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真的贬值了吗?——不要让你的认知耽误了孩子

一辈子爱读书爱学习 2025-01-25 14:56:10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学生找工作似乎特别难,于是很多家长都开始焦虑,这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上大学的意义在哪里,学历这不是越来越贬值了吗?

未来十年,国内高考没有最卷,只有更卷。高考人数平均每年都在1500万人以上,每年毕业大学生都在1000万人以上。无论考大学、还是找工作,都面临激烈的竞争,残酷但却真实。

于是,周围很多家长都问我,刘老师,现在上大学还有意义吗?上个985、211,包括出国的,回来不还是找不到工作吗?学历似乎越来越贬值,家长和孩子该如何面对。

家长的疑问、孩子的迷茫,固然有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工作不好找的客观原因,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这个快速变革、一切求快、求现实的时代,很多家长对教育的认知产生了变差,甚至动摇,有的还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本文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个家庭和案例,与家长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并不是盲目要求孩子一味考985、211,随着国家对于各类教育的日益重视,包括国家刚刚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为各类孩子的成长成才都规划了不同的道路,反映到具体实际中,从中职到高职、从大专到本科、从强基到综评、从职普融通到专业设置、从普通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等等,国家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都设置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教育培养路径。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有兴趣、有意愿、肯努力,一定能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的成长之路!

所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共识:每个学生情况不同,要尊重和承认每个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学历这个话题。

学历贬值——这个说法实际有些误导舆论,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词错句。学历无所谓贬值不贬值,学历就是学历,不能因为高考人数多了,毕业人数多了,找不到所谓好工作的人多了,就让学历背一个贬值的锅,这不公平!

只要是进入了国民教育体系的,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包括职业院校等,我认为学历不但没有贬值,而且越来越重要!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学历更多的是指大学学历。

认知一:学历是对你学习能力最有力的证明!

不管是本科还是硕士、博士,不管什么专业,要想获得学历、学位,都必须完成诸多课程的学习、考试、论文、科研、实践等,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人学习能力、学习坚持的一种考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顺利完成学业获得相应学历,也就证明你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当然家长会说,学校和学校不一样,好多孩子上了一般的学校都不认真学。这也是客观事实,但这和学历贬值无关。985每年也有挂科无法毕业的,职业院校每年也都有考上研究生后来居上的。

所以,不管自己考入了什么学校,环境或许无法改变,但成为一个什么样人、毕业的时候带着什么成绩和能力离开大学走上社会,这恐怕是每一个大学生更应该考虑的。遍地都是本科,说明你更应该去考个本科!学历都没有,拿什么证明自己呢?

认知二:大学越有名,学历越值钱!

你能考上985并且能顺利毕业,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那么大概率工作后你的能力不会很差,这就是几乎所有单位招聘时信奉的一个简单真理!家长可能又会说,我家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其它方面能力其实很强。对不起,除非咱家孩子其它方面的能力特别突出和优秀,否则,如果没有好的学历,找工作确实很难。

大学越有名,各种软硬件和资源就越多,包括师资水平、实验设施、科研水平、交流机会、校友资源等等,这是现实,也是事实。就像我给很多中学做讲座的时候提到的:你连世界都没看过,哪来的世界观?名校也是一样,你连名校都没进去过,何以说出学历贬值这句话。殊不知,国内985的学生,周末基本都是在图书馆、自习室度过的,网上看看清华图书馆凌晨的照片,你会深刻领会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差不多20年前,我在地产公司工作的时候,每次招聘会收回来的简历一大堆,挑选的基本都是985的学生,211包括一本的都很少。并非是歧视211和一本以及其它学校的学生,而是985的简历数量已经足够挑选的了。设想一下,如果让大家去当老板选拔大学生,你会怎么选?

认知三:学历和能力同样重要,不分彼此

现实中经常听到一句话,学历是敲门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听上去很有道理,包括我上面说了单位招人的时候并不清楚你的具体能力,所以学历成为了很重要的考核标准,但是不是招聘结束成功入职了,学历这个敲门砖就没价值了?不是这样的,我在上面也提到,学历是对你学习能力的最好证明。这种学习能力会延续到你的工作、你的一生当中。特别是名校毕业的,所以学历不仅仅是招聘时的敲门砖,高学历、名校学历所练就的学习能力会极大的有助于你的工作,某种程度上说,学历就等于能力。

认知四:学历越高,学校越有名,大概率发展会越好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某某谁毕业的学校很有名,可是工作后表现一般,发展平平。某某谁出国留学花了不少钱,回来工作一个月工资都不如同学多,这属于典型的用个案代替普遍规律的借口和说辞。就像我们经常说抽烟会导致癌症发病率高,总有人会说我们村谁谁抽了一辈子烟,现在都七八十了身体照样很好。名校出来的学生发展一般都不会很差,这个已经被无数的数据和案例所证明了,无需过多解释。资源、平台、环境、见识、人脉、学习能力等,这些叠加起来赋予给一个人,你觉得这个人发展会很差吗?没有人会给你保证考上985就会飞黄腾达,也没人给你保证出国回来就能荣华富贵,但为什么每年这么多家长、孩子还是想尽办法、拼尽全力去读名校、去出国读名校?因为他们坚信,名校的毕业生,确实大概率会发展得不错。

当然,学历这件事因人、因专业、因就业而异,不是说非要每个人考硕士、博士。我们在理解学历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是结合自身和社会现实确定。比如你想去一线城市的知名中学当老师,起步可能都得是博士。或许本科学历你就能胜任教书这个工作,可是现实是应聘的人都是博士。真实和现实往往不一样。

所以,我们抛开那些有特殊才能、天赋的学生,这部分孩子可能去了少年班、或者强基计划;再抛开那些确实对学习无感,喜欢操作、学门技能的孩子,这部分孩子可能去了职业院校。其实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普通学生,都是需要通过学历来证明自己和找工作的。对这部分学生来讲,学历不但没有贬值,而是越来越重要!因为对这部分学生来讲,走上社会之前,能拼的,只有学历!

下面是我经历的几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教育案例——从这些案例中,你会深刻感受到,父母认知决定孩子的未来!

阙同学,女孩。父母均来自安徽农村,在北京打工。女孩高中上的是北京某重点中学国际部,高中毕业申请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去年又成功申请到加州伯克利大学。

刘同学,女孩。父母均来自河南农村,在北京打工。女孩高中上的是天津某重点中学,毕业后先是考入国内某一本院校,后退学又申请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李同学,男孩。父母均来自四川农村。男孩高中上的是成都某普通中学,2023年高考606分,父母给孩子选择了国内某知名中外合作大学,规划孩子出国读研。

吴同学,男孩。父母均来自山东农村。男孩高中时家里为其办理了异地升学,高考考入天津某一本大学,本科毕业后又申请去了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读研。

刘同学,男孩。父母均为北京人。男孩高考后放弃国内大学,读了国内某985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今年成功申请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

(注:以上均为真实案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隐去真名)

上面这几个例子,都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但从他们父母为其规划的道路来看,无疑都在想尽办法追求名校、高学历。为何?我想这些家长一定不是学历贬值的赞同者。第一个阙同学的妈妈去年带着她的弟弟去了加拿大读初三,四年后也要像他姐姐一样冲击世界名校。他爸爸曾和我说,老刘,房子、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孩子的教育才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只要孩子需要,倾家荡产也要往上托举。

阙同学爸爸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所以学历从不会贬值,贬值的只有我们的认知和思想!

文章来源:个人公众号——一辈子爱读书爱学习

0 阅读:0
一辈子爱读书爱学习

一辈子爱读书爱学习

爱读书,爱学习,为孩子们的学业成长提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