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晚年,毫不避讳地提起华国锋:没有一套独立的东西

星空巨影 2025-02-22 10:48:24
【前言】

在中共的历史里,谁提出的路线方针正确,又能被大家认可,谁就能够处在领导地位。

华国锋在毛主席逝世后掌握着实权,可对于中国接下来该“怎么发展”,他心里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像邓小平、陈云这些老前辈,在之后的政策和实践方面,都给出了不少很实在的建议。

就像1978年9月,邓小平出国访问回来路过东北的时候感叹道:“得赶紧从那件事里走出来,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去。”

打这之后,华国锋也很积极地去听邓小平同志他们的意见,把党的中心工作给转变过来了,就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华国锋特别信任和尊重那些老前辈。

华国锋1971年才开始到中央工作,他跟邓小平,虽说谈不上亲密无间,但也都很尊重对方。他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那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毕竟他们都是为了国家能繁荣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

【华国锋在1976年】

华国锋同志担任国家领导人到辞去所有职务,仅仅5年,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但就这5年,华国锋同志可是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6年1月,北京城里寒风呼啸,到处都透着萧条的气息。周总理,在经历了数次大大小小的手术后,于1月8日与世长辞了。

周总理逝世之前,华国锋专门到病房去,就想跟周总理唠唠嗑。可是,一想到周总理的病情,又不忍心打扰,就悄悄地退出去了,很遗憾没能见总理最后一面。

周总理逝世之后,毛主席先安排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那最后到底谁会正式接任这个职位,当时这事儿可是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然而,邓小平特别尊重毛主席的看法,也对毛主席的用人之道深信不疑。熊向晖的日记里记载了毛主席跟叶剑英的一段谈话,毛主席表示:“小平同志退让一下,就让华国锋来主持工作吧。”

周总理逝世后没多久,毛主席亲自作出批示,让华国锋同志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

和叶剑英、李先念这些老前辈比起来,华国锋的资历确实比较浅。不过毛主席既然那么看重华国锋,这就表明华国锋肯定有他厉害的地方。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地震。有唐山的人跑到北京去汇报,说唐山都被“震平了”。华国锋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含着泪到毛主席的住所去汇报了。

毛主席都83岁,白内障还有好多疾病一直折磨着他,身体老是不太好。

华国锋心里既挂念着唐山灾区群众的状况,又揪心着毛主席的身体,在去往丰泽园的途中,心里特别不踏实。

当向毛主席汇报灾区情况的时候,毛主席一下子就像失控了似的:“快,赶紧代我到唐山去看看,群众一定要安置好。”

在毛主席面前时,华国锋察觉到了毛主席老人家的无助。

毛主席和周总理并肩相伴了几十年呐。周总理的离去,让毛主席沉浸在悲伤之中还没能走出来,结果刚到7月初,朱德总司令又病逝了。毛主席满含着泪水说道:“朱毛朱毛,朱老总不在了,我这老毛也快。”

之后,华国锋就亲自到唐山去了,在雨里指挥安置工作。他还亲口对唐山人民讲:“毛主席病得很重,可心里特别牵挂大家,我是代替毛主席来慰问大伙的!”

到了8月底的时候,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明显变得很吃力了。9月9日凌晨,华国锋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突然他的秘书打来电话,他就急忙赶到中南海,这时候毛主席已经逝世了。

当时处在复杂的环境里,毛主席的后事该咋处理?是不是要邀请外国元首到北京来?毛主席的遗体又要怎样处理?

这问题突然就冒出来了,还特别重要。华国锋当时是领导人,他特别果断,马上就做了决定。第一,他请医学院里最厉害的医生来做防腐的工作;第二,遗体不火化,要一直保留着;第三,开始规划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好让后代永远都能瞻仰毛主席。

从遗体告别仪式一直到追悼会的举办,华国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10月的时候,华国锋好多回悄悄跟叶剑英他们商量事儿,最后一下子就把“四人帮”给粉碎了。

他作出的重要贡献,全国人民都不会忘掉。

两个月之后,华国锋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他很直白地讲,全国有一亿人还填不饱肚子。这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华国锋特别重视农业。

有人讲,华国锋同志在农业方面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和他长时间在省、地、县委工作是分不开的,就因为这些工作实践,华国锋同志在农业这块特别在行。

1980年的时候,华国锋同志就不再当国务院总理了。到了1981年,华国锋把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也辞掉了。

华国锋同志即便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了,可他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关心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鲜为人知的晚年】

华国锋和邓小平的地位发生转变主要是在80年代初的时候。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后,就全面地推动改革,慢慢就成了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邓小平到了晚年的时候,对华国锋的领导风格有过深入的分析。他觉得华国锋真的是个不错的领导,可就是缺少自己独立的一套思想体系,“两个凡是”这种原则根本就站不住脚。

真的已经很客观了,也特别符合实际状况。不过这可一点都没影响华国锋跟邓小平之间的感情。华国锋在工作的时候,好多回都去询问邓小平的想法,还接受邓小平提出的意见。他们,都是在给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1990年的时候,湘潭县的县长带着几个干部跑到北京去看望华国锋。华国锋可高兴了,还专门接待了他们。一提到湘潭,华国锋就笑着讲:“湘潭可是毛主席的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华国锋在湘潭工作了十多年,湘潭的一草一木他都熟得很。

在这几个人里头,华国锋一下子就把韶山区的区长毛世文给认出来了。他笑着说道:“你妈妈是刘秀华对吧?我在韶山工作的时候,你妈妈可是劳动模范。我还在你家里住过,那时候你还小,我还抱过你!”

提起以前的那些事儿,几个人都忍不住开怀大笑。这几个干部怎么也没想到,华老竟这般幽默又乐观。

毛世文记得可清楚,在客厅墙上挂着华国锋亲手写的《岳阳楼记》这些工工整整的古代名作,还有朋友送的书法条幅。茶几上头就摆着一盆水仙花,那花正开得旺,叶子绿油油的,瞅着可舒坦了。

华国锋可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就参加了游击队。在太原人心里,他就是“华政委”。渡江战役结束后,按照当时的政策,华北的干部得“走一半留一半”。华国锋为了顾全大局,毫不犹豫地就带着老婆孩子南下了。

他一开始被分到湘阴县,之后又调到湘潭县了。

湘潭县被叫做鱼米之乡,可在那个时候,湘潭县的农业发展很滞后,好多老百姓都吃不好、穿不暖。华国锋参照自己在湘阴工作时的经验,积极到乡下去搞调研,推动农业发展改进。

1955年毛主席回故乡考察,没想到看到了华国锋的三篇报告,这才发觉在湘潭县有这么一个务实的干部。

华国锋,他可是被毛主席亲自接见了,还被破格邀请参加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就这么着,他的人生完全改变。

华国锋同志工作踏实,成绩实事求是,所以被调入省委工作。后来在1971年的时候,毛主席把他调到中央,让他在国务院协助周总理处理日常事务。

华国锋在国务院工作的时候,那可真是勤勤恳恳的。他还帮周总理起草了许多重视人才、发展农业的报告,基本上这些报告都被采用了。

华国锋退休之后,根本就闲不下来,他在自家的后院种了好多瓜果蔬菜。

华国锋每次有干部来京看望他,他都会领着干部参观自家后院。后院里除了种着日常吃的蔬菜,还有一个特别大的葡萄架,一眼看过去可显眼。

平常用来招待他们的都是这类绿色蔬菜。华国锋讲:“自己种点菜可好了,平常吃着健康,你们都来尝尝。”

大家都能发现,华国锋都年过古稀了,可他那乡音一点没变,一口浓浓的山西话,听着可亲切。

另外,在吃的方面,华国锋可简单。他是山西人,各种面食是他的最爱,不是刀削面就是拉面,再添点醋,哎,那味道可美了。

1996年的时候,华国锋同志都已经70岁。他带着夫人,去张家港、昆山、苏州这些地方考察了一下。华国锋同志还说,自己年纪大了,就该多出来走走看看。

华国锋年事虽高,可身体硬朗着,精神头特别足,那精气神儿就跟年轻时候没啥两样。有相关报刊记录,在华国锋到苏州考察的时候,他的大厨讲,给华国锋做饭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了。早上就一道鸡蛋羹和一个小馒头,中午,添上白菜和洋葱,别的主食不是刀削面就是酸菜面,就算最丰盛的时候也就是一荤一素加个汤。

【后记】

有人讲,华国锋这人可亲切,特爱说话,还爱跟身边的人唠嗑,特别平易近人。

2007年的时候,华国锋已经上了年纪。他头发都白花花的了,不过身体还不错。平常,他还能练练书法。他会客厅里的布置特别简单,北面墙上正中间挂着毛主席1961年的工作照片,还有一边,挂着华国锋自己写的大大的“清静”二字。

要是他跟朋友聊得久了,秘书就会提醒他。华国锋,自己能感觉状态咋样,然后就会说:“今天没什么大问题,还能再聊会儿。”

他老是跟年轻人讲:“一定要为人民做事,不管干啥得先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心里踏实。”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同志因为生病在北京去世了,终年87岁。

0 阅读:17
星空巨影

星空巨影

星空巨影说历史