罪鲁国君主和三桓,只好退出政坛。

孔子

六十而耳顺:孔子五十五岁时离开鲁国,去卫国做官。六十岁时离开卫国,开始周游列国,这是他最惨的一段人生。那时,人们要不对孔子冷嘲热讽,要么就没人理他。孔子这时不管人家说什么,他一律“耳顺”,什么话都听得进去,也不生气,还对对方表示很理解,很尊重。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他想回家,却已经没了家。在他生命的最后六年,孔子过得最惨。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七十二岁时,他最喜欢的学生颜渊死去;七十三岁时,他的得意弟子子路战死,被人剁成肉泥。

四个月后,学生子贡来看孔子,孔子老泪纵横,最后死在家中。孔子其实就是一个怀抱理想的完美主义者,他的理想就是再现周公之梦。鲁国有个看守城门的人评价孔子,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一生,就是学、教、仕、游、悲,他是个悲剧性人物。

《论语》其文

《论语》记载的是东拉西扯的聊天内容,没有固定话题,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用当时的白话聊天的内容。孔子和学生聊天不像现在开座谈会,一开就一屋子的人,大家正襟危坐地听一个说。孔子聊天,一般就两三个人,最多也就是四个人,外加一个弹琴的。

孔子聊天很随便,一边说话,一边有人弹琴。他也可能在屋外散布聊天,边走边聊。《论语》要怎么读?读书,尤其是读《论语》,就应该尊重原书去读,它是什么书,就怎么读。孔子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他的身份可以算是思想家和社会批判家,这就是孔子的本来面目。

所以,读《论语》,就要身心松弛地读,不要带着崇拜而一本正经地读。《论语》是孔门谈话的语录,当时谈话的内容是怎么记下来的呢?一种是当场记,一种是事后追记。最后,大家把记录的原始资料整理出来,就成了《论语》。

《论语》里的话,有点儿杂乱无章,都是以篇首语为篇题。纵读,可以当孔子的传记;横读,可以按主题摘录读。《论语》中的话,大多平淡无奇,我们读的时候,也就没必要刻意挖掘其背后的深意,哪有字字珠玑,处处背后有深意的?

读《论语》最不该的读法是把它当“意识形态”来读,根据意识形态的需要,把作为人的孔子无限拔高为圣人,但凡有损圣人形象的地方,一律加以曲解、美化、神化,这其实是对孔子和《论语》的最大歪曲和丑化。

《论语》

探究历史上对孔子的追捧,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围绕政治来追捧,讲的是治统,这是汉儒闹出来的;二是围绕道德,讲的是道统,这是宋儒闹出来的;三是拿儒学当作宗教,这是近代受洋教刺激而闹出来的。还原孔子和的本来面目,就要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

孔子想影响谁、改造谁?

孔子通过《论语》给予后世的影响,几乎无人能及。那么,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话到底想影响谁?改造谁?我们先从孔子的学生说起。孔子的学生有七十多人,这是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的。而《论语》中也议论了许多人,他议论的人,古人中好人多,当下的人坏人多。

孔子提及的“圣人”和“仁人”,都是古人,都已经死了,活人是当不了、也不配当“圣人”和“仁人”的。在孔子那时候,他认为“今之从政者”,也就是眼下这些当官的,都很腐败;而那些冰清玉洁的,则全都是隐士、逸民。他们不是死磕,就只能逃跑,或者干脆装疯卖傻。

《论语》中涉及的人物多达156个,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论语》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研究资料。所以,读《论语》,就不能脱离这些人物。《论语》中的“子曰”的“子”就是孔子, 那么,孔子的话是说给谁听的呢?想要影响谁、改造谁?

先秦子书,里面的政治设计其实都是为了献给统治者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游说君主,在那时候,这是非常时髦的做法,而恰恰就是孔子开了这个头。当时,孔子的直接听众还不是统治者,而是他的学生。他希望他的学生们当古君子,不但改造自己,还要影响和改造统治者。

《论语》中,孔子表达出来的理想是,恢复西周的君子国,因为他痛恨现实太不君子了。孔子走的决不是群众路线,他讲仁,却不是一视同仁;他讲爱,也不是兼爱天下。那么,孔子距离我们已经2500多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孔子的《论语》呢?

首先,《论语》强调要学道德。道德很有用,但道德并不包治百病,不能靠道德解决秩序问题。其次,《论语》讲述的都是世俗的道理,我们不必要把它当宗教来崇拜。《论语》是说给统治者和有可能当领导的学生听的,但绝不是给领导和人民群众拍马屁,而是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所以,我们研究孔子和《论语》,首先就要去圣,其次要讲究诸子平等。我们不能一味一厢情愿地复古,不能因为古人和古代离我们很遥远就有意美化它,歌颂它。我们要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由此切入,就可以原原本本地读懂孔子和《论语》了。

0 阅读:6

易文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