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抑孙,曹魏、孙吴阵营之中,一些文武大臣被小说抹黑、歪曲、贬低。其中韩浩、史涣以忠勇闻,而临阵不堪一击,死于非命;蒋干独步江淮而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王朗肇登三司,号一代俊伟,而临阵被诸葛亮活活骂死;吕常坚守襄阳,抵御关羽而望尘而走;诸葛瑾有容貌思度,位至大将军。而小说之中,专门为使者、说客,备受羞辱;潘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屡立奇功,而小说中于败军逃亡之际,因关羽显圣,被关兴一刀砍死;朱然名震敌国,遇上赵云,一回合殒身赵云枪下。其实以上八人,览其立功立事,皆不失良臣名将之称。
1.史涣史涣战袁尚
史涣在演义之中,奉命率军追斩张杨部将眭固。参加官渡之战,为徐晃部将,与徐晃烧毁袁将韩猛护送之粮车。仓亭之战,挺枪出马与袁尚交锋三合回,被袁尚诈败一箭射中左目,气绝身亡。
正史之中,史涣任侠有雄气,以门客从曹操东征西讨,屡立战功,任中领军,封列侯。与韩浩地位相当,以忠勇显名。与曹仁、于禁、徐晃大败眭固,斩眭固之首级,尽降其众,此役史涣之功最为卓著。官渡之战,与曹仁、徐晃烧毁袁绍粮草。209年,史涣去世。由此可见,史涣当时在军中之地位,应该不在徐晃之下。
2.蒋干蒋干盗书
小说之中,蒋干毛遂自荐,为说客过江劝降周瑜。周瑜知其来意,将计就下,定下反间计,而蒋干盗书中计,使曹操将精通水战之蔡琩、张允斩首。蒋干自以立下大功,不料却殆笑一时,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小丑。
正史之中,蒋干是安徽寿县人,“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曹操因此派蒋干为说客过江。蒋干布衣葛巾,以私人名义拜见周瑜。周瑜慷慨陈词,义正辞严,而蒋干始终沉默不言,后来蒋干回复曹操“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由此可见,蒋干进止有度,知周瑜非言辞可间,而始终不置一言,亦不辱其使命。
3.韩浩韩浩
韩浩在小说中为长沙太守韩玄之弟,曾从夏侯惇征讨刘备,兵败博望坡。后来其兄韩玄被刘备所杀,韩浩立志报仇,于天荡山之战,出马与黄忠交锋,只一合,被黄忠斩于马下。
正史之中,韩浩是河南武涉人,早年效力于王匡、袁术。后归附曹操,从夏侯惇征战。夏侯惇被细作挟持,韩浩毅然率军围攻歼灭劫持者,曹操闻讯,称此举可为万世之法。又向曹操献急农救荒之计,遂兴屯田。战官渡、克柳城,以功迁中护军,封万岁亭侯,与史涣俱以忠勇显。从征汉中,降服张鲁,议者以韩浩智略足以绥边,请其统率诸军留守汉中。曹操不舍,令夏侯渊坐镇汉中,带韩浩回许都,结局史书记载不详。由此可见,当时韩浩在军中地位与夏侯渊相近,而在张郃、徐晃之上。
4.吕常吕常
演义之中,吕常为曹仁部将。襄阳失守,翟元阵亡,曹仁退守樊城,关羽率兵攻打。曹仁欲待坚守不战。吕常自告奋勇,率兵二千出城迎战,不料众军一见关羽神威凛凛、杀气腾腾,不战先走,吕常喝止不止,损折大半人马,残部败退入城。
正史之中,吕常是河南方城人,以忠勇显名州司,任章陵太守十三年,为官清俭,深得人心。襄樊之战,执戈秉戎,坚守襄阳城以拒关羽,关羽不能攻克。官至横海将军,封西鄂都乡侯。221年去世,享年61岁。由此可见吕常并非泛泛之辈,其能战善守,足与霍峻、郝昭相提并论。
5.王朗诸葛亮舌战王朗
王朗在小说之中,与华歆为一丘之貉,在禅代之际效力曹氏。诸葛亮北伐时,以76岁之高龄,从曹真迎战诸葛亮,于两军阵前与诸葛亮唇枪唇剑,最终理屈词穷,一时气愤坠马而亡,被诸葛亮活活骂死。
正史之中,王朗是山东郯城人,历任徐州治中从事、会稽太守,为曹操征辟,历任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司空、司徒,封兰陵侯。
王郎文博富赡,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于魏氏初祚之时,肇登三司,诚为一时俊伟。有文集三十卷,后世称为“王学”。228年去世,谥号成,
6.诸葛瑾诸葛瑾
小说之中,诸葛瑾做为孙权使者,屡为说客,备受羞辱,似乎平庸无能之辈。
正史之中,诸葛瑾是山东沂南人,诸葛亮之兄。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与步骘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与孙权有生死不易之交,袭荆州、守南郡、攻襄阳、屯夏口。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二子诸葛格、诸葛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241年去世,享年68岁。
7.潘璋潘璋
小说中潘璋使大刀,曾经先后与关羽、黄忠交锋,皆三回合而败。后来猇亭战败,逃入深山,投宿民舍,正遇关兴,逃走时为关羽显圣吓倒,被关兴斩杀。
正史之中,潘璋是山东冠县人,“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征合肥、袭荊州、战夷陵,所在有奇功,官至右将军,封溧阳侯,位列江东十二虎臣。“而性奢泰,末年弥甚”,数不奉法,有司举奏,孙权因其功置之不问,234年去世。
8.朱然朱然
小说之中,朱然武艺平平,参与袭荊州、擒关羽。夷陵之战,于乱军之中与赵云相遇,交锋一回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正史之中,朱然是浙江安吉人,以勇烈著闻。袭荆州、战夷陵、守江陵,所在有功,名震敌国。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备受礼遇,诸将莫比。249年去世,享年68岁。
图片来自网络!
蒙奇.D.路飞
李通、朱灵、韩浩、臧霸、陈到、陈登、郭淮、陈泰、文鸯、蜀国的马忠、邓芝、李恢、陈群、董允、王朗、华歆、朱然、满宠、周瑜、魏延、霍峻都被三国演义贬低、忽略或者给歪曲形象了,其实这些人都是有大才的人能力出众!
用户10xxx24 回复 11-16 07:29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拉了,看看标点,蜀国的马忠是一个词,定语只修饰马忠二字,关陈群鸡毛事,那后面一群人名有几个蜀国的?而且我都单用引号摘出来了给你解释了,这还振振有词呢?后面的人名那么多非蜀的是不是只认识陈群啊?还是说小学阅读能力都达不到的无知带给你底气了吗?[笑着哭]
脑瘫滚犊子 回复 11-15 12:34
陈群是魏国的,跟了刘备一段时间,发现刘备不听他的就跑了。
用户40xxx98
就你这厮胡说八道的水平敢出来说史?你这厮看那本正史?
LJ
我靠 我发现这作者简直是说了一堆废话呀 小说说的都是不在历史记录里的 但历史记录里也没有否认这些的可能性啊 比如武艺高低正史没说 说明就是个一般将领级别的啊 至于功劳大官位高 只是说明有本事而不是代表武艺高强啊 将领最主要的能力是领军作战 而不是个人武艺除非远超其它将领不然正史上都没有单独拿个人武力说的 除了蒋干那个其他的都是小说与正史不相干说了个屁啊 三国演义的作者很明显研究过这些啊 人家是改了很多 但也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只是利用一些常识进行了引导 想象 为何能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不是完全捏造的 比如人物嫁接手法 比如时间错位等等
至愚斋
基本上被贬损的都是曹魏和孙武的人,刘备的一个虾兵小将也被拔高到著名将领。
LJ 回复 12-05 12:41
那到不至于 只是某方面被夸大了 曹操和孙权阵营则被刻意忽略或者贬低一些 大致上还是差不多的 只是有名的更有名 有能力的更有能力 没能力的有一定能力 有一点地位就使劲拔高 或者贬低 就是刘阵营都往好方面提升了一个档次 操孙阵营都降低了一个档次 不是随便乱来的不然没法这么大名气 传播得这么广
Roy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效力三个势力,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暗影中的叹息 回复 12-24 18:19
诸葛诞和诸葛亮只是族兄弟又不是亲兄弟,这说法太勉强了
流光
武陟zhi,哪来的武涉she?
无翼在天
诸葛格?[汗]
騳騳难追
小说何必在意。建议为金庸,古龙等笔下人物平反
李本然
皓首匹夫,贤个屁
西泠无夏
先把字打对,再来说三国志,这本正史有严重的个人主观问题,陈寿是尊魏贬蜀损吴
呱呱
从未见过尔等如此厚颜无耻。
伊克昭
还把陈到写没了
黄老邪
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