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台前,美国大使死咬中国不放,号召6国反华,中方周边全是强敌

说来听听 2024-12-30 09:26:58

在即将卸任之际,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依然没有放过对中国的言辞攻击,依旧坚持“反华立场”,试图通过加剧对华施压来巩固自己的政治遗产。美国的战略一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伊曼纽尔更是把这一立场发挥到了极致,力图在任期的最后时刻,继续推动他的“反华”议程。

近日,伊曼纽尔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太地区无疑是中国的主场,美国的战略需要更加积极地介入。伊曼纽尔的言论再次证明了他的“鹰派”立场,他称美国必须避免过度退让,表面上是在呼吁增加对中国的压力,实则传递出一个极为明确的信号:美国希望能够通过更强硬的外交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周边地区。

在这次采访中,伊曼纽尔不仅表达了对中国所谓“威胁”的担忧,还提到了六个国家的重要性。他指出,美国应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和新西兰联合,共同应对中国的崛起。伊曼纽尔强调,必须团结这些国家来“孤立”中国,以应对中国对地区安全和经济秩序的影响。他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领土争端视为“拉拢”其反华的突破口,显然,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中国的挑衅,也是对这些国家外交政策的一种干涉。

实际上,这六个国家几乎都与中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摩擦。在伊曼纽尔看来,借助这些国家的力量来共同“围堵”中国,似乎成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简单。尽管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中确实存在争议,但它们之间的合作与共识却远没有达到伊曼纽尔所描绘的那种“团结一致”的程度。

“反华”言论的历史与现实

伊曼纽尔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从他上任以来,就一直坚持强化对中国的政治压力,尤其是在贸易、军事、科技等领域,不遗余力地推动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强硬政策。在他的推动下,美日关系日益紧密,甚至在多个敏感问题上,日本也做出了更多配合美国的行动。

早在2019年,伊曼纽尔便曾对外表示,“中国的崛起是对全球民主自由体系的挑战”,并多次强调中国在南海、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他的这些言论,无疑为美日两国的外交政策注入了更多反华的元素。更为引人关注的是,伊曼纽尔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切断中国的粮食线”和海上能源通道,这种言辞激烈的挑衅,也为他在外交界赢得了“鹰派”的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伊曼纽尔的这种政策并非独立于美国政府的整体外交战略,而是与当前美国的“印太战略”紧密相连。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目标,便是通过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经济制裁及外交压力,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扩张。伊曼纽尔的言辞,正是这一战略的延伸。

尽管伊曼纽尔及其支持者一再炒作“中国威胁论”,但中国的应对措施显然早已超越了这些所谓的“威胁”。近年来,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外交方面也越来越强调多边主义与合作共赢。中国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双边关系,尤其在亚洲地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政治合作。

同时,中国也在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面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力,中国不仅在军事技术上不断追赶,还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中俄两国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并加强了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联合对抗。中国还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呼吁各国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提倡多边合作,以此打破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随着拜登政府即将结束,伊曼纽尔的任期也接近尾声。很多人预计,特朗普政府若再次掌权,伊曼纽尔的继任者将继续执行类似的强硬对华政策。特朗普此前曾提名的格拉斯便是一名典型的“对华鹰派”,其强硬的外交言论与伊曼纽尔极为相似。

然而,即便美国换了大使,甚至是总统,中方在应对国际压力方面的成熟经验,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优势。过去几年,美国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对中国实施的各种压力,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并未阻挡中国的进步。相反,中国通过一系列的外交举措与合作项目,逐渐提升了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

未来,无论是伊曼纽尔的继任者,还是其他持类似立场的外交官,都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格局。中国将在“稳定大国外交”的框架下,持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同时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

尽管伊曼纽尔在任期最后阶段频繁发表反华言论,并煽动6国联合反华,但这一系列的举动能否成功推动美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升级,仍然充满疑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证明自己能够独立应对外部挑战,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而在全球日益多极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势头难以遏制,任何形式的外部压力都只能是暂时性的,无法改变其全球影响力扩张的轨迹。

0 阅读:75
说来听听

说来听听

说古谈今,谈天说地。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