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黄克诚病危时嘱托胡继成:一定要找到3师留在淮安那个连

小遇说历史 2024-04-02 11:41:29

1986年,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在黄克诚与胡继成两位老将军之间悄然展开。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淮安,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曾见证了无数英勇的战士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场景。1940年,新四军在这里点燃了抗日的烽火。黄克诚大将率领三四四旅,挺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殊死搏斗。不久后,他们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驻防在盐城一带,守护着淮安的安宁。

然而,这份安宁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当时,新四军防区内,日本间谍和汉奸活动频繁,他们时刻窥探着新四军的动态,企图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胡继成,作为黄克诚麾下的得力干将,时任二十四团团长的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时常嘱咐部下的营长们,要小心提防特务和汉奸的渗透,确保部队的安全。

1941年春天的一个傍晚,胡继成把巩殿坤叫到跟前,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巩殿坤,这位年仅23岁的年轻副营长,肩负着带领二连前往废黄河两岸游动警戒敌人的重任。他率领着80多名精兵强将,携带着两挺轻机枪,毅然踏上了前往胡老庄的征途。

胡老庄,位于涟水城以南,是一个小村庄。平日里宁静祥和的它,此刻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巩殿坤带领二连的战士们驻扎在这里,他们日夜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然而,危险已经悄然逼近,他们却并未察觉。

原来,村庄里有两个汉奸,暗中与日军勾结,泄露了二连的行踪。得知消息的日军欣喜若狂,迅速调集数百名精锐士兵,趁着夜色对胡老庄发起了偷袭。巩殿坤和战士们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惊醒,他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迎击敌人。

然而,敌我力量悬殊。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二连的战士们陷入了苦战。巩殿坤身先士卒,英勇无畏地带领着战士们与敌人殊死搏斗。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的进攻,但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惨重的牺牲。当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时,二连的战士们已经所剩无几。巩殿坤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的战友,心如刀绞。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不能放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带领着仅存的几名战士,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们犹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敌人,用生命诠释着忠诚与担当。

最终,在巩殿坤和战士们的英勇抗击下,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仓皇撤退。但二连也付出了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全连官兵壮烈牺牲在胡老庄这片热土之上,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新四军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当黄克诚得知二连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他悲痛欲绝,泪流满面。他亲自率领部队追击溃退的日军,为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但为了避免打击士气、影响其他部队的斗志,他不得不将二连的英勇事迹暂时隐瞒下来。这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和遗憾。

多年后,当另一支连队的事迹被大力宣传时,黄克诚心中的遗憾愈发强烈。那些牺牲在胡老庄的战友们,同样值得被铭记和敬仰。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向胡继成发出了深情的嘱托:“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当年留在淮安的那个连。”他希望通过胡继成的努力,让二连的英勇事迹得以传扬,让更多的人铭记这段历史、缅怀这些英雄。

胡继成接到嘱托后,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责任感。他深知这份嘱托的分量,也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他多次回到淮安,寻找当年二连的遗迹。每一次,他都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去追寻那些逝去的英魂。

经过多方努力,胡继成终于找到了二连牺牲官兵的墓地。他站在墓前,看着那一块块刻着烈士姓名的墓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些年轻的面孔,听到了他们坚定的誓言,感受到了他们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他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为战友们献上了最诚挚的敬意和哀思。

如今,胡老庄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但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而黄克诚大将和胡继成老将军之间的那份深情嘱托,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0 阅读:85

小遇说历史

简介:讲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