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奇正

评史可不察 2024-08-29 02:58:37

《孙子兵法》对奇正论述的并不多,仅在《势篇》用一百二十多字就将奇正给交代了,主要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奇正的重要性。指出“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二是奇正是什么。“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三是奇正的变化。指出“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至于奇正如何构成战势,如何正合奇胜,如何奇正变化、奇正相生,孙子并没有进行详细阐述。因此,需要参考《握奇经》《唐李问对》等兵书和《孙子集注》曹操对奇正的论述,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奇正。

(一)正合奇胜。要理解“战势不过奇正”,首要是理解奇正的基本内涵。参考诸家论述,特别是《唐李问对》的阐述,可以看到奇正表现在两个层面、三个角度。两个层面分别是政略层面的仁义与诡谲、作战行动层面的奇兵与正兵作战编组。其中,奇正编组又可以从作战方向和作战方法两个角度来区分,即在作战方向上分为奇兵方向、正兵方向,在作战方法上分为奇兵战法、正兵战法。

首先,政略上的奇正。《唐李问对》指出,“诸葛亮七擒孟获,无他道也,正兵而已矣。”“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其中“先仁义而后权谲”,简要地概括了中华民族解决政治纷争的哲学思维。《史记》称黄帝“修德振武”;儒家强调内政上修政图强、外交上施德服人、军事上仁兵伐罪;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这些都说明,对待为害人民的敌人,要尽量以仁义感召、德行感化之;当敌人冥顽不化、不为仁德所动,继续残暴害民时,才不得不谋划以政治权谋和军事征伐手段为民伐罪。这个过程就是“先仁义而后权谲”。政治权谋是一种权谲;军事征伐不得不有所伤害,不得不可能使用诡诈行动,也是一种权谲。

从另一个层面看,对残暴之敌的战争,是一种吊民伐罪的行为,是仁义的延伸,也是一种仁,是仁兵、正义之师。《唐李问对》将仁义和权谲这对矛盾分别称为正和奇。因此,诸葛亮平定骚扰边境的孟获、李渊反对隋炀帝暴政而起兵,都是正义之举,是仁义之师,是正。所以说,吊民伐罪的军事行动,既是奇,也是正。

其次,作战方向的奇正。传说是中国最早的、由黄帝军师风后所著的兵书《握奇经》提出:“经曰:八阵,四为正,四为奇,馀奇为握奇。”“阵势八:天,地,风,云,飞龙,翔鸟,虎翼,蛇蟠。”“以正合,以奇胜。”其涵义是:八个军阵分别是天阵、地阵、风阵、云阵、飞龙阵、翔鸟阵、虎翼阵、蛇蟠阵,四个为正兵,四个为奇兵,其他剩余的力量为指挥员自己掌握的奇兵(机动力量)。

因此,“八阵”实质就是对作战力量的编组区分,奇正则是将各种编组力量进行类别的再区分。区分的标准是“正合奇胜”,即正兵用于“合”,奇兵用于“胜”,也就是正兵用于跟敌进行周旋式对抗以配合奇兵,奇兵利用正兵的周旋配合对敌实施决胜性行动以夺取胜利。奇兵、正兵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形态,就构成了战场上的己方力量态势,即“战势不过奇正”。

曹操提出“先出合为正,后出为奇”,“旁击为奇”。实质是从时间先后顺序和空间方向上,对如何按照“正合奇胜”标准区分正兵和奇兵的具体化描述。

现代作战的战法,或者说作战部署,也有奇正之分。阵地进攻战,进攻力量通常区分为主攻部队、助攻部队、快速突击部队、预备队等不同的作战编组力量。从总体上看,主攻部队、助攻部队与敌进行首轮作战,属正兵的“合”;预备队根据主攻方向、助攻方向的攻击情况,利用前期战果,适时选择最易于达成作战目标的方向进入作战,夺取最后的胜利,属奇兵“胜”;快速突击部队利用主攻、助攻行动吸引敌主力的时机,快速向纵深实施迂回穿插或快速突击,直接攻击敌纵深要害目标,以求达成拔敌一点而撼全局的效果,对夺取最后的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属奇兵“胜”。

因此,担负正面作战的主攻部队、助攻部队是正兵;预备队和快速突击部队是奇兵。从正面作战部队看,主要作战方向就以主要力量在该方向作战,力求务必达成既定目标;次要作战方向以部分力量在该方向作战,主要是配合主攻方向达成既定目标。因此,按照“正合奇胜”标准,主攻方向就是奇兵,助攻方向就是正兵。

再如,机动作战中的围点打援,围点的力量是正兵,打援的力量就是奇兵;攻城战中的围三阙一,包围的力量是正兵,野战歼敌的力量就是奇兵。正兵和奇兵的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战场力量态势。

第三,作战方法的奇正。《唐李问对》提出“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结合李靖“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等战役,可以看到《唐李问对》的奇正,虽然仍然是力量编组问题,但不是一般的按照既定的战法对力量的区分,而是从作战方法的守旧和创新上进行的再区分。即按照大家都知道的、一般的、常规的作战方法编组的力量就是正兵;指挥员突破常规,采取新颖的作战方法来编组作战力量就是奇兵。

军事理论发展史告诉我们:在某一特定时期,一个国家、一支军队,都有其特有的比较固定的战术和原则,这些战术由其军事思想、作战条例等法规进行固化,为大家所熟悉知晓。如春秋时代的车阵、马其顿的方阵、罗马的预备队、人民战争的游击战术等等。同时,还有许多共同的一般性的原则都应遵循,如“不若则能避之”“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高陵勿向”“穷寇勿迫”等。这些战术原则都是大家所公知的,也都形成了相应的基本对抗策略。

如果指挥员针对当时的特殊情况,能够突破常规,采取新的战术战法编组力量,对敌实施非常规的攻击,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遵循“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的原则,进攻方一般不会进行百里之外的长途奔袭作战;防御方的应对措施通常是将防御重点放在前沿浅近纵深,后方通常力量空虚、没有准备。如果进攻方指挥员能够突破“百里而争利”的原则,冒险直捣敌纵深进行作战,就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李靖率骁骑三千,千里进击突厥,获胜。就是突破“百里而争利”原则,以奇兵取胜的典型战例。

《唐李问对》所说的“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其中“大众所合”就是按常规战法作战,即正法;“将所自出”就是指挥员突破常规战法实施作战,即奇法。

当然,大家所熟知的正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战法。指挥员按正法用兵,一般来讲既难有大胜、也不会有大败。指挥员灵机一动,突破常规而形成的奇法,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既可能获取大胜、也可能招致大败。历史上,有些将领喜欢用正兵作战,有些将领喜欢用奇兵作战,而且都取得了胜利。如《唐李问对》所说的诸葛亮、马隆运用正兵取胜。

李靖自己千里奇袭突厥能够获取胜利,离不开道义上的正兵和按正法行军,才能千里突袭而不溃。因此《,唐李问对》称“正亦胜,奇亦胜”,“凡将正则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二)奇正相生。孙武提出“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很显然,这里的奇正指的是作战编组层面的奇正。“奇正之变”,说明奇兵和正兵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进行临机变化。

从作战方向看。在战前作战编组中,指挥员根据对敌情、地形等战场实际情况的研判,必然对作战编组力量进行奇、正区分。作战实施过程中,战场情况千变万化,作战进程几乎不可能完全按照指挥员原来设想的进程发展。奇兵方向可能始终没有恰当时机出击,或者遇到极大的困难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关键性作用,难以达成预期的目标;而正兵方向却进展顺利,甚至具备了影响作战全局、实现全面作战目标的可能。这时候,指挥员就必须适时改变既定部署,将原来配合性的正兵转变为关键性的奇兵,将原来关键性的奇兵转变为配合性的正兵。现代阵地进攻战中,主要进攻方向和次要进攻方向的灵活转换,实质就是奇正变化的过程。

从作战方法看,一套作战方法、战术,都是根据特定的武器装备战技术性能、作战人员的素质和战场环境等诸多素质而确定的,成为众人所知的常规战法,按此战法用兵就是正兵。只要对其中某种因素所决定的方法、原则进行改变,就构成了奇兵;有多少种影响因素,就可以有多少种改变,就有多少种出奇兵的方式。特别是一些新的武器装备出现,就必然会对旧的作战方法有突破,就是一种出奇。

因此,孙子说“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奇法就会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就演变成了一种常规作战方法,成了正法。如穿插、夜战等战术,最初都是一种奇兵战术,到现代基本成为大家都知道的普遍性战法。奇法变成了正法。奇正相生,促成了作战方法的不断演进,是战术演变历史的发展规律。

综合一下,战势由奇兵与正兵所构成,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战编组的奇兵与正兵,二是作战方法的奇兵与正兵。奇兵和正兵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配合的。总体要求是正兵配合、奇兵取胜。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0 阅读:4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