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强化其军事存在,并通过该法案加大对防务的投入,但国内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国会通过的预算和总统签署的法案不仅是在为未来几年美军的扩展铺路,还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压力。这一切无疑加剧了全球局势的紧张,而拜登的签署动作,无疑是对全球军事战略的重大调整。
有观点认为,美国把中国列为“主要威胁”的原因不单纯是出于战略竞争,而更多地是出于对中国日益增强的科技和军事能力的恐惧。与此并行的是,国内经济的疲软和国债问题让美国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实际上,这份国防授权法案并未能有效解决美国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反而加剧了其财政负担和政治分歧。美国政府不惜加大军事预算来维持其全球霸权,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能带来长久的安定,值得深思。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个世纪的经济和军事积累才得以稳固。如今,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经济大国,且在多领域取得进展,美国的全球战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更大的挑战来源于美国自身的体制性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内部的政治分裂、预算赤字和国债膨胀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若不能有效解决,恐怕将成为美国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关于中美博弈,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外部竞争,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斗争可能还会持续10年甚至更久。这种长期对抗的局面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或是地缘政治的角力,而是两国在全球体系中的制度性冲突。美国无时无刻不在利用其影响力,试图通过多边机制来围堵中国,而中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这种围堵。在这种模式下,双方都未能放松警惕,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试图通过对话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但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意识到这一场“新冷战”并不会很快消失。
然而,美国国内的困境也许才是最棘手的挑战。根据最近的统计,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甚至逼近33万亿美元,而这一局面在未来几年内预计将进一步恶化。虽然国会批准了数千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用于支持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全球战略布局,但对于一个负担沉重的国家而言,这种支出会使得其财政问题更加复杂。美国虽然在军事领域取得了相对优势,但内部的财政赤字和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导致其国际策略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的政治生态逐渐陷入分裂,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在围绕国家战略和全球领导地位的问题上陷入了激烈的斗争。对于特朗普来说,他提出的“美国优先”策略与拜登的全球领导愿景形成鲜明对比,尽管两人对于中国的政策大致一致,但其在处理国内事务时的立场却有所不同。美国政坛的这些分歧,导致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也让外界对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充满了猜测。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面对美国的不友好政策,中方的回应相当冷静且坚定。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曾明确指出,美国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为其军事扩张和增加军费找借口,同时借此为干涉中国内政、维护其霸权地位提供正当理由。中国一再重申,自己从不谋求与任何国家的对抗,尤其是美国。然而,面对美国的不断挑衅和战略围堵,中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其经济和军事竞争力。
在这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是否仅仅是中美之间的斗争?或许,这场全球范围内的博弈,最棘手的对手其实并不是中国、俄罗斯或伊朗,而是美国自身的体制性问题。美国为了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不惜通过加大军事预算、加强国际联盟等手段来对抗对手,但这是否能解决其国内的深层次问题,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未来的几年,将是中美两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面对复杂局势的关键时刻。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可能会超出许多人预期的框架,也许并非单纯的“斗”与“合”,而是一个更为深远且长久的结构性对抗。而这场对抗背后,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和经济较量,更多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体制、政治理念和治理模式的深层次碰撞。
如果说现在的中美博弈已经进入了一个长期对抗的阶段,那么,未来10年或许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世界的格局也可能因此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